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實驗室需要0.80 mol·L-1 NaOH溶液475 mL 和0.40 mol·L-1硫酸500 mL。根據這兩種溶液的配制情況回答下列問題:
(1)如圖所示的儀器中配制溶液肯定不需要的是____________(填序號),配制上述溶液還需用到的玻璃儀器是____________________(填儀器名稱)。
(2)容量瓶所不具備的功能有________(填序號)。
A.配制一定體積準確濃度的標準溶液
B.量取一定體積的液體
C.測量容量瓶規格以下的任意體積的液體
D.貯存溶液
E.用來加熱溶解固體溶質
(3)根據計算用托盤天平稱取NaOH的質量為___________g。
(4)在實驗中其他操作均正確,若容量瓶用蒸餾水洗滌后未干燥,則所得溶液濃度________0.80 mol·L-1(填“大于”“等于”或“小于”,下同)。若還未等溶液冷卻就定容了,則所得溶液濃度________0.80 mol·L-1。
(5)根據計算得知,所需質量分數為98%、密度為1.84 g·cm-3的濃硫酸的體積為________mL(計算結果保留一位小數)。如果實驗室有10 mL、15 mL、20 mL、50 mL的量筒,最好選用________mL的量筒。
【答案】
【解析】
:(1)配制溶液用不到圓底燒瓶和分液漏斗。
(2)容量瓶只能用于配制一定體積準確濃度的溶液,也可以量取與容量瓶的規格相一致的一定體積的液體,但不能測量容量瓶規格以下的任意體積的液體,不能用于溶解溶質或貯存溶液。
(3)必須用500 mL的容量瓶來配制0.80 mol·L-1NaOH溶液,故需要稱取NaOH的質量為0.80 mol·L-1×0.5 L×40 g·mol-1=16.0 g。容量瓶未干燥不影響所配制溶液的濃度;未等溶液冷卻就定容會導致冷卻后溶液的體積變小,濃度變大。
(4)設需要濃硫酸的體積為V,1.84 g·cm-3×V×98%=0.40 mol·L-1×0.5 L×98 g·mol-1,V≈10.9 mL,應選用15 mL的量筒。
答案:(1)A、C 燒杯、玻璃棒 (2)C、D、E (3)16.0 等于 大于 (4)10.9 15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使2molN2和6molH2混合發生反應:N2(g)+3H2(s)2NH3(g),(正反應為放熱反應)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 升高平衡體系的溫度(保持體積不變),混合氣體的平均相對分子質量變大
B. 升高平衡體系的溫度(保持體積不變),混合氣體的密度不變
C. 當反應達到平衡時,N2和H2的濃度比是1∶3
D. 當達到平衡時,充入氬氣,并保持壓強不變,平衡將逆向移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在恒容密閉容器中,由CO合成甲醇:CO(g)+2H2(g)CH3OH(g),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研究溫度對反應的影響,實驗結果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平衡常數K=
B. 該反應在T1時的平衡常數比T2時的小
C. CO合成甲醇的反應為吸熱反應
D. 處于A點的反應體系從T1變到T2,達到平衡時 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敘述中,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釋的是
A. 紅棕色的NO2,加壓后顏色先變深后變淺
B. 高壓比常壓有利于合成SO3的反應
C. 加入催化劑有利于氨的合成
D. 工業制取金屬鉀Na(l)+KCl(l)NaCl(l)+K(g)選取適宜的溫度,使K變成蒸氣從反應混合物中分離出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一定溫度下,向容積固定為a L的密閉容器中充入1 mol X氣體和2 mol Y氣體,發生反應X(g)+2Y(g) 2Z(g),此反應達到平衡狀態的標志是( )
A. 容器內氣體密度不隨時間變化 B. 容器內各物質的濃度不隨時間變化
C. 容器內X、Y、Z的濃度之比為1∶2∶2 D. 單位時間內消耗0.1 mol X,同時生成0.2 mol Z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各項正確的是
A. 鈉與水反應的離子方程式:Na+H2O = Na++OH-+H2↑
B. 氯氣與水反應的離子方程式:Cl2+H2O2H++Cl-+ClO-
C. AlCl3溶液中滴入過量的氨水:Al3++3NH3·H2O = Al(OH)3↓+3NH4+
D. 鈉和硫酸銅溶液反應的離子方程式:2Na+Cu2+ = 2Na++Cu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實驗室用圖示裝置制取干燥的氨氣:
(1)實驗室制備氨氣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工業制備氨氣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想制得干燥的氨氣,應選擇裝置_______(填“甲”“乙”或“丙”),不能用乙裝置干燥氨氣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學方程式表示)。
(4)檢驗試管C中氨氣收集滿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試管口放置棉花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某同學設計了如圖裝置收集氨氣,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收集氨氣的原理是向下排空氣法
B.干燥管的作用是防止倒吸
C.當燒杯中的水變紅時證明氨氣已收集滿
D.該裝置會形成紅色噴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題文)近年來,研究人員提出利用含硫物質熱化學循環實現太陽能的轉化與存儲。過程如下:
(1)反應Ⅰ:2H2SO4(l)2SO2(g)+2H2O(g)+O2(g) ΔH1=+551 kJ·mol-1
反應Ⅲ:S(s)+O2(g)SO2(g) ΔH3=-297 kJ·mol-1
反應Ⅱ的熱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2)對反應Ⅱ,在某一投料比時,兩種壓強下,H2SO4在平衡體系中物質的量分數隨溫度的變化關系如圖所示。
p2_______p 1(填“>”或“<”),得出該結論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
(3)I-可以作為水溶液中SO2歧化反應的催化劑,可能的催化過程如下。將ii補充完整。
i.SO2+4I-+4H+S↓+2I2+2H2O
ii.I2+2H2O+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I-
(4)探究i、ii反應速率與SO2歧化反應速率的關系,實驗如下:分別將18 mL SO2飽和溶液加入到2 mL下列試劑中,密閉放置觀察現象。(已知:I2易溶解在KI溶液中)
序號 | A | B | C | D |
試劑組成 | 0.4 mol·L-1 KI | a mol·L-1 KI 0.2 mol·L-1 H2SO4 | 0.2 mol·L-1 H2SO4 | 0.2 mol·L-1 KI 0.0002 mol I2 |
實驗現象 | 溶液變黃,一段時間后出現渾濁 | 溶液變黃,出現渾濁較A快 | 無明顯現象 | 溶液由棕褐色很快褪色,變成黃色,出現渾濁較A快 |
①B是A的對比實驗,則a=__________。
②比較A、B、C,可得出的結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實驗表明,SO2的歧化反應速率D>A,結合i、ii反應速率解釋原因: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