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在化學反應進行的過程中放出或吸收的熱量稱為反應熱 | |
B. | 在稀溶液中,1mol酸跟1mol堿發生中和反應所放出的熱量叫做中和熱 | |
C. | 氫氧化鋇晶體與氯化銨晶體混合是吸熱反應 | |
D. | 化學反應中的能量變化與參加反應的物質的量成正比 |
分析 A、化學反應過程中化學鍵的斷裂與生成有能量變化;
B、中和熱的定義是強酸稀溶液與強堿稀溶液完全反應生成1mol水放出的熱量;
C、常見的吸熱反應有二氧化碳與C的反應,C與高溫水蒸氣的反應,氯化銨與氫氧化鋇的復分解反應,多數的分解反應;
D、化學反應過程所吸收或放出的熱量與參加反應的物質的物質的量成正比.
解答 解:A、化學反應過程中放出或吸收的熱量為反應熱,故A正確;
B、在稀溶液中,強酸和強堿發生中和反應而生成1 mol H2O(l)時所放出的熱量為中和熱,故B錯誤;
C、氫氧化鋇晶體與氯化銨晶體混合是吸熱反應,故C正確;
D、化學反應過程所吸收或放出的熱量與參加反應的物質的物質的量成正比,故D正確;
故選B.
點評 本題考查反應熱與能量的變化,題目側重于相關概念的理解和把握,難度不大,注意相關基礎知識的理解和把握.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只有①②④ | B. | 只有②④ | C. | 只有①②③④ | D. | 全部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容器 | 甲 | 乙 | 丙 |
容積 | 1L | 1L | 2L |
溫度 | T1 | T2 | T2 |
反應物 起始量 | 1molA 2molB | 1molA 2molB | 4molA 8molB |
A. | 由圖可知:T1<T2,且該反應為吸熱反應 | |
B. | T1時該反應的平衡常數K=7.2 | |
C. | 前10min甲、乙、丙三個容器中A的反應速率:v(A)甲<v(A)乙<v(A)丙 | |
D. | 平衡時A的質量m:m乙<m甲<m丙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NH4HCO3 | B. | NH4Cl | C. | NH4NO3 | D. | (NH4)2CO3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蓋斯定律為我們提供了解決很難由實驗直接測定而獲得反應熱的理論依據 | |
B. | 若用50mL 0.50mo1•L-1的氫氧化鈉溶液,分別與50mL 0.50mo1•L-1的鹽酸和50mL 0.25mo1•L-1的硫酸充分反應,兩反應測定的反應熱不相等 | |
C. | 實驗時只需要記錄反應體系的最高溫度t即可 | |
D. | 酸堿混合時,量筒中NaOH溶液應緩緩倒入小燒杯中,再用環形玻璃攪拌棒不斷攪拌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