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管編號 實驗步驟 | 1 | 2 | 3 | 4 |
1%NaCl溶液(mL) | 1 | |||
1% CuSO4溶液(mL) | 1 | |||
1% Na2SO4溶液(mL) | 1 | |||
蒸餾水(mL) | 1 | |||
pH6.8緩沖液(mL) | 1 | 1 | 1 | 1 |
1%淀粉溶液(mL) | 1 | 1 | 1 | 1 |
唾液淀粉酶液(mL) | 1 | 1 | 1 | 1 |
各試管放入37℃恒溫水浴保溫適宜時間 | ||||
取出試管,加入1%碘溶液0.1mL | ||||
觀察結果 | 無色 | 深藍色 | 淺藍色 |
分析 (1)本實驗的自變量是我們加入的1%NaCl溶液、1% CuSO4溶液(mL);因變量是淀粉和碘液的顏色反應結果;
(2)pH是無關變量,要進行控制,表格中顯示“pH6.8緩沖液”,就是保證各試管中PH相同且是唾液淀粉酶的適宜PH;
(3)比較實驗結果,1號無色說明該試管淀粉已經完全分解,2號深藍色說明該試管淀粉沒被分解,3、4號淺藍色說明該試管淀粉部分被分解;再比較各試管加的試劑,可知4號是對照,3號試管加的試劑對酶的活性沒影響,則Cl-有促進作用;Cu2+有抑制作用;
(4)3號試管加入的Na2SO4,與1、2號有重復的,其作用是確定Na+和SO42-對唾液淀粉酶催化活性是否有影響;
(5)斐林試劑可與還原糖在加熱時出現磚紅色沉淀,各試管還原糖量不同,則顏色深淺不同;鑒定實驗結果要等反應結束后進行,注意題目問題“保溫之前不能加入斐林試劑的原因”,說明若加入會對實驗結果又干擾,結合第2問的結果---Cu2+可抑制唾液淀粉酶的活性來分析.
解答 解:(1)本實驗的自變量是我們加入的1%NaCl溶液、1% CuSO4溶液(mL);因變量是淀粉和碘液的顏色反應結果;
故答案為:Cl-、Cu2+等不同離子(或NaCl和CuSO4等不同化合物); 淀粉和碘液的顏色反應結果;
(2)pH是無關變量,要進行控制,表格中顯示“pH6.8緩沖液”,就是保證各試管中PH相同且是唾液淀粉酶的適宜PH;
故答案為:維持反應液中pH的穩定;
(3)比較實驗結果,1號無色說明該試管淀粉已經完全分解,2號深藍色說明該試管淀粉沒被分解,3、4號淺藍色說明該試管淀粉部分被分解;再比較各試管加的試劑,可;知4號是對照,3號試管加的試劑對酶的活性沒影響,則Cl-有促進作用;Cu2+有抑制作用;
故答案為:Cl-和Cu2+; Cu2+; Cl-;
(4)3號試管加入的Na2SO4,與1、2號有重復的,其作用是確定Na+和SO42-對唾液淀粉酶催化活性是否有影響;
故答案為:對照;確定Na+和SO42-對唾液淀粉酶催化活性是否有影響;
(5)斐林試劑可與還原糖在加熱時出現磚紅色沉淀,各試管還原糖量不同,則顏色深淺不同;鑒定實驗結果要等反應結束后進行,注意題目問題“保溫之前不能加入斐林試劑的原因”,說明若加入會對實驗結果又干擾,結合第2問的結果---Cu2+可抑制唾液淀粉酶的活性來分析;
故答案為:深磚紅色;無磚紅色(或藍色);淺磚紅色;淺磚紅色;斐林試劑中有Cu2+,有可能抑制唾液淀粉酶的活性.
點評 本題探究探究NaCl和CuSO4對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影響,探討影響化學反應速率的因素,難度中等.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分液時,分液漏斗中下層液體從下口放出,上層液體上口倒出 | |
B. | 蒸餾時,應使溫度計水銀球靠近蒸餾燒瓶支管口 | |
C. | 在苯甲酸重結晶實驗中,粗苯甲酸加熱溶解后還需加少量蒸餾水再趁熱過濾 | |
D. | 除去混在乙酸乙酯中雜質乙酸時,可先加入飽和燒堿溶液振蕩后靜置,再分液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原溶液一定顯中性 | |
B. | 原溶液中肯定不存在的離子有Fe2+、Ba2+ | |
C. | 無法確定原溶液中是否存在Cl-、Na+、SO42- | |
D. | 原溶液中肯定存在的離子有Fe2+、SO42-、I-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元素周期表中一共有16個縱行 | |
B. | 除零族元素外,非金屬元素全都是主族元素 | |
C. | 同周期ⅡA族與ⅢA族元素的原子序數之差可能為25 | |
D. | 同族上下相鄰兩種元素的原子序數之差可能為3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Cl-Cl鍵比H-H鍵的鍵能小,是因為Cl原子比H原子的非金屬性強 | |
B. | H2(g)與Cl2(g)反應生成2 molHCl(g),反應的△H=183 kJ/mol | |
C. | H2(g)與Cl2(g)反應生成2 molHCl(g),反應的△H=-183 kJ/mol | |
D. | H2(g)與Cl2(g)反應生成1 molHCl(g),反應的△H=-183 kJ/mol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重晶石的主要成分是硫酸鋇,可溶于胃酸 | |
B. | 塑化劑和塑料都是高分子化合物 | |
C. | 82Pb位于周期表第六周期IVA族 | |
D. | 碘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是131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Na+、Al3+、Cl-、OH-(5:2:7:4) | B. | NH4+、Ba2+、OH-、Cl-(1:1:1:2) | ||
C. | Fe3+、Na+、Cl-、S2-(1:2:3:1) | D. | K+、H+、I-、HCO3-(1:1:1:1)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