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16分)A、D、E、X、Y是原子序數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其中X原子最外層電子數是內層電子總數的3倍;X、Y同族;A與X、Y既不同族也不同周期;D元素的某種同位素原子在考古方面有重要應用。
(1)Y的離子結構示意圖為 。
(2)鈉、A和X三種元素組成的化合物,其所含的化學鍵類型有 。
(3)甲由A、E兩種元素組成,分子中含有18個電子,只存在共價單鍵。常溫下甲是一種無色液體。
①甲是一種二元弱堿,寫出其一級電離方程式: 。
②甲在堿性溶液中能夠將CuO還原為Cu2O,已知每1mol甲參加反應有 4 mol電子轉移,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4)處理含DX、YX2煙道氣污染的一種方法,是在催化劑作用下使兩者反應,產物之一為單質Y。已知反應生成1 g Y固體單質時放出8.4 kJ熱量,此反應的熱化學方程式為 。
(5)將0.050 mol YX2(g)和0.030 mol X2(g)放入容積為1 L的密閉容器中,反應: X2(g) +2YX 2(g) 2YX3(g)在一定條件下達到平衡。
①若其他條件不變,增大體系的壓強,平衡常數K (填“增大”、“減小”或“不變”)。
②平衡時測得c(X2)=0.010mol·Lˉ1。該條件下反應的平衡常數K= ,YX2的平衡轉化率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A、D、E、X、Y是原子序數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其中X原子最外層電子數是內層電子總數的3倍;X、Y同族;A與X、Y既不同族也不同周期;D元素的某種同位素原子在考古方面有重要應用。
(1)Y的離子結構示意圖為 。
(2)鈉、A和X三種元素組成的化合物,其所含的化學鍵類型有 。
(3)甲由A、E兩種元素組成,分子中含有18個電子,只存在共價單鍵。常溫下甲是一種無色液體。
①甲是一種二元弱堿,寫出其一級電離方程式: 。
②甲在堿性溶液中能夠將CuO還原為Cu2O,已知每1mol甲參加反應有 4 mol電子轉移,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4)處理含DX、YX2煙道氣污染的一種方法,是在催化劑作用下使兩者反應,產物之一為單質Y。已知反應生成1 g Y固體單質時放出8.4 kJ熱量,此反應的熱化學方程式為 。
(5)將0.050 mol YX2(g)和0.030mol X2(g)放入容積為1 L的密閉容器中,反應:
X2(g) +2YX 2(g)2YX3(g)在一定條件下達到平衡。
①若其他條件不變,增大體系的壓強,平衡常數K (填“增大”、“減小”或“不變”)。
②平衡時測得c(X2)=0.010mol·Lˉ1。該條件下反應的平衡常數K= ,YX2的平衡轉化率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1屆福建省莆田市高三適應性練習(理綜)化學部分 題型:填空題
(16分)A、D、E、X、Y是原子序數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其中X原子最外層電子數是內層電子總數的3倍;X、Y同族;A與X、Y既不同族也不同周期;D元素的某種同位素原子在考古方面有重要應用。
(1)Y的離子結構示意圖為 。
(2)鈉、A和X三種元素組成的化合物,其所含的化學鍵類型有 。
(3)甲由A、E兩種元素組成,分子中含有18個電子,只存在共價單鍵。常溫下甲是一種無色液體。
①甲是一種二元弱堿,寫出其一級電離方程式: 。
②甲在堿性溶液中能夠將CuO還原為Cu2O,已知每1mol甲參加反應有 4 mol電子轉移,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4)處理含DX、YX2煙道氣污染的一種方法,是在催化劑作用下使兩者反應,產物之一為單質Y。已知反應生成1 g Y固體單質時放出8.4 kJ熱量,此反應的熱化學方程式為 。
(5)將0.050 mol YX2(g)和0.030 mol X2(g)放入容積為1 L的密閉容器中,反應: X2(g) +2YX 2(g)2YX3(g)在一定條件下達到平衡。
①若其他條件不變,增大體系的壓強,平衡常數K (填“增大”、“減小”或“不變”)。
②平衡時測得c(X2)=0.010 mol·Lˉ1。該條件下反應的平衡常數K= ,YX2的平衡轉化率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3-2014學年江西省盟校十校聯考高三第一次聯考理綜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填空題
Ⅰ.2013年霧霾天氣多次肆虐我國中東部地區。其中,汽車尾氣和燃煤尾氣是造成空氣污染的原因之一。汽車尾氣凈化的主要原理為:2NO(g)+2CO(g)2CO2(g) +N2(g) ,在密閉容器中發生該反應時,c(CO2)隨溫度(T)、催化劑的表面積(S)和時間(t)的變化曲線,如下圖所示。
據此判斷:
(1)該反應的ΔH????? 0(選填“>”、“<”)。
(2)若在一定溫度下,將1.0 mol NO、0.5 mol CO充入0.5 L固定容積的容器中,達到平衡時NO、CO、CO2、N2物質的量分別為:0.8 mol、0.3 mol、0.2 mol、0.1 mol,該反應的化學平衡常數為K=???????? ;若保持溫度不變,再向容器中充入CO、N2各0.3 mol,平衡將????????? 移動(選填“向左”、“向右”或“不”)。
Ⅱ.以甲烷為燃料的新型電池,其成本大大低于以氫氣為燃料的傳統燃料電池,目前得到廣泛的研究,下圖是目前研究較多的一類固體氧化物燃料電池工作原理示意圖。
回答下列問題:
(1)B極為電池????? 極,電極反應式為????????????????????????????????????? 。
(2)若用該燃料電池做電源,用石墨做電極電解100 mL 1 mol/L的硫酸銅溶液,當兩極收集到的氣體體積相等時,理論上消耗的甲烷的體積為???????? (標況下)。
Ⅲ.FeS飽和溶液中存在:FeS(s) Fe2+(aq)+S2-(aq),Ksp=c(Fe2+)·c(S2-),常溫下Ksp=1.0×10-16。又知FeS飽和溶液中c(H+)與c(S2-)之間存在以下限量關系:[c(H+)]2·c(S2-)=1.0×10-22,為了使溶液中c(Fe2+)達到1 mol/L,現將適量FeS投入其飽和溶液中,應調節溶液中的pH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3-2014學年上海市十三校高三12月聯考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填空題
X、Y、Z、W是元素周期表前四周期常見的四種元素,原子序數依次增大。X原子核外有兩種形狀的電子云,四種伸展方向,常溫下以雙原子分子存在,性質穩定;Y的單質是生活中常見的合金材料成分之一,原子核外只有一個未成對電子,Z原子的半徑比X大,其基態原子最外層的p電子是該層s電子的兩倍,W是最常見的黑色金屬之一。
(1)Z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W3+的最外層電子排布式是______,X的氧化物XO2與H2O比較,熔點較高的是______ (填化學式)。
(2)加熱條件下,Z的單質與足量的X的最高價氧化物的水化物的濃溶液反應,生成 Z的最髙價含氧酸,寫出此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
(3)比較Y、W性質的活潑性 (用一個化學反應方程式表示)。
(4)2013年初,全國各地多個城市都遭遇“十面霾伏”,造成“陰霾天”的主要根源之一是汽車尾氣和燃煤尾氣排放出來的固體小顆粒PM2.5。汽車尾氣凈化的主要原理為:2NO(g)+2CO(g) 2CO2(g)+N2(g)。在密閉容器中發生該反應時,c(CO2)隨溫度(T)、催化劑的表面積(S)和時間(t)的變化曲線如圖所示。
據此判斷:
該反應為 反應(放熱、吸熱);在T2溫度下,0~2s內的平均反應速率:υ(N2)= ;
(5)當固體催化劑的質量一定時,增大其表面積可提高化學反應速率。若催化劑的表面積S1>S2,
在上圖中畫出c(CO2)在T1、S2條件下達到平衡過程中的變化曲線。
(6)若該反應在絕熱、恒容的密閉體系中進行,下列示意圖正確且能說明反應在進行到t1時刻達到平衡狀態的是 (填代號)。
(下圖中υ正、K、n、w分別表示正反應速率、平衡常數、物質的量和質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