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表示阿伏加德羅常數。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7.8 g Na2O2中含有的陰離子數目為0.2NA
B.標準狀況下,2.24 L CHCl3的分子數為0.1NA
C.1 L 0.1 mol/L Al2(SO4)3溶液中,Al3+的數目為0.2NA
D.0.1 mol Fe與足量稀HNO3反應,轉移電子數為0.3NA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6屆山西省忻州市高三上學期第一次月考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設阿伏加德羅常數(NA)的數值為nA,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0.1molNa2O2與水反應轉移電子數為0.1 nA
B.標準狀況下,11.2L HF含有的分子數為0.5nA
C.1mol S在足量O2中燃燒,轉移的電子數為6nA
D.7.8g Na2O2固體中所含陰離子數為2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4-2015學年廣東省佛山市高三上學期第一次月考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化學與生產、生活密切相關,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小蘇打用于治療胃潰瘍病人的胃酸過多癥
B.電解從海水中得到的氯化鈉溶液可獲得金屬鈉
C.FeCl3 溶液能與Cu 反應,可用于蝕刻印刷電路板
D.鋁制容器不能盛放酸性或堿性食品,但可長期盛放腌制食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5-2016學年山西省太原市高一上入學考試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計算題
我國北方某鹽湖生產的純堿(Na2CO3)產品中常含少量的氯化鈉,為測定該產品中碳酸鈉的質量分數,現稱取6g樣品于燒杯內,滴加稀鹽酸至燒杯內溶液的PH=7,消耗稀鹽酸的質量為36.5g,同時測得反應后溶液的總質量為40.3g。請計算:
(1)反應生成的氣體質量為 g。
(2)該樣品中碳酸鈉的質量分數。(結果精確至0.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5-2016學年山西省太原市高一上入學考試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具備基本的化學實驗技能是進行科學探究的基本保證。下列實驗操作中正確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6屆貴州省貴陽市高三8月摸底考試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填空題
(6分)火山噴發所能產生的硫磺可用于生產重要的化工原料硫酸。某企業用下圖所示的工藝流程生產硫酸:
請回答下列問題:
(l)為充分利用反應放出的熱量,接觸室中應安裝 (填設備名稱)。
(2)為使硫磺充分燃燒,經流量計1通入燃燒室的氧氣過量50%。為提高SO2轉化率,經流量計2的氧氣量為接觸室中二氧化硫完全氧化時理論需氧量的2.5倍,則生產過程中流經流量計1和流量計2的空氣體積比應為 ;
(3)礦物燃料的燃燒是產生大氣中SO2的主要原因之一。在燃煤中加入適量的石灰石,可有效減少煤燃燒時SO2的排放,請寫出此脫硫過程中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6屆安徽省等六校教研會高三第一次聯考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填空題
煤炭是我國的主要能源之一,與之伴生的二氧化硫(SO2)和酸雨污染問題較為突出。目前我國采用的控制方法是電廠煙氣脫硫。煙氣脫硫的原理是利用堿性物質吸收并固定酸性的二氧化硫,主要有如下兩種方法:
I、鈉堿循環法脫硫技術。
(1)此法是利用Na2SO3溶液可脫除煙氣中的SO2。Na2SO3可由NaOH溶液吸收SO2制得,該反應的離子方程式: 。
(2)NaOH溶液吸收SO的過程中,pH隨變化關系如下表:
①由上表判斷,NaHSO3溶液顯 性,用化學平衡原理解釋: 。
②當溶液呈中性時,離子濃度關系正確的是(選填字母): 。
II、石灰石脫硫法
此法是以石灰石為原料通過系列反應將硫元素以CaSO4的形式固定,從而降低SO2的排放。但是煤炭燃燒過程中產生的CO又會與CaSO4發生化學反應,降低脫硫效率。相關反應的熱化學方程式如下:
CaSO4 (s)+ CO (g)CaO(s)+ SO2 (g)+ CO2 (g) △H=218.4kJ·mol-1(反應Ⅰ)
CaSO4(s)+4CO(g)CaS(s)+ 4CO2(g) △H2= -175.6kJ·mol-1 (反應Ⅱ)
請回答下列問題:
(1)結合反應Ⅰ、Ⅱ寫出CaSO4(s)與CaS(s)的熱化學反應方程式 。
(2)對于氣體參與的反應,表示平衡常數 Kp時用氣體組分(B)的平衡壓強p(B)代替該氣體物質的量濃度c(B),則反應Ⅰ的Kp= (用表達式表示)。
(3)假設某溫度下,反應Ⅰ的速率(v1)小于反應Ⅱ的速率(v2),則下列反應過程能量變化示意圖正確的是 。
(4)圖1為實驗測得不同溫度下反應體系中CO初始體積百分數與平衡時固體產物中CaS質量百分數 的關系曲線。則降低該反應體系中產生的SO2生成量的措施有 。
A、向該反應體系中投入生石灰
B、在合適的溫度區間內控制較低的反應溫度
C、降低CO的初始體積百分數
D、提高反應體系的溫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6屆湖北省高三9月調考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已知酸性高錳酸鉀溶液可以將FeSO4 氧化,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2KMnO4+10FeSO4+8H2SO4===K2SO4+X+5Fe2(SO4)3+8H2O,現將一定量的硫酸酸化的高錳酸鉀溶液與硫酸亞鐵溶液混合,充分反應后再向所得溶液中加入KI溶液,混合溶液中鐵離子的物質的量隨加入的KI的物質的量的變化關系如圖所示,則下列有關說法不正確的是
A.方程式中的X為2MnSO4
B.氧化性:KMnO4>Fe3+>I2
C.根據OC段的數據可知開始加入的高錳酸鉀的物質的量為0.30 mol
D.AB段是高錳酸鉀和碘化鉀溶液反應,BC段的反應為2Fe3++2I-===2Fe2++I2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