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日人人_亚洲美女在线视频_av手机在线播放_国产大片aaa_欧美中文日韩_午夜理伦三级

精英家教網 > 高中化學 > 題目詳情
13.苯甲酸廣泛應用于制藥和化工行業.某同學嘗試用甲苯的氧化反應制備苯甲酸.
=2KMnO4$\stackrel{△}{→}$+KOH+2MnO2↓+H2O
+HCl→+KCl
實驗方法:一定量的甲苯和KMnO4溶液在100℃反應一段時間后停止反應,按如下流程分離出苯甲酸和回收未反應的甲苯.

已知:苯甲酸相對分分子質量122,熔點122.4℃,在25℃和95℃時溶解度度分別為0,.3g和6.9g;純凈固體有機物一般都有固定熔點.
(1)操作I為分液,操作II為蒸餾.
(2)無色液體A是甲苯,定性區分苯和A的試劑常采用酸性高錳酸鉀溶液,現象是紫色溶液褪色.
(3)測定白色固體B的熔點,發現其在115℃開始熔化,達到130℃時仍有少量不熔.該同學推測白色固體B是苯甲酸與KCl的混合物,設計了如下方案進行提純和檢驗,實驗結果表
明推測正確.請完成表中內容.
序號實驗方案試驗現象結論
將白色固體B加入水中,加熱
溶解,冷卻過濾
得到白色晶體和無色濾液
取少量濾液于試管中,
滴入適量的硝酸酸化的AgNO3溶液
生成白色沉淀濾液含Cl-
干燥白色晶體,加熱使其熔化,
測得熔點
測得熔點為122.4℃白色晶體是苯甲酸
(4)純度測定:稱取1.220g產品,配成100mL甲醇溶液,移取25.00mL溶液,滴定,消耗KOH大的物質的量為2.40×10-3mol.產品中苯甲酸質量分數的計算表達為$\frac{2.4×1{0}^{-3}×4×122g/mol}{1.22g}×100%$,計算結果為96%(保留二位有效數字).

分析 本題是利用酸性KMnO4溶液氧化甲苯制苯甲酸的工業流程,并涉及反應混合物的分離、提純及含量測定,具體分析為:
(1)反應混合物經過濾后的濾液靜置后分層,可據此選擇操作方式分離得到水相和有機層,有機層是甲苯與少量苯甲酸的混合物,相互混溶,可根據二者沸點差異進行分離;
(2)依據分離試劑和過程可知,有機相中主要為未反應的甲苯,甲苯是苯的同系物,可以被高錳酸鉀溶液氧化;
(3)①白色固體B是苯甲酸與KCl的混合物,加水溶解后,可根據苯甲酸和KCl的溶解度隨溫度變化情況,選擇重結晶的方法進行分離;
②過濾后再利用硝酸酸化的硝酸銀溶液檢測Cl-的存在;
(4)結合酸堿中和的原理,根據滴定消耗KOH的物質的量,計算苯甲酸的樣品質量分數.

解答 解:(1)一定量的甲苯和KMnO4溶液在100℃反應一段時間后停止反應,按流程分離出苯甲酸和回收未反應的甲苯;所以操作Ⅰ是分離出有機相甲苯,用分液方法得到;操作Ⅱ是蒸餾的方法控制甲苯沸點得到純凈的甲苯液體;故答案為:分液,蒸餾;
(2)依據流程和推斷可知,無色液體A為甲苯,檢驗試劑可以用酸性高錳酸鉀溶液,甲苯被氧化為苯甲酸,高錳酸鉀溶液紫色褪去;故答案為:酸性KMnO4溶液,紫色溶液褪色;
(3)①白色固體B加水溶解后,利用苯甲酸和KCl的溶解度隨溫度變化情況,通過加熱濃縮后再冷卻結晶,利用過濾可分離出白色晶體和無色濾液,故答案為:冷卻過濾;
②向無色溶液里滴加硝酸酸化的硝酸銀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可證明氯離子的存在,故答案為:滴入適量的硝酸酸化的AgNO3溶液;
(4)稱取1.220g產品,配成100ml甲醇溶液,移取25.00ml溶液,滴定,消耗KOH的物質的量為2.40×10-3mol,苯甲酸是一元弱酸和氫氧化鉀1:1反應,所以物質的量相同,注意溶液體積變化計算樣品中 苯甲酸的物質的量,計算質量分數;樣品中苯甲酸質量分數=$\frac{2.4×1{0}^{-3}×4×122g/mol}{1.22g}×100%$=96%,故答案為:$\frac{2.4×1{0}^{-3}×4×122g/mol}{1.22g}×100%$;96%.

點評 本題考查了物質性質的實驗分析判斷,物質分離條件,試劑選擇,操作步驟的理解應用,物質成分的實驗設計方案、步驟、試劑,樣品純度的計算,題目難度中等.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4.下列儀器中,不能加熱使用的是(  )
A.錐形瓶B.試管C.容量瓶D.燒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4.目前市場上大量礦泉水、食用油等產品包裝瓶幾乎都是用PET(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簡稱聚酯)制作的.利用廢聚酯飲料瓶制備對苯二甲酸的反應原理如下:

實驗過程如下:
步驟1:在100mL四頸瓶上分別裝置冷凝管、攪拌器和溫度計.依次加入5g廢飲料瓶碎片、0.05g氧化鋅、5g碳酸氫鈉和25mL乙二醇.緩慢攪拌,油浴加熱,升溫到180℃,反應15min.
步驟2:冷卻至160℃停止攪拌,將攪拌回流裝置改成攪拌、減壓蒸餾裝置,減壓蒸餾.
步驟3:向四頸瓶中加入50mL沸水,攪拌使殘留物溶解.抽濾除去少量不溶物.
步驟4:將濾液轉移到400mL燒杯中,用25mL水蕩洗濾瓶并倒入燒杯中,再添加水使溶液總體積達200mL,加入沸石,將燒杯置于石棉網上加熱煮沸.
步驟5:取下燒杯,取出沸石后趁熱邊攪拌邊用8~10mL HCl酸化,酸化結束,體系呈白色漿糊狀.
步驟6:冷至室溫后再用冰水冷卻.抽濾,濾餅用蒸餾水洗滌數次至濾出液pH=6,抽干后再用10mL丙酮分2次洗滌,抽干,干燥.
(1)步驟1反應過程中的現象是固體溶解,有氣泡產生.
(2)步驟2是為了分離出乙二醇.
(3)步驟3抽濾需要用到的主要儀器有布氏漏斗、吸濾瓶.
(4)步驟4加沸石的目的是防止暴沸.
(5)步驟5用鹽酸酸化的目的是將對苯二甲酸鈉轉化為對苯二甲酸.
(6)步驟6用丙酮洗滌的目的是丙酮易揮發,有利于干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工業上制備BaCl2的工藝流程圖如下:

某研究小組在實驗室用重晶石(主要成分BaSO4)對工業過程進行模擬實驗.查表得
BaSO4(s)+4C(s)$\stackrel{高溫}{?}$4CO(g)+BaS(s)△H1=+571.2kJ•mol-1     ①
BaSO4(s)+2C(s)$\stackrel{高溫}{?}$2CO2(g)+BaS(s)△H2=+226.2kJ•mol-1     ②
(1)氣體用過量NaOH溶液吸收,得到硫化鈉.Na2S水解的離子方程式為S2-+H2O?HS-+OH-、HS-+H2O?H2S+OH-
(2)向BaCl2溶液中加入AgNO3和KBr,當兩種沉淀共存時,$\frac{c(B{r}^{-})}{c(Cl-)}$=2.7×10-3
[Ksp(AgBr)=5.4×10-13,Ksp(AgCl)=2.0×10-10]
(3)反應C(s)+CO2(g)$\stackrel{高溫}{?}$2CO(g)的△H2=+172.5kJ•mol-1
(4)實際生產中必須加入過量的炭,同時還要通入空氣,其目的是使BaSO4得到充分的還原(或提高BaS的產量),①②為吸熱反應,炭和氧氣反應放熱維持反應所需高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8.實驗室合成環己烯的反應和實驗裝置(夾持及加熱部分已省略)如下:相關數據如下:
相對分子質量密度/(g•cm3沸點/℃溶解性
環己醇1000.9618161微溶于水
環己烯820.810283難溶于水
實驗步驟:
1、[合成]:在a中加入適量純環己醇及2小塊沸石,冷卻攪動下緩慢加入1 mL濃硫酸.b中通入冷卻水后,緩慢加熱a,控制餾出物的溫度不超過90℃.
2、[提純]:將反應后粗產物倒入分液漏斗中,依次用少量5% Na2CO3溶液和水洗滌,分離后加入無水CaCl2顆粒,靜置一段時間后棄去CaCl2.再進行蒸餾最終獲得純環己烯.
回答下列問題:
(1)裝置b的名稱是冷凝管.加入沸石的目的是防暴沸.
(2)本實驗中最容易產生的有機副產物的結構簡式為
(3)分液漏斗在使用前必須清洗干凈并檢漏.本實驗分液所得產物應從上口倒出(填“上口”或“下口”).
(4)提純過程中加入Na2CO3溶液的目的是除去多余的H2SO4加入無水CaCl2的作用是干燥所得環己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8.(1)有機物的表示方法多種多樣,下面是常用的有機物的表示方法:
②CH3CH2CH(CH3)CH3  ③CH4 ④ ⑤ 
 ⑧
Ⅰ上述表示方法中屬于結構簡式的為:①②③④⑦,屬于比例模型的為:⑤.
Ⅱ寫出⑧中官能團的名稱:羥基、醛基.
Ⅲ②和⑥互為同分異構體.
IV寫出由單體合成物質④的化學方程式:
(2)按系統命名法填寫下列有機物的名稱:的名稱是3,4一二甲基辛烷.
(3)2,6-二甲基-4-乙基辛烷的結構簡式是,1mol該烴完全燃燒需消耗氧氣18.5mol.
(4)未知物A的實驗式和分子式都是C2H6O.A的紅外光譜圖如圖(a),未知物A的核磁共振氫譜有三個峰圖(b),峰面積之比是1:2:3,未知物A的結構簡式為CH3CH2OH,名稱為:乙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5.如圖所示的轉化關系中,每個字母均代表中學化學常見的物質,各字母前的數字代表參加反應或生成該物質的物質的量,部分反應條件及產物已略去,其中1molA、2molB及1molZ的質量均相等.在同周期簡單離子中W的離子半徑最小,A和D的焰色反應均呈黃色. 
請回答下列問題:
(1)W離子的符號為Al3+,C的電子式為,B的原子結構示意圖為
(2)B與C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K+2H2O=2KOH+H2↑.
(3)圖中涉及的物質中,屬于共價化合物的是H2O(填化學式). 
(4)圖中的轉化關系中,x=$\frac{4}{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2.氯氣的制取按照傳統的方法,一般采用濃鹽酸與MnO2共熱來制備氯氣,但是這種方法制過程中存在缺陷.某學習小組采用新的方法來制備氯氣并進行性質實驗.
(1)實驗儀器及藥品:
a.實驗儀器:玻璃片、表面皿(頂部貼有濕潤的藍色石蕊試紙和干燥的石蕊試紙)、膠頭滴管等
b.實驗藥品:KMnO4晶體、稀HCl、KBr溶液、淀粉溶液、KI溶液、FeSO4溶液、NaOH溶液、酚酞、KSCN溶液、AgNO3溶液、濕潤的藍色石蕊試紙和干燥的石蕊試紙.
(2)實驗方法及圖示:
①在玻璃片上分別滴加KBr溶液、FeSO4溶液、NaOH稀溶液、KI溶液、AgNO3溶液.
②在KI溶液中滴加一滴淀粉溶液
③FeSO4溶液中滴加一滴KSCN溶液
④NaOH稀溶液中滴加一滴酚酞溶液
⑤在以上溶液分布的中心放置一塊KMnO4晶體,然后滴加2-3滴稀鹽酸,迅速蓋上表面皿.并觀察實驗現象.
請回答下列問題:
(1)該反應實驗原理:2KMnO4+16HCl=2KCl+2MnCl2+5Cl2↑+8H2O
該反應中氧化劑與還原劑的物質的量之比為1:5;
(2)實驗時反應一段時間后可以觀察到KBr溶液由無色變為橙色,其離子反應方程式為Cl2+2Br-=2Cl-+Br2
(3)滴有KSCN溶液的FeSO4溶液呈紅色,其離子反應方程式為Cl2+2Fe2+=2Cl-+2Fe3+、Fe3++SCN-=Fe(SCN)3
(4)滴加淀粉溶液的KI溶液呈藍色,濕潤的藍色石蕊試紙的變化為先變紅后褪色,干燥的石蕊試紙的變化為無變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3.已知在同溫同壓下氣態烴A的密度是氫氣的14倍,D是具有果香氣味的物質.A、B、C、D在一定條件下存在如圖轉化關系(部分反應條件、產物被省略).

(1)A物質的空間構型為平面型.
(2)寫出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①A→B:CH2=CH2+H2O$→_{△}^{催化劑}$CH3CH2OH   反應類型:加成反應
②B在Cu作催化劑的情況下可發生反應,其化學方程式為2CH3CH2OH+O2$→_{△}^{催化劑}$2CH3CHO+2H2O反應類型:氧化反應.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午夜久久久 | 日日夜夜天天干 | 欧美日韩一区在线 | 欧美一级黄 | 亚洲另类视频 | 国产一级片免费 | 黄色日批视频 | 韩国三级影院 | av动漫在线观看 | 9l视频自拍九色9l视频成人 | 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 草草在线视频 | 日韩有码在线视频 | 国产在线日韩 | www.亚洲天堂 | 91福利视频导航 | 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 | 国产高潮在线 | 久久久久女人精品毛片九一 | 一级黄色网 | 免费在线观看黄色片 | av免费观看网站 | 中文字幕网址在线 | 性做久久久 | 黄色毛毛片 | 二区三区视频 | 国产日韩在线视频 | 五月天在线观看 | 国产在线中文字幕 | 巨骚综合 | 成人一级黄色片 | 色综合久久久久 | 欧美在线免费观看视频 | 国产精品一区三区 | 狠狠干网站 | 天天操天天看 | 中文字幕亚洲欧美 | 人人干人人爽 | 波多野结衣乳巨码无在线观看 | 伊人久久精品 | 天天干天天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