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深埋在潮濕土壤中的鐵管道,在硫酸鹽還原菌(一種厭氧微生物)的作用下,能被硫酸根離子腐蝕,其電化學腐蝕原理如圖所示。下列與此原理有關的說法錯誤的是
A.負極反應為SO42-+5H2O+8e-=HS-+9OH-
B.輸送暖氣的管道不易發牛此類腐蝕
C.這種情況下,Fe腐蝕的最終產物為FeO或Fe(OH)2
D.管道上刷富鋅油漆可以延緩管道的腐蝕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25℃時,將濃度均為0.1mol/L,體積分別為Va和Vb的HA溶液與BOH溶液按不同體積比混合,保持Va+Vb=100mL,Va、Vb與混合液pH的關系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Ka=1×10-6
B. b點時,c(B+)=c(A-)
C. c點時,隨溫度升高而增大
D. a→c過程中水的電離程度始終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T℃,將2 mol X和1 mol Y充入體積為1L的密閉容器中,已知:2X(s)+Y(g) 2Z(g) △H=-M kJ·mol-1。10 min后達到平衡,生成0.2 mol Z,共放出熱量N kJ,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在第10 min時,Z的反應速率為0.02 mol·L-1·min-l
B. 在0~10 min內,Y的反應速率為 mol·L-1·min-l
C. 增加X的物質的量可以加快反應速率
D. 反應達平衡后,保持T℃,通入稀有氣體增加壓強,則化學反應速率變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將4molA氣體和2molB氣體置于2L的密閉容器中,混合后發生如下反應:2A(g)+ B(g)=2C(g),若經2s后測得C的濃度為1.2mol/L,下列說法符合題意是( )
A. 用物質A表示的反應速率為1.2 mol/(Ls)
B. 用物質B表示的反應速率為0.3mol/(Ls)
C. 2s時物質A的轉化率為40%
D. 2s時物質B的濃度為0.6mol/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A、B、C、D、E、X是周期表給出元素組成的常見單質或化合物。
① | |||||||||||||||||
④ | ⑤ | ⑥ | |||||||||||||||
② | ③ | ⑦ | |||||||||||||||
Fe | As |
I、元素周期表是人們研究物質性質的重要工具。Y由②⑥⑦三種元素組成,它的水溶液是生活中常見的消毒劑。As可與Y的水溶液反應,產物有As的最高價含氧酸,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當消耗1mol還原劑時,轉移的電子個數為_______。
Ⅱ、A、B、C、D、E、X存在如下圖轉化關系〔部分生成物和反應條件略去〕。
(1)假設E為氧化物,那么A與水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
①當X是堿性鹽溶液,C分子中有22個電子時,那么C的電子式為_______。
②表示
③當X為金屬單質時,那么X與B的稀溶液反應生成C的離子反應方程式為_______。
(2)假設E為單質氣體,D為白色沉淀,B含有的化學鍵類型為_______,C與X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_______。
(3)①和⑤形成的化合物是一種可燃性液體,其燃燒產物之一是大氣中的要緊成分,1.6克該物質在氧氣中完全燃燒放出熱量31.2kJ,寫出熱化學方程式_______。
(4)廢印刷電路板上含有銅,以往的回收方法是將其灼燒使銅轉化為氧化銅,再用硫酸溶解。現改用①和⑥組成的化合物和稀硫酸浸泡廢印刷電路板既達到上述目的,又保護了環境,試寫出反應的離子方程式_______。
(5)元素②的單質在一定條件下,能與①的單質化合生成一種化合物,熔點為800℃。該化合物能與水反應放氫氣,假設將1mol該化合物和1mol③形成的單質混合加入足量的水,充分反應后生成氣體的體積是(標準狀況下)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已知鋅與稀鹽酸反應放熱,某學生為了探究反應過程中的速率變化,用排水集氣法收集反應放出的氫氣。所用稀鹽酸濃度有1.00mol·L-1、2.00mol·L-1兩種濃度,每次實驗稀鹽酸的用量為25.00mL,鋅有細顆粒與粗顆粒兩種規格,用量為6.50g。實驗溫度為298K、308K。
(1)完成以下實驗設計(填寫表格中空白項),并在實驗目的一欄中填出對應的實驗編號:
編號 | T/K | 鋅規格 | 鹽酸濃度/mol·L-1 | 實驗目的 |
① | 298 | 粗顆粒 | 2.00 | (Ⅰ)實驗①和②探究鹽酸濃度對該反應速率的影響; (Ⅱ)實驗①和___探究溫度對該反應速率的影響; (Ⅲ)實驗①和___探究鋅規格(粗、細)對該反應速率的影響。 |
② | 298 | 粗顆粒 | 1.00 | |
③ | 308 | 粗顆粒 | 2.00 | |
④ | 298 | 細顆粒 | 2.00 |
(2)實驗①記錄如下(換算成標況):
時間(s) | 10 | 20 | 30 | 40 | 50 | 60 | 70 | 80 | 90 | 100 |
氫氣體積(mL) | 16.8 | 39.2 | 67.2 | 224 | 420 | 492.8 | 520.8 | 543.2 | 554.4 | 560 |
①計算在30s~40s范圍內鹽酸的平均反應速率ν(HCl)=___(忽略溶液體積變化)。
②反應速率最大的時間段(如0s~10s......)為___,可能原因是___。
③反應速率最小的時間段為___,可能原因是___。
(3)另一學生也做同樣的實驗,由于反應太快,測量氫氣的體積時不好控制,他就事先在鹽酸溶液中分別加入等體積的下列溶液以減慢反應速率,在不影響產生H2氣體總量的情況下,你認為他上述做法中可行的是___(填相應字母);
A.蒸餾水 B.NaNO3溶液 C.NaCl溶液 D.CuSO4溶液 E.Na2CO3
(4)某化學研究小組的同學為比較Fe3+和Cu2+對H2O2分解的催化效果,分別設計了如圖甲、乙所示的實驗。請回答相關問題:
①定性如圖甲可通過觀察___,定性比較得出結論。甲同學提出將FeCl3改為Fe2(SO4)3更為合理,其理由是___。受甲同學的啟發乙同學提出了另一種方案,你猜想乙同學的方案是___;
②定量如圖乙所示,實驗時均以生成40mL氣體為準,其它可能影響實驗的因素均已忽略,實驗中需要測量的數據是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題文)25℃時,用0.10 mol/L的氨水滴定10.00 mL 0.05 mol/L的二元酸H2A的溶液,滴定過程中加入氨水的體積(V)與溶液中的關系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H2A的電離方程式為H2AH++HA -
B. B點溶液中,水電離出的氫離子濃度為1.0×10-6 mol/L
C. C點溶液中,c(NH4+)+c(NH3·H2O)= 2c(A2-)
D. 25℃時,該氨水的電離平衡常數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能源危機是當前全球性的問題,“開源節流”是應對能源危機的重要舉措。
(1)下列做法有助于能源“開源節流”的是______(填序號)。
a.大力發展農村沼氣,將廢棄的秸稈轉化為清潔高效的能源
b.大力開采煤、石油和天然氣以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能源需求
c.開發太陽能、水能、風能、地熱能等新能源,減少使用煤、石油等化石燃料
d.減少資源消耗,增加資源的重復使用、資源的循環再生
(2)金剛石和石墨均為碳的同素異形體,它們在氧氣不足時燃燒生成一氧化碳,氧氣充足時燃燒生成二氧化碳,反應中放出的熱量如圖所示。
由上圖可知,在通常狀況下,金剛石和石墨中___(填“金剛石”或“石墨”)更穩定,石墨的燃燒熱為__kJ·mol1
(3)已知:N2、O2分子中化學鍵的鍵能分別是946 kJ·mol1、497 kJ·mol1,N2(g)+O2(g)=2NO(g) ΔH=180.0 kJ·mol1。NO分子中化學鍵的鍵能為_____kJ·mol1。
(4)綜合上述有關信息,請寫出CO和NO反應的熱化學方程式: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已知,產物分子比原化合物分子多一個碳原子,增長了碳鏈。分析如圖變化,并回答有關問題:
(1)寫出有關物質的結構簡式:A: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__。
(2)指出反應類型:C→D:___________;F→G:________________。
(3)寫出下列反應的化學方程式:D+E→F: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