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高溫下用碳還原二氧化硅制得粗硅:SiO2+2C$\frac{\underline{\;高溫\;}}{\;}$Si+2CO↑,粗硅與干燥的Cl2反應制得SiCl4:Si+2C12$\frac{\underline{\;\;△\;\;}}{\;}$SiCl4,高溫下制得純硅:SiCl4+2H2$\frac{\underline{\;高溫\;}}{\;}$Si+4HCl,
(1)SiO2+2C$\frac{\underline{\;高溫\;}}{\;}$Si+2CO↑中C元素化合價由0價變為+2價、Si元素化合價由+4價變為0價,得電子化合價降低的反應物是氧化劑、失電子化合價升高的反應物是還原劑;
(2)過程Ⅱ中的Cl2用電解飽和食鹽水制備,用惰性電極電解飽和食鹽水時,陽極上氯離子放電生成氯氣、陰極上水得電子生成氫氣和氫氧根離子;
水蒸氣冷凝后減少了進入濃硫酸的水量,同時能減少放出的熱量;
①由于H2還原SiCl4的實驗是在某些方面1000-1100℃的高溫下進行的,在此溫度下普通玻璃管會軟化;
②SiCl4沸點低(57.6),使SiCl4從裝置B中逸出與H2充分混合,應該使四氯化硅轉化為氣體;尾氣中含有SiCl4,能與NaOH反應生成硅酸鈉、NaCl和水;
③SiCl4在潮濕的空氣中能發生水解反應,為防止四氯化硅水解,需要使用干燥的氯氣;四氯化硅水解生成HCl而產生白霧,液體中產生白色膠狀物質;
④Fe和稀鹽酸反應生成亞鐵離子,亞鐵離子能和NaOH反應生成白色沉淀,且該白色沉淀不穩定,易被氧化生成紅褐色沉淀.
解答 解:高溫下用碳還原二氧化硅制得粗硅:SiO2+2C$\frac{\underline{\;高溫\;}}{\;}$Si+2CO↑,粗硅與干燥的Cl2反應制得SiCl4:Si+2C12$\frac{\underline{\;\;△\;\;}}{\;}$SiCl4,高溫下制得純硅:SiCl4+2H2$\frac{\underline{\;高溫\;}}{\;}$Si+4HCl,
(1)SiO2+2C$\frac{\underline{\;高溫\;}}{\;}$Si+2CO↑中C元素化合價由0價變為+2價、Si元素化合價由+4價變為0價,得電子化合價降低的反應物是氧化劑、失電子化合價升高的反應物是還原劑,二氧化硅是氧化劑、C是還原劑,則氧化劑和還原劑的物質的量之比為1:2,故答案為:1:2;
(2)過程Ⅱ中的Cl2用電解飽和食鹽水制備,用惰性電極電解飽和食鹽水時,陽極上氯離子放電生成氯氣、陰極上水得電子生成氫氣和氫氧根離子,反應方程式為2NaCl+2H2O$\frac{\underline{\;電解\;}}{\;}$2NaOH+Cl2↑+H2↑;
水蒸氣冷凝后減少了進入濃硫酸的水量,從而保持濃硫酸持續的吸水性,同時能減少放出的熱量,
故答案為:2NaCl+2H2O$\frac{\underline{\;電解\;}}{\;}$2NaOH+Cl2↑+H2↑;使水蒸氣冷凝,減少進入濃硫酸的水量,保持持續的吸水性,同時減少了放出的熱量;
①由于H2還原SiCl4的實驗是在某些方面1000-1100℃的高溫下進行的,在此溫度下普通玻璃管會軟化,石英玻璃耐高溫,所以用石英管而不用普通玻璃管,故答案為:高溫時普通玻璃管會軟化,石英管耐高溫;
②SiCl4沸點低(57.6),使SiCl4從裝置B中逸出與H2充分混合,應該使四氯化硅轉化為氣體,所以對B裝置進行水浴加熱;尾氣中含有SiCl4,能與NaOH反應生成硅酸鈉、NaCl和水,反應方程式為SiCl4+6NaOH=Na2SiO3+4NaCl+3H2O,
故答案為:對B裝置進行水浴加熱;SiCl4+6NaOH=Na2SiO3+4NaCl+3H2O;
③SiCl4在潮濕的空氣中能發生水解反應,為防止四氯化硅水解,需要使用干燥的氯氣,所以需要在A與B之間連接一盛有濃硫酸的洗氣瓶或盛有堿石灰的干燥管;四氯化硅水解生成HCl而產生白霧,同時生成難溶性的硅酸而導致液體中產生白色膠狀物質,
故答案為:在A與B之間連接一盛有濃硫酸的洗氣瓶或盛有堿石灰的干燥管;B中液面上方產生少量白霧,液體中有少量白色膠狀物生成;
④Fe和稀鹽酸反應生成亞鐵離子,亞鐵離子能和NaOH反應生成白色沉淀,且該白色沉淀不穩定,易被氧化生成紅褐色沉淀,碘水、亞硫酸鈉和KSCN都不與亞鐵離子反應,沒有明顯選項,故選c.
點評 本題以Si及其化合物為載體考查物質制備,為高頻考點,側重考查學生分析及獲取信息利用信息解答問題能力,明確流程圖中發生的反應及物質性質是解本題關鍵,注意題干中關鍵詞“SiCl4熔點為-70℃,沸點57.6℃,在潮濕的空氣中能發生水解反應”,充分利用關鍵詞解答問題,題目難度不大.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相對分子質量 M=$\frac{22.4mw}{[(1-w)V]}$ | B. | 物質的量濃度 c=$\frac{1000dV}{(MV+22.4m)}$ | ||
C. | 溶質的質量分數 w=$\frac{MV}{22.4m}$ | D. | 溶液密度 d=$\frac{cM}{1000w}$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名稱 | 相對分子質量 | 性狀 | 熔點 | 沸點 | 密度 | 溶解度 | ||
水 | 乙醇 | 乙醚 | ||||||
甲苯 | 92 | 無色液體易燃易揮發 | -95 | 110.6 | 0.8669 | 不溶 | ∞ | ∞ |
苯甲酸 | 122 | 白色片狀或針狀晶體 | 122.4 | 248 | 1.2659 | 微溶 | 易溶 | 易溶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金屬鈉與水反應:Na+H2O═Na++H2 | |
B. | 氯化銨溶液顯酸性的原因:NH4++H2O═NH3•H2O+H+ | |
C. | AICl3溶液中加入足量氨水:Al3++4NH3•H2O═AlO2-+4NH4+2H2O | |
D. | 氯化鐵溶液中滴加少量的硫化氫溶液:2Fe3++H2S═2Fe2++S+2H+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分子式為C15H26O | B. | 能和NaHCO3溶液反應生成CO2 | ||
C. | 不能使酸性高錳酸鉀溶液褪色 | D. | 能與乙酸發生取代反應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