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某學習小組利用如圖實驗裝置制備Cu(NH3)xSO4·H2O。并測量x值。
(Cu(NH3)xSO4·H2O制備)見圖1
(1)A中發生的化學反應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C中CCl4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
(3)B中先產生藍色沉淀,隨后沉淀溶解變成深藍色溶液,此溶液中含有Cu(NH3)xSO4,若要從溶液中析出Cu(NH3)xSO4·H2O晶體,可加入試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x值的測量)見圖2
步驟一:檢查裝置氣密性,稱取0.4690g晶體[M=(178+17x)g/mol]于錐形瓶a中
步驟二:通過分液漏斗向錐形瓶a中滴加l0%NaOH溶液至無氣體產生為止
步驟三:用0.5000mol/L的NaOH標準溶液液滴定b中剩余HCI,消耗標準溶液液16.00mL
(4)步驟二的反應可理解為Cu(NH3)xSO4與NaOH在溶液中反應,其離子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
(x值的計算與論證)
(5)計算:x=__________。
該學習小組針對上述實驗步驟,提出測量值(x)比理論值偏小的原因如下:
假設1:步驟一中用于稱量的天平砝碼腐蝕缺損;
假設2:步驟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任寫兩點);
假設3 :步驟三中測定結束讀數時,體積讀數偏小。該假設_______(填“成立”或“不成立”)。
(6)針對假設l,你對實驗的處理意見是________________。
【答案】Ca(OH)2+2NH4Cl2NH3↑+CaCl2+2H2O 防止倒吸 無水乙醇 Cu(NH3)x2++2OH-=Cu(OH)2↓+xNH3↑ 3.56 加入的NaOH溶液不足、沒有加熱、 生成的氨氣未完全逸出、NaOH溶液濃度過低等 不成立 更換砝碼完好的托盤天平后,重新進行步驟一到步驟三的全部實驗
【解析】
(1)A中氯化銨與氫氧化鈣反應生成氨氣;氨氣通入硫酸銅溶液,會生成氫氧化銅沉淀,氨氣過量,沉淀又溶解;
(2)氨氣極易溶于水,難溶于四氯化碳;
(3)Cu(NH3)xSO4H2O在乙醇中的溶解度較小;
(4)Cu(NH3)xSO4與NaOH反應生成氫氧化銅沉淀和氨氣;
(5)Cu(NH3)xSO4H2O與氫氧化鈉反應生成的氨氣被鹽酸吸收,再用氫氧化鈉滴定剩余的鹽酸,根據消耗的氫氧化鈉求出與氨氣反應的鹽酸,以及氨氣的物質的量,根據晶體與氨氣的物質的量的關系求出x;
若生成的氨氣偏少或氨氣沒有完全逸出,則氨氣的物質的量偏小,x值偏小;
若步驟三中測定結束讀數時,體積讀數偏小,則與氫氧化鈉反應的鹽酸偏少,與氨氣反應的鹽酸偏多,計算出的氨氣的物質的量偏大。
(1)A中是Ca(OH)2和NH4Cl發生反應,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Ca(OH)2+2NH4Cl2NH3↑+CaCl2+2H2O;
(2)氨氣極易溶于水,會產生倒吸,用CCl4可以讓氨氣溶于水時不在導管中進行,可以達到防止倒吸的目的;
(3)要從溶液中析出Cu(NH3)xSO4·H2O晶體,就要減少溶解度,可以加入無水乙醇。
(4)Cu(NH3)xSO4中可以和NaOH反應的是Cu2+,堿性溶液中NH3溶解度小,故會生成NH3,Cu(NH3)x2+是絡合物,不能寫成離子形式,故離子方程式為:Cu(NH3)x2++2OH-=Cu(OH)2↓+xNH3↑;
(5)0.5000mol/L的NaOH標準溶液液滴定b中剩余HCI,消耗標準溶液液16.00mL,則與氨氣反應鹽酸的物質的量為:0.5000mol/L×0.014L=0.007mol,那么氨氣的物質的量為0.007mol,則有0.469x/(178+17x)=0.007,得x=3.56;提出測量值比理論值偏小,是因為氨氣的量偏少,那么造成氨氣的量偏小的操作可能有:加入的NaOH溶液不足、沒有加熱、生成的氨氣未完全逸出、NaOH溶液濃度過低等;步驟三中測定結束讀數時,體積讀數偏小,則與NaOH反應的鹽酸較少,那么與氨氣反應的鹽酸就多,結果就會偏大,故假設不成立;
(6)假設1是天平砝碼腐蝕缺損,那么最好處理是更換砝碼完好的托盤天平后,重新進行步驟一到步驟三的全部實驗。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已知:4NH3(g)+5O2(g) 4NO(g)+6H2O(g) △H=-1025kJ/mol。若反應物起始物質的量相同,下列關于該反應的示意圖不正確的是
A.B.
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對某難溶電解質AnBm的飽和溶液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加同溫度的水,其溶度積減小、溶解度增大
B. 升高溫度,它的溶解度和溶度積都增大
C. 飽和溶液中c(Am+)=c(Bn﹣)
D. 加同溫度的水,其溶度積、溶解度均不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關于反應熱的說法正確的是( )
A.已知甲烷的燃燒熱為890.3kJ·mol-1,則表示甲烷燃燒熱的熱化學方程式可表示為:CH4(g)+2O2(g)=CO2(g)+2H2O(g) ΔH=-890.3kJ·mol-1
B.將0.5molN2和1.5molH2置于密閉容器中充分反應生成NH3(g),放熱19.3kJ,其熱化學方程式為:N2(g)+3H2(g)2NH3(g) ΔH=-38.6kJ·mol-1
C.已知C(石墨,s)=C(金剛石,s) ΔH=+1.9kJ·mol-1,說明金剛石具有的能量比石墨低
D.已知H+(aq)+OH-(aq)=H2O(l) ΔH=-57.4kJ·mol-1,20g氫氧化鈉固體溶于稀鹽酸中恰好完全反應時放出的熱量大于28.7kJ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是有關外界條件對化學反應速率和化學平衡影響的圖像,其中圖像和實驗結論表達均正確的是( )
A.①是其他條件一定時,反應速率隨溫度變化的圖像,則逆反應ΔH>0
B.②是在平衡體系的溶液中溶入少量KCl晶體后,化學反應速率隨時間變化的圖像
C.③是在有無催化劑存在條件下,建立平衡過程的圖像,a是使用催化劑時的曲線
D.④是一定條件下,向含有一定量A的恒容密閉容器中逐漸加入B,達平衡時A的轉化率的圖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某化學興趣小組借助的儀器裝置完成有關實驗。
(1)用裝置A收集NO氣體,正確的操作是 ______ 填序號
。
a.從①口進氣,用排水法集氣
b.從①口進氣,用排氣法集氣
c.從②口進氣,用排水法集氣
d.從②口進氣,用排氣法集氣
(2)B裝置中的恒壓分液漏斗有兩個作用,其一是平衡氣壓使分液漏斗內的液體能順利滴下,其另一個作用是 ______。
(3)三氧化二鐵和氧化亞銅都是紅色粉末,常用作顏料。某校一化學實驗小組通過實驗來探究一紅色粉末是、
或二者混合物。探究過程如下:
查閱資料:
是一種堿性氧化物,溶于稀硫酸生成Cu和
,在空氣中加熱生成CuO
提出假設:
假設1:紅色粉末是
假設2:紅色粉末是
假設3:紅色粉末是和
的混合物
設計探究實驗:
取少量粉末放入足量稀硫酸中,在所得溶液中再滴加KSCN試劑。
①若滴加KSCN試劑后溶液不變紅色,甲同學認為原固體粉末中一定不含三氧化二鐵.乙同學認為其結論不正確,乙同學的理由是 ______。
②若固體粉末完全溶解無固體存在,滴加KSCN試劑時溶液不變紅色,則證明原固體粉末是 ______。
經分析,確定紅色粉末為
和
的混合物.實驗小組欲利用該紅色粉末制取較純凈的膽礬
。經查閱資料得知,在溶液中通過調節溶液的酸堿性而使
、
、
分別生成沉淀的pH如下:
物質 | |||
開始沉淀pH | 6.0 | ||
沉淀完全pH | 13 | 14 |
實驗室有下列試劑可供選擇:氯水
實驗小組設計如下實驗方案:
試回答:
①試劑為1____ 填字母
,寫出溶液中發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
寫出一個即可
___。
②試劑為2______ 填字母
。
③固體X的化學式為 ______。
④操作I為 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某小組同學用如下裝置電解食鹽水,并對電解產物進行探究。
實驗裝置 | 電解質溶液 | 實驗現象 | |
| a極附近 | b極附近 | |
開始時,產生白色渾濁并逐漸增加,當沉入U形管底部時部分沉淀變為橙黃色;隨后a極附近沉淀自下而上也變為橙黃色 | 產生無色氣泡 |
資料顯示:
①氯化亞銅(CuCl)為白色粉末,微溶于水;
②氫氧化亞銅(CuOH)為黃色不溶于水的固體,易脫水分解為紅色的;
③水溶液中不穩定,酸性條件下易歧化為
和Cu;
④氫氧化銅可以溶于濃NaOH得到藍色溶液.
經檢驗,b極產生的氣體是
,b極附近溶液的pH______
填“增大”、“減小”、或“不變”
;銅絲a應與電源的______
填“正”或“負”
極相連。
同學們分析a極附近生成的白色渾濁是CuCl,則該極的電極反應式是______。
①橙黃色沉淀中含有
,則CuCl轉化為
的原因是______
用方程式表示
;
②結合離子在溶液中的運動規律,解釋“
同學們通過實驗進一步證實沉淀中含有
:將橙黃色沉淀濾出洗滌后,滴加
至過量,應觀察到的現象是______。
同學們根據上述實驗提出猜想:電解時,Cu做陽極先被氧化為
。為此,他們用Cu電極電解
NaOH溶液,實驗時觀察到陽極產生大量無色氣泡,附近溶液變藍,未見預期的黃色沉淀。根據現象能否得出“該猜想不成立”的結論,并說明理由: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某實驗課題小組的同學在實驗室利用新制備的硫酸亞鐵溶液制備硫酸亞鐵銨俗名為莫爾鹽
(
)
相對分子質量為
,該晶體比一般亞鐵鹽穩定,易溶于水,不溶于乙醇。
(一)制備硫酸亞鐵溶液實驗步驟如下
(1)步驟①,加入稀硫酸的目的是________。
(2)步驟②,加入還原鐵屑后觀察到的現象是________。
實驗前,常用堿溶液洗滌鐵屑,其目的是________。
(二)制備莫爾鹽硫酸亞鐵銨
(3)在溶液中加入稍過量的硫酸銨飽和溶液。從溶液中提取
的具體操作是________、用乙醇洗滌、干燥。
(三)檢驗莫爾鹽加熱時的分解產物
莫爾鹽受熱分解,甲同學認為分解產物可能有以下幾種情況:
、
、
、
、
、
、
、
、
、
、
,
、
、
(4)經認真分析,推理即可確定猜想________填序號
不成立。
(5)乙同學認為莫爾鹽分解的產物中可能含有、
及
。為驗證產物的存在,乙同學用下列裝置進行實驗:
①乙同學的實驗中,裝置依次連接的合理順序為________
。
②證明分解產物中含有的實驗現象是________。
(四)測定實驗二
所得晶體中
的純度稱取
硫酸亞鐵銨樣品配制成
溶液,取
樣品溶液進行實驗,裝置如圖所示。
(6)若實驗測得的體積為
已折算為標準狀況下
,則該硫酸亞鐵銨樣品的純度為________
列出計算式即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在一個不傳熱的固定容積的密閉容器中可逆反應當m、n、p、q為任意整數時,達到平衡的標志是
①體系的壓強不再改變
②體系的溫度不再改變
③各組分的濃度不再改變
④各組分的質量分數不再改變
⑤反應速率v(A):v(B):v(C):v(D)=m:n:p:q
⑥單位時間內m mol A斷鍵反應,同時pmol C也斷鍵反應。
A.③④⑤⑥B.②③④⑥C.①③④⑤D.①③④⑥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