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一定溫度下,在一容積不變的密閉容器中發生的可逆反應2X(g)Y(g)+Z(g),達到反應限度的標志是
①X的分解速率與X的生成速率相等 ②反應容器中壓強不再變化
③X、Y、Z的濃度不再變化 ④單位時間內生成1molY的同時生成1molZ
A.①③ B.②③ C.①② D.②④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三效催化劑是最為常見的汽車尾氣催化劑,其催化劑表面物質轉化的關系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在轉化過程中,氮元素均被還原
B. 依據圖示判斷催化劑不參與儲存和還原過程
C. 還原過程中生成0.1mol N2,轉移電子數為0.5 mol
D. 三效催化劑能有效實現汽車尾氣中CO、CxHy、NOx三種成分的凈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常溫下,向20mL 0.2mol/L H2A溶液中滴加0.2mol/L NaOH溶液.有關微粒的物質的量 變化如圖(其中I代表H2A,Ⅱ代表HA﹣ , Ⅲ代表A2﹣).根據圖示判斷,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當V(NaOH)=20mL時,溶液中離子濃度大小關系 c(Na+)>c(HA﹣)>c(H+)>c(A2﹣)>c(OH﹣)
B.等體積等濃度的NaOH溶液與H2A溶液混合后其溶液中水的電離程度比純水大
C.欲使NaHA溶液呈中性,可以向其中加入酸或堿
D.向NaHA溶液加人水的過程中,pH可能增大也可能減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工業上,CH3OH也可由CO和H2合成.參考合成反應CO(g)+2H2(g)CH3OH(g)的平衡常數.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溫度/℃ | 0 | 100 | 200 | 300 | 400 |
平衡常數 | 667 | 13 | 1.9×10﹣2 | 2.4×10﹣4 | 1×10﹣5 |
A.該反應正反應是放熱反應
B.該反應在低溫下不能自發進行,高溫下可自發進行,說明該反應△S<0
C.在T℃時,1L密閉容器中,投入0.1mol CO和0.2mol H2 , 達到平衡時,CO轉化率為50%,則此時的平衡常數為100
D.工業上采用稍高的壓強(5MPa)和250℃,是因為此條件下,原料氣轉化率最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可逆反應m A(s)+n B(g) e C(g)+f D(g),反應過程中,當其他條件不變時,C的體積分數φ(C)在不同溫度和不同壓強的條件下隨時間的變化如圖所示。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平衡后,若使用催化劑,C的體積分數將增大
B.平衡后,若溫度升高,化學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
C.平衡后,增加A的質量化學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
D.化學方程式中,化學計量數的關系為n<e +f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某化學小組為了研究外界條件對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進行了如下實驗:
(實驗原理)2KMnO4+5H2C2O4+3H2SO4=K2SO4+2MnSO4+10CO2↑+8H2O
(實驗內容及記錄)
實驗編號 | 實驗溫度 | 試管中所加試劑及其用量/mL | 溶液褪至無色所需時間/min | |||
0.6mol/L H2C2O4溶液 | H2O | 3mol/L 稀H2SO4溶液 | 0.05mol/L KMnO4溶液 | |||
① | 25 | 3.0 | V1 | 2.0 | 3.0 | 1.5 |
② | 25 | 2.0 | 3.0 | 2.0 | 3.0 | 2.7 |
③ | 50 | 2.0 | V2 | 2.0 | 3.0 | 1.0 |
(1)請完成此實驗設計,其中:V1=________,V2=__________。
(2)實驗①、②探究的是_____________對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根據上表中的實驗數據,可以得到的結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探究溫度對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應選擇________________(填實驗編號)。
(4)利用實驗1中的數據,計算用KMnO4表示的化學反應速率為__________。
(5)該小組同學根據經驗繪制了n(Mn2+)隨時間變化的趨勢如圖1所示,但有同學查閱已有的實驗資料發現,該實驗過程中n(Mn2+)隨時間變化的實際趨勢如圖2所示。
該小組同學根據圖2所示信息提出了新的假設,并設計以下實驗方案繼續進行實驗探究。
實驗編號 | 實驗溫度/℃ | 試管中所加試劑及其用量 | 再向試管中加入某種固體 | 溶液褪至無色所需時間/min | |||
0.6mol/L H2C2O4溶液 | H2O | 3mol/L 稀H2SO4溶液 | 0.05mol/L KMnO4溶液 | ||||
④ | 25 | 2.0 | 3.0 | 2.0 | 3.0 | MnSO4 | t |
①該小組同學提出的假設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若該小組同學提出的假設成立,應觀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現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實驗室可用草酸(H2C2O4)在濃硫酸的作用下分解得一氧化碳,某研究小組利用如圖所示裝置探究溫度對CO還原Fe2O3的影響(固定裝置略):
(1)草酸(H2C2O4)在濃硫酸的作用下分解制取一氧化碳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
(2)裝置C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加熱D裝置之前需進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
(3)將研究小組分為兩組,按上圖裝置進行對比實驗,甲組用酒精燈、乙組用酒精燈對裝置D加熱,反應產物均為黑色粉末(純凈物),兩組分別用產物進行以下實驗:
步驟 | 操作 | 甲組現象 | 乙組現象 |
1 | 取黑色粉末加入稀硫酸 | 溶解,無氣泡 | 溶解,有氣泡 |
2 | 取步驟1中溶液,滴加K3[Fe(CN)6]溶液 | 藍色沉淀 | 藍色沉淀 |
3 | 取步驟1中溶液,滴加KSCN溶液 | 變紅 | 無現象 |
4 | 向步驟3溶液中滴加新制氯水 | 紅色褪去 | 先變紅,后褪色 |
①甲組步驟1中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甲組步驟3中,溶液變紅的離子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乙組得到的黑色粉末是_____________(填化學式)。
④乙組步驟4中,溶液褪色可能的原因及其驗證方法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該裝置的改進措施除了在E裝置后加尾氣處理裝置外還需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某混合物A,含有KAl(SO4)2、Al2O3和Fe2O3,在一定條件下可實現下圖所示的物質之間的變化:
據此回答下列問題:
(1)Ⅰ、Ⅱ、Ⅲ、Ⅳ四步中對于溶液和沉淀的分離采取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
(2)溶液E所含物質是混合物,其化學式分別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反應②的離子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反應③的離子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