催化劑 | KClO3/g | 催化劑/g | 反應結束時間/s | 反應現象 |
MnO2 | 0.5 | 0.1 | 47 | 紅熱現象 |
Fe2O3 | 0.5 | 0.1 | 57 | 穩定 |
Cr2O3 | 0.5 | 0.1 | 67 | 由綠變黃 |
Al2O3 | 0.5 | 0.1 | 84 | 較慢 |
SiO2 | 0.5 | 0.1 | 181 | 緩慢 |
(注:紅熱現象指反應中有紅色火光,反應劇烈并在短時間內結束)
(1)請你為這個實驗擬定實驗目的。
(2)你認為催化效果最好的是哪種,催化效果不好的是哪種?
(3)若要研究“催化劑的用量對催化效果的影響(用產生氧氣的體積表示)”,請你設計實驗的記錄數據。
(1)實驗目的是探究不同催化劑對催化效果的影響
(2)催化效果最好的是MnO2,催化效果不好的是SiO2。
(3)
催化劑 | KClO3/g | 反應時間/s | 催化劑/g | O2/V |
MnO2 | 0.5 | 47 |
|
|
MnO2 | 0.5 | 47 |
|
|
MnO2 | 0.5 | 47 |
|
|
解析:表中的數據有特征:不變的量是“KClO3的質量和催化劑的用量”;變化的量是“反應結束時間”(長短不同)和“反應現象”(劇烈程度不同)。比較這些“變量和不變量”知:(1)實驗目的是探究不同催化劑對催化效果的影響;(2)反應從開始到結束的時間越短,催化效果越好。故催化效果最好的是MnO2,催化效果不好的是SiO2。(3)要研究“催化劑的用量對催化效果的影響”,則記錄數據中不變的量是“KClO3的質量(如為0.5 g)和某催化劑(如MnO2)”,變化的量則是“催化劑的用量和產生氧氣的體積”,實驗的記錄表格如下:
催化劑 | KClO3/g | 反應時間/s | 催化劑/g | O2/V |
MnO2 | 0.5 | 47 |
|
|
MnO2 | 0.5 | 47 |
|
|
MnO2 | 0.5 | 47 |
|
|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 ||
微熱 |
沉淀物 | Fe(OH)3 | Zn(OH)2 |
pH | 1.5~3.2 | 6.4~8.0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2屆甘肅省天水市二中高三模擬(5月)考試化學試卷(帶解析) 題型:實驗題
(20分)某化學課外活動小組以鋁屑、稀H2SO4、NaOH溶液為主要原料欲制備Al(OH)3沉淀,設計了如下三種方案,見下表。閱讀下表并回答下列問題:
途徑 | 生成1 mol Al(OH)3消耗H+或OH-的物質的量/mol | |
消耗H+ | 消耗OH- | |
1.Al→Al3+→Al(OH)3 | | |
2.Al→AlO![]() | | |
3.![]() |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1-2012學年甘肅省天水市高三模擬(5月)考試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實驗題
(20分)某化學課外活動小組以鋁屑、稀H2SO4、NaOH溶液為主要原料欲制備Al(OH)3沉淀,設計了如下三種方案,見下表。閱讀下表并回答下列問題:
途徑 |
生成1 mol Al(OH)3消耗H+或OH-的物質的量/mol |
|
消耗H+ |
消耗OH- |
|
1.Al→Al3+→Al(OH)3 |
|
|
2.Al→AlO |
|
|
3. |
|
|
(1)填寫上表中空格并從節約原料的角度來分析,你認為應選擇方案_________最為合理。
(2)本實驗要用到NaOH溶液。某學生用已知質量y(g)的表面皿,準確稱取(g)NaOH固體。他在托盤天平的右盤上放入(
+ y)(g)砝碼,在左盤的表面皿中加入NaOH固體,這時指針偏向右邊,如圖所示,下面他的操作應該是_________ 使
。
(3)若稱取的(g)NaOH剛好可配制0.5mol·L-1NaOH溶液500mL。在下列配制溶液過程示意圖中有錯誤的是(填操作序號)______________。
(4)閱讀下列制備Al(OH)3實驗步驟,填寫空白:
①在燒杯A中加入50mL0.5mol·LNaOH溶液,再加入足量鋁屑。給溶液稍加熱。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蒸餾水把鋁屑沖洗干凈。稱量鋁屑的質量為m1(g)。
②在盛有適量稀H2SO4的燒杯B中應放入___________(g)(用含m1的式子表示)質量的鋁屑,充分攪拌使鋁屑反應完全。
③在盛有適量濃NaOH溶液的燒杯C中放入____________(g)(用含m1的式子表示)質量的鋁屑充分攪拌使鋁屑反應完全。
④將燒杯B和燒杯C中的溶液混和觀察到的現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應的離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過濾時某學生操作如圖,請用文字說明圖中錯誤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 。
(6)把沉淀轉移到燒杯中,用蒸餾水洗滌三次再過濾,再洗滌、
干燥得Al(OH)3固體質量為m2(g)計算本實驗Al(OH)3的產率是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0-2011學年云南省高三第二次畢業生復習統一檢測(理綜)化學部分 題型:實驗題
硬質玻璃管是化學實驗中經常使用的一種儀器,分析下列實驗(固定裝置及尾氣處理過程均略去)并回答:
(1)如圖所示,通入C12—段時間后,觀察A、B、C三個棉球的變化,并補充完成下表所示的實驗報告。
實驗內容 |
實驗現象[來源:Zxxk.Com] |
解釋或結論 |
|
棉 球 |
棉球上滴加試劑 |
||
A |
KBr溶液 |
棉球變為___________色 |
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 |
B |
_____溶液 |
棉球變為棕黃色 |
離子方程式:__________ |
C |
淀粉溶液 |
①棉球變為藍色; ②待試管冷卻后,在B、C之間的玻璃壁上有_____ 色固體產生 |
②的原因:__________ |
(2)實驗室里,氯氣通常用濃鹽酸和二氧化錳在加熱的條件下制取,該反應的化學方程
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外還可以用高錳酸鉀、氯酸鉀等氧化劑與濃鹽酸在常溫下反應制取。某化學課外活動小組用如圖所示的裝置制取氯氣并模擬鹽酸工業合成氯化氫(金屬網用以防止氣體在燃燒過程中發生爆炸)。
實驗過程如下:
步驟一:先通入氫氣,驗純后點燃;
步驟二:待氫氣穩定燃燒后,擠壓軟塑瓶,將濃鹽酸加入錐形瓶中,氫氣持續安靜燃燒。
請回答:
①步驟二完成后,火焰的顏色由淡藍色變為__________色,燃燒管的上方可觀察到_____現象;
②先通氫氣并點燃,再通氯氣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③采用外管通氫氣、內管通氯氣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