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題
實驗室以空氣(O2體積分數20%)為原料,在無碳、無水的環境下,用下圖A裝置制備臭氧(3O22O3)。
(1)空氣通入A裝置之前,應先后通過上述裝置中的 、 (填裝置序號)。
(2)臭氧與碘化鉀溶液反應為:2KI+O3+H2O=2KOH+I2+O2。將a處氣體通入裝置B,溶液中的現象為 。
(3)為測定O2轉化為O3的轉化率,將裝置B中的溶液全部轉入另一容器中,加入CC14,經萃取、分液、蒸餾、冷卻、稱重,得I2固體0.254g。
①萃取操作所用玻璃儀器的名稱 。
②若實驗時通入空氣1.12L(標準狀況),O2的轉化率為 。
③測定時需在A、B裝置間連接裝置D,原因是 。
(4)工業上分離O3和O2,可將混合氣體液化后再分離,下列分離方法合理的是 (填序號)。
A.過濾 B.分餾 C.分液 D.萃取
(5)臭氧可用于含CN一堿性電鍍廢水的處理。第i步:CN一轉化為OCN-;第ii步:OCN一繼續轉化為CO32一及兩種單質氣體。若第ii步轉化時,O3與OCN-物質的質量之比為3∶2,該步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單選題
采用下列裝置和操作,能達到實驗目的的是
甲 乙 丙 丁
A.甲裝置:加熱濃硫酸和乙醇(其體積為比3∶1)混合液,制取乙烯 |
B.乙裝置:比較醋酸、碳酸、苯酚三者的酸性強弱 |
C.丙裝置:向混有苯酚的苯中加入NaOH溶液,除去其中的苯酚 |
D.丁裝置:A中為乙醇、醋酸,B為飽和碳酸鈉溶液,制取乙酸乙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單選題
下列實驗操作不能達到其對應目的的是
序號 | 實驗內容 | 實驗目的 |
A. | 向盛有10滴0.1 mol/L AgNO3溶液的試管中滴加0.1 mol/L NaCl溶液,至不再有沉淀生成,再向其中滴加0.1 mol/L Na2S溶液 | 證明AgCl沉淀能轉化為溶解度更小的Ag2S沉淀 |
B. | 向2 mL甲苯中加入3滴KMnO4酸性溶液,振蕩;向2mL己烷中加入3滴KMnO4酸性溶液,振蕩 | 證明與苯環相連的甲基易被氧化 |
C. | 向Na2SiO3溶液中通入CO2 | 證明碳酸的酸性比硅酸強 |
D. | 在淀粉溶液中加入稀硫酸,水浴加熱,一段時間后,再加入新制的氫氧化銅并加熱 | 驗證淀粉已水解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單選題
下列各圖示實驗操作合理的是( )
A.圖1為證明非金屬性強弱:S>C>Si |
B.圖2為制備少量氧氣 |
C.圖3為配制一定物質的量濃度的硫酸溶液 |
D.圖4為制備并收集少量NO2氣體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單選題
(雙選)下列實驗方法正確的是
A.用無水乙醇提取碘水中的碘單質 |
B.加入稀HNO3和BaCl2溶液產生白色沉淀的溶液中一定含SO42- |
C.可用FeCl3溶液一次性鑒別CCl4、苯酚溶液、NaI溶液和NaCl溶液 |
D.玻璃棒在配制0.1mol/L NaCl溶液與粗鹽提純的實驗中所起的作用相同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單選題
用下圖裝置測定水中氫、氧元素的質量比,其方法是分別測定通氫氣前后玻璃管的質量差和U形管的質量差,實驗測得m(H):m(O)>1:8。下列對導致這一結果的原因的分析中,一定錯誤的是( )
A.Ⅰ、Ⅱ裝置之間缺少干燥裝置 |
B.Ⅲ裝置后缺少干燥裝置 |
C.Ⅱ裝置中玻璃管內有水冷凝 |
D.CuO沒有全部被還原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單選題
下列裝置不能完成的實驗是( )
| A | B | C | D |
裝 置 | ![]() | ![]() | ![]() | ![]() |
實 驗 | 結合秒表粗略測量鋅與硫酸的反應速率 | 制備并收集少量NO氣體 | 驗證溫度對化學平衡的影響 | 鐵的析氫腐蝕實驗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