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A(g)+2B(g)?3C(g)+2D(s)(放熱反應),反應為氣體體積不變的放熱反應,滿足等效平衡的條件是反應物等比等效,增加任意量C相當于增大壓強,平衡不變;
(2)在一定溫度下,向一固定容積的密閉容器中加入 1mol A和 2mol B,發生下述反應:A(g)+2B(g)?3C(g)+2D(s)(放熱反應).達到平衡時生成了1.8mol C.
A(g)+2B(g)?3C(g)+2D(s)
起始量(mol) 1 2 0 0
變化量(mol) 0.6 1.2 1.8 1.2
平衡量(mol) 0.4 0.8 1.8 1.2
反應從逆反應方向開始,按不同的配比作為起始物質,達到平衡時C仍為1.8mol,依據化學方程式計算;
(3)若升高原平衡體系溫度,當再次達到平衡后,測得兩次平衡條件下混合氣體的平均相對分子質量未發生改變,依據平均相對分子質量=$\frac{m}{n}$分析,反應生成的D相對分子質量等于原平衡狀態的相對分子質量;
(4)2A(g)+B(g)?3C(g)+D(s),在一定溫度和常壓下,將1mol A和2mol B充入該容器中,建立平衡之后,A的物質的量濃度為a mol/L,
①當壓強為原來1.5倍時,A的平衡時物質的量濃度為m mol/L,測得m=1.5a,體積變化從a變化應1.5a,反應前后氣體體積不變,壓強減小,平衡不移動只是體積改變;
②當壓強為原來10倍時,A的平衡時物質的量濃度為n mol/L,體積變化引起的濃度變化濃度應變化為10a,應為n=10a,而實際測定結果測得n>10a,證明平衡逆向進行,氣體體積改變;
③當壓強為原來100倍時,A的平衡時物質的量濃度為p mol/L,物質狀態不變,則應得到p=100a,但測得p<100a,說明增大壓強平衡正向進行,則只能C變化為非氣體;
解答 解:(1)A(g)+2B(g)?3C(g)+2D(s)(放熱反應),反應為氣體體積不變的放熱反應,滿足等效平衡的條件是反應物等比等效,增加任意量C相當于增大壓強,平衡不變,在相同條件下,若向該容器中改為加入0.3mol A、0.6mol B,要使平衡混合氣體中C物質的體積分數與原平衡的相同,在D足量時,則還應加入任意mol的物質C,
故答案為:任意;
(2)在一定溫度下,向一固定容積的密閉容器中加入 1mol A和 2mol B,發生下述反應:A(g)+2B(g)?3C(g)+2D(s)(放熱反應).達到平衡時生成了1.8mol C.
A(g)+2B(g)?3C(g)+2D(s)
起始量(mol) 1 2 0 0
變化量(mol) 0.6 1.2 1.8 1.2
平衡量(mol) 0.4 0.8 1.8 1.2
反應從逆反應方向開始,按不同的配比作為起始物質,達到平衡時C仍為1.8mol,依據化學方程式計算平衡狀態下逆向進行生成0.4molA需要C物質的量1.2mol,需要D物質的量為0.8mol,反應達到平衡狀態D物質的量大于0.8mol,D的起始物質的量n(D)應滿足的條件是:n(D)>0.8mol,
故答案為:>0.8mol;
(3)若降低原平衡體系溫度,當再次達到平衡后,測得兩次平衡條件下混合氣體的平均相對分子質量未發生改變,形成這種結果的可能原因是D的摩爾質量和原平衡狀態的平均摩爾質量相同,即M(D)=原平衡狀態的相對分子質量,升高溫度后D變化為氣體,
故答案為:當溫度升高到一定溫度以后,D漸漸轉化為氣體;
(4)2A(g)+B(g)?3C(g)+D(s),在一定溫度和常壓下,將1mol A和2mol B充入該容器中,建立平衡之后,A的物質的量濃度為a mol/L,
①當壓強為原來1.5倍時,A的平衡時物質的量濃度為m mol/L,測得m=1.5a,體積變化從a變化應1.5a,反應前后氣體體積不變,壓強減小,平衡不移動只是體積改變,
故答案為:氣體物質兩邊的化學計量數相等,增大壓強不改變平衡狀態;
②當壓強為原來10倍時,A的平衡時物質的量濃度為n mol/L,體積變化引起的濃度變化濃度應變化為10a,應為n=10a,而實際測定結果測得n>10a,證明平衡逆向進行,只能是增大壓強,結合反應前后氣體變化可知,可能B變化為非氣體才符合,
故答案為:B漸漸轉化為非氣態,增大壓強平衡向左移動;
③當壓強為原來100倍時,A的平衡時物質的量濃度為p mol/L,物質狀態不變,則應得到p=100a,但測得p<100a,形成這種結果的可能的原因是,反應增大壓強平衡正向進行,則只能C變化為非氣體,所以形成這種結果的可能的原因是C漸漸轉化為非氣態,增大壓強平衡再次向右移動,
故答案為:C漸漸轉化為非氣態,增大壓強平衡再次向右移動;
點評 本題考查了化學平衡影響因素分析,圖象分析判斷方法,平衡移動原理,平衡常數分析判斷,等效平衡的理解應用,掌握基礎是關鍵,題目難度較大.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該溫度下AgCl的Ksp約為1×10-15 | |
B. | a點可表示AgCl的過飽和溶液 | |
C. | b點時c(Ag+)=c(I-) | |
D. | 該溫度下,AgCl和AgBr飽和溶液中:c(Cl-)<c(Br-)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t/s | 0 | 50 | 150 | 250 | 350 |
n(NH3) | 0 | 0.24 | 0.36 | 0.40 | 0.40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t/min | 0 | 20 | 40 | 60 | 80 | 120 |
X(HI) | 1 | 0.91 | 0.85 | 0.815 | 0.795 | 0.784 |
X(HI) | 0 | 0.60 | 0.73 | 0.773 | 0.780 | 0.784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推斷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對于C2H4 (g)+H2O(g)?C2H5OH(g),在一定條件下達到平衡狀態時,體系的總壓強為P,其中C2H4(g)、H2O(g)、C2H5OH(g)均為2 mol,則用分壓表示的平衡常數Kp=$\frac{3}{P}$ | |
B. | 恒溫恒壓下,在一容積可變的容器中,N2(g)+3H2(g)?2NH3(g)達到平衡狀態時,N2、H2、NH3各1mol,若此時再充入3mol N2,則平衡正向移動 | |
C. | 恒溫恒壓下,在一容積可變的容器中,反應2A(g)+B(g)?2C(g)達到平衡時,A、B和 C的物質的量分別為4mol、2mol和4mol,若此時A、B和C均減少1 mol,平衡逆向移動 | |
D. | 對于一定條件下的某一可逆反應,用平衡濃度表示的平衡常數和用平衡分壓表示的平衡常數,其數值不同,但意義相同,都只與溫度有關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