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蒸發操作時,應使混合物中的水分完全蒸干后,才能停止加熱 | |
B. | 蒸餾時,溫度計水銀球靠近蒸餾燒瓶的底部 | |
C. | 分液操作時,分液漏斗中下層液體從下口放出,上層液體從上口倒出 | |
D. | 檢驗溶液中是否含有NH4+:取少量試液于試管中,加入NaOH溶液并加熱,用濕潤的紅色石蕊試紙檢驗產生的氣體 |
分析 A.蒸發時應防止溫度過高;
B.蒸餾時,溫度計用于測量餾分的溫度;
C.分液時,應防止液體重新混合而污染;
D.氨氣為堿性氣體,可使紅色石蕊試紙變藍色.
解答 解:A.蒸發時,應有大量晶體析出時可停止加熱,用余熱蒸干,以防止溫度過高而導致固體迸濺,故A錯誤;
B.蒸餾時,溫度計用于測量餾分的溫度,應位于蒸餾燒瓶支管口,故B錯誤;
C.分液時,分液漏斗中下層液體從下口放出,上層液體從上口倒出,以防止液體重新混合而污染,故C正確;
D.加入NaOH溶液并加熱產生氣體,為氨氣,氨氣為堿性氣體,可使紅色石蕊試紙變藍色,故D正確.
故選CD.
點評 本題考查較為綜合,涉及物質的分離、提純以及檢驗,為高頻考點,側重于學生的分析、實驗能力的考查,注意把握實驗的嚴密性以及物質的性質的異同,難度不大.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t/s | 0 | 5 | 15 | 25 | 35 |
n(A)/mol | 1.0 | 0.85 | 0.81 | 0.80 | 0.80 |
A. | 反應在前5s的平均速率v(A)=0.17mol•L-1•s-1 | |
B. | 保持其他條件不變,升高溫度,平衡時c(A)=0.41mol•L-1,則反應的△H>0 | |
C. | 相同溫度下,起始時向容器中充入2.0mol C,達到平衡時,C的轉化率大于80% | |
D. | 相同溫度下,起始時向容器中充入0.20mol A、0.20mol B和1.0mol C,反應達到平衡前v(正)<v(逆)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升高溫度只能加快吸熱反應速率 | |
B. | 對于任何反應,增大壓強都可加快反應速率 | |
C. | 使用正催化劑只加快正反應速率 | |
D. | 催化劑可以改變反應速率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容器內壓強不再隨時間變化 | |
B. | 混合氣體的顏色不再改變 | |
C. | I2與H2在混合氣體中的體積分數相等 | |
D. | H2、I2、HI的濃度相等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Cu2+、SO42-、K+、Na+ | B. | Na+、Cl-、HSO3-、K+ | ||
C. | MnSO4-、CO32-、Na+、K+ | D. | Fe3+、SO42-、S2-、Na+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7.1g氯氣與足量的氫氧化鈉溶液反應轉移的電子束為0.2×6.02×1023 | |
B. | VLamol•L-1的氯化鐵溶液中,若Fe3+的數目為6.02×1023,則Cl-的數目大于3×6.02×1023 | |
C. | 標準狀況下,22.4LNO和11.2LO2混合后氣體的分子總數為1.0×6.02×1023 | |
D. | 工業用電解法進行粗銅精煉時,每轉移1mol電子,陽極上溶解的銅原子數為0.5×6.02×1023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