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金屬元素和非金屬元素交界處最容易找到制催化劑的材料 | |
B. | 電能是現代社會中應用最廣泛、最方便的一次能源 | |
C. | 太陽能電池的主要材料是高純度的二氧化硅 | |
D. | 煤塊粉碎為煤粉的目的是提高煤的燃燒效率 |
分析 A.在過渡元素區尋找催化劑;
B.電能不能在自然界直接獲得;
C.Si為常見的半導體材料;
D.增大接觸面積,反應速率加快.
解答 解:A.在過渡元素區尋找催化劑,則金屬元素和非金屬元素交界處最容易找到半導體材料,故A錯誤;
B.電能不能在自然界直接獲得,則電能是現代社會中應用最廣泛、最方便的二次能源,故B錯誤;
C.Si為常見的半導體材料,則太陽能電池的主要材料是高純度的硅,故C錯誤;
D.增大接觸面積,反應速率加快,則煤塊粉碎為煤粉的目的是提高煤的燃燒效率,故D正確;
故選D.
點評 本題考查元素周期表的結構及應用,為高頻考點,把握元素的位置、性質、反應速率等為解答的關鍵,側重分析與應用能力的考查,注意元素周期表的指導作用,題目難度不大.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正、逆反應的速率相等且不為0 | B. | 反應體系中的氣體壓強保持不變 | ||
C. | 正、逆反應都還在繼續進行 | D. | 反應混合物中各組分的濃度相等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乙烯與苯都能使溴水褪色,但褪色原理不同 | |
B. | 1mol乙烯與Cl2完全加成,然后與Cl2發生取代反應,共消耗氯氣5mol | |
C. | 溴水遇到乙醛溶液出現褪色現象,是因為它們發生了氧化還原反應 | |
D. |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多選題
A. | 鋅為負極.锏為正極 | |
B. | 銅片上有大童氣泡生成 | |
C. | 電流由鋅片經導線流向銅片 | |
D. | 當反應過程中有0.2 mol電子發生轉移時,生成了 2.24 L氫氣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7屆河北省高三上第二次模擬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常溫下,用0.05mol•L﹣1 KOH溶液滴定 10.00mL0.05mol•L﹣1 H2C2O4(二元弱酸)溶液所得滴定曲線如圖(體積變化忽略不計).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點②溶液中:c(K+)+c(H+)=c(HC2O4﹣)+c(C2O42﹣)+c(OH﹣)
B.點③溶液中:c(K+)=c(HC2O4﹣)+c(C2O42﹣)+2c(H2C2O4)
C.點④溶液中:c(K+)+c(H2C2O4)+c(HC2O4﹣)+c(C2O42﹣)=0.05 mol•L﹣1
D.點⑤溶液中:c(K+)>c(HC2O4﹣)>c(C2O42﹣)>c(OH﹣)>c(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6-2017學年四川省高一上第一次月考化學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完成下列實驗所需選擇的裝置或儀器都正確的是 ( )
| A | B | C | D |
實驗 | 分離植物油和氯化鈉溶液 | 除去氯化鈉晶體中混有的硝酸鉀晶體 | 分離CCl4中的I2 | 除去CO2氣體中的HCl氣體 |
裝置 |
|
|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