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圖為一原電池的結構示意圖,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A.Cu電極為正電極
B.原電池工作時,電子從Zn電極流出
C.原電池工作時的總反應為:Zn+Cu2+=Zn2++Cu
D.鹽橋(瓊脂-飽和KCl溶液)中的K+移向ZnSO4溶液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6屆上海市十一校高三上學期12月聯考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實驗題
某化學小組擬采用如下裝置(夾持和加熱儀器已略去)來電解飽和食鹽水,并用電解產生的H2還原CuO粉末來測定Cu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同時檢驗氯氣的氧化性。
(1)為完成上述實驗,正確的連接順序為A連 ;B連 (填寫連接的字母)。
(2)對硬質玻璃管里的氧化銅粉末加熱前,需要的操作為 。
(3)若檢驗氯氣的氧化性,則乙裝置的a瓶中溶液可以是 ,對應的現象為 。
(4)丙裝置的c瓶中盛放的試劑為 ,作用是 。
(5)為測定Cu的相對原子質量,設計了如下甲、乙兩個實驗方案,精確測量硬質玻璃管的質量為a g, 放入CuO后,精確測量硬質玻璃管和CuO的總質量為b g ,充分反應完全后。
甲方案:通過精確測定生成水的質量d g,進而確定Cu的相對原子質量。
乙方案:通過精確測量硬質玻璃管和Cu粉的總質量為c g, 進而確定Cu的相對原子質量。
①請你分析并回答: 方案測得結果更準確。你認為不合理的方案的不足之處在 。
②按測得結果更準確的方案進行計算,Cu的相對原子質量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5-2016學年四川省高一上學期12月月考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根據實驗操作和現象所得出的結論錯誤的是
選項 | 實驗操作 | 實驗現象 | 結論 |
A | 用激光筆照射雞蛋清水溶液 | 有丁達爾效應 | 雞蛋清分子直徑介于1 nm~100 nm |
B | 向某溶液中滴入少量KSCN溶液,然后滴入少量的氯水 | 溶液先不變紅后變成紅色 | 說明原溶液含Fe2+ |
C | 加熱某鹽X,將產生的氣體通入澄清石灰水 | 實驗開始立即產生白色沉淀 | X只能是KHCO3 |
D | 向溶液X中滴加稀NaOH溶液 | 先產生白色沉淀,后逐漸溶解 | 原X溶液中有Al3+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5-2016學年浙江省高一上學期12月月考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有兩瓶失去標簽的Na2CO3溶液和NaHCO3溶液,它們的物質的量濃度相同,下列試劑可用于區別這兩種溶液的是
A.酚酞溶液 B.BaCl2溶液 C.NaOH溶液 D.澄清石灰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5-2016學年浙江省桐鄉市高二上期中(普通班)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己知N2(g)+3H2(g)2NH3(g)△H=﹣92.4kJ•mo1﹣1,下列結論正確的是
A.在密閉容器中加入1mol N2和3mol H2充分反應放熱92.4kJ
B.N2(g)+3H2(g)2NH3(l)△H=﹣QkJ•mo1﹣1,則Q>92.4
C.增大壓強,平衡向右移動,平衡常數增大
D.若一定條件下反應達到平衡,N2的轉化率為20%,則H2的轉化率為6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5-2016學年浙江省桐鄉市高二上期中(實驗班)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已知部分弱酸的電離平衡常數如下表:
下列離子方程式正確的是
A.少量CO2通入NaClO溶液中:CO2+H2O+2ClO-=CO+2HClO
B.少量的SO2通入Ca(ClO)2溶液中:SO2+H2O+Ca2++2ClO-=CaSO3↓+2HClO
C.少量的SO2通入Na2CO3溶液中:SO2+H2O+2 CO
=SO
+2HCO3-
D.相同濃度NaHCO3溶液與NaHSO3溶液等體積混合:H++HCO3-=CO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5-2016學年廣西省高二上段考文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科學家最近發現兩種粒子:第一種是只由四個中子構成的粒子,這種粒子稱為“四中子”,也有人稱之為“零號元素”;第二種是由四個氮原子構成的分子。下列有關這兩種粒子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四中子” 粒子不顯電性
B.被稱為零號元素是因為該粒子不含質子
C.相同質量的N2和N4所含原子個數比為1∶2
D.第二種粒子的化學式為N4,與N2互為同素異形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5-2016年陜西西藏民族學院附屬中學高二上期末化學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100℃時,將0.1 mol N2O4置于1 L密閉的燒瓶中,然后將燒瓶放入100℃的恒溫槽中,燒瓶內的氣體逐漸變為紅棕色:N2O4(g) 2NO2 (g)。下列結論不能說明上述反應在該條件下已經達到反應限度的是
A.N2O4的消耗速率與NO2的生成速率之比為1∶2;
B.燒瓶內氣體的顏色不再加深;
C.燒瓶內氣體的平均相對分子質量不再變化;
D.燒瓶內氣體的壓強不再變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