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室溫下,用0.10 mol·L-1鹽酸分別滴定20.00 mL 0.10 mol·L-1氫氧化鈉溶液和氨水,滴定過程中溶液pH隨加入鹽酸體積[V(HCl)]的變化關系如圖所示。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Ⅱ表示的是滴定氨水的曲線,當V(HCI)=20 mL時,有:c(Cl-)>c(NH4+)>c(H+)>c(OH-)
B.當pH=7時,滴定氨水消耗的V(HCl)=20 mL,且c(NH4+)=c(Cl-)
C.滴定氫氧化鈉溶液時,若V(HCl)>20 mL,則一定有:c(Cl-)>c(Na+)>c(H+)>c(OH-)
D.當滴定氨水消耗V(HCl)=10 mL時,有:2[c(OH-)-c(H+)]=c(NH4+)-c(NH3·H2O)
【答案】BC
【解析】
試題分析:A、氨水是弱堿,氫氧化鈉是強堿,在濃度相等的條件下氨水的pH值小于氫氧化鈉的,則Ⅱ表示的是滴定氨水的曲線,當V(HCI)=20 mL時,二者恰好反應生成氯化銨,銨根水解溶液顯酸性,則有c(Cl-)>c(NH4+)>c(H+)>c(OH-),A正確;B、氨水和鹽酸恰好反應時生成的氯化銨水解溶液顯酸性,因此當pH=7時,滴定氨水消耗的V(HCl)<20 mL,B錯誤;C、滴定氫氧化鈉溶液時,若V(HCl)>20 mL,不一定有:c(Cl-)>c(Na+)>c(H+)>c(OH-),也可能是c(Cl-)>c(H+)>c(Na+)>c(OH-),C錯誤;D、當滴定氨水消耗V(HCl)=10 mL時,溶液中含有相同濃度的氯化銨和一水合氨,則根據電荷守恒和物料守恒可知有:2[c(OH-)-c(H+)]=c(NH4+)-c(NH3·H2O),D正確,答案選BC。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常壓下,順-2-丁烯的熔點比反—2—丁烯的熔點大
B. 按系統命名法,的名稱為2,3,6—三甲基—4—乙基庚烷
C. 肌醇與葡萄糖
的元素組成相同,化學式均為C6H12O6,滿足Cm(H2O)n,因此,均屬于糖類化合物
D. 1mol的最多能與含3mol NaOH的水溶液完全反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1)在標準狀況下,測得1.92g RO2某氣體的體積為672 mL。此氣體的摩爾質量是_____________;R的相對原子質量為____________
(2)在KCl和CaCl2所組成的某混合物中,K+與Ca2+的物質的量之比為2:1,則KCl與CaCl2的物質的量之比為_______________。
(3)下列給出的條件中,無法確定該物質摩爾質量的是________。
A.已知氣體在標準狀況時的密度 B.已知物質的體積和質量
C.已知一定量物質的質量和物質的量 D.已知物質一個分子的實際質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關于濃硫酸的敘述正確的是( )
A. 濃硫酸在常溫下能夠使鐵、鋁等金屬鈍化
B. 濃硫酸在常溫下可迅速與銅片反應放出二氧化硫氣體
C. 濃硫酸是一種干燥劑,能夠干燥氨氣、氫氣等氣體
D. 濃硫酸具有吸水性,因而能使蔗糖炭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關于有機物的說法正確的是
A. 分子式為CH4O和C2H6O的有機物一定互為同系物
B. 在酸性條件下,C2H5CO18OC2H5的水解產物是C2H5CO18OH和C2H50H
C. 分子式為C6H12且碳碳雙鍵在碳鏈末端的烯烴共有6種同分異構體(不考慮立體異構)
D. 三聯苯()的一氯代物有4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刻制印刷電路時,要用氯化鐵溶液作為“腐蝕液”,發生反應:2FeCl3+Cu=2FeCl2+CuCl2,關于反應,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銅是還原劑 B. 屬于化合反應 C. 氯化鐵被氧化 D. 銅在反應中得電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某研究性學習小組為研究Cu與濃H2SO4的反應,設計如下實驗探究方案(裝置中的固定儀器和酒精燈均未畫出)
實驗選用細銅絲、98.3% H2SO4、品紅溶液、澄清石灰水、CCl4、NaOH溶液等藥品,銅絲被卷成螺旋狀,一端沒入濃H2SO4中,另一端露置在液面上方。
以下是該學習小組部分交流記錄及后續探究實驗的記錄
材料一:小組交流摘錄
學生1:加熱前,無現象發生;加熱后,液面下銅絲變黑,產生氣泡,有細小黑色顆粒狀物質從銅絲表面進入濃硫酸中,黑色物質是什么?值得探究!
學生2:,我也觀察到黑色顆粒狀物質,后來逐漸轉變為灰白色固體,我想該灰白色固體極有可能是未溶于濃硫酸的CuSO4。
學生3:你們是否注意到液面以上的銅絲也發黑,而且試管上部內壁有少量淡黃色S固體凝聚,會不會液面以上的銅絲與硫發生了反應,我查資料發現:2Cu+S=Cu2S(黑色)。
材料二:探究實驗剪輯
實驗1 將光亮的銅絲在酒精燈火焰上灼燒變黑,然后插入稀硫酸中,銅絲重新變得光亮,溶液呈藍綠色;將光亮的銅絲置入加熱的硫蒸氣中變黑,然后插入稀硫酸中無變化。
實驗2 截取濃硫酸液面上方變黑的銅絲,插入稀硫酸中無變化;將濃硫酸液面下方變黑的銅絲,插入稀硫酸,黑色明顯變淺,溶液呈藍綠色。
實驗3 將溶液中的黑色顆粒狀物質,經過濾、稀硫酸洗、蒸餾水洗、干燥后放入氧氣流中加熱,然后冷卻,用電子天平稱重發現質量減少10%左右。
根據上述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1)A試管上方的長導管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D、E兩支試管中CCl4的作用是____________。
(2)加熱過程中,觀察到A試管中出現大量白色煙霧,起初部分煙霧在試管上部內壁析出淡黃色固體物質,在持續加熱濃硫酸(沸騰)時,淡黃色固體物質又慢慢地消失。寫出淡黃色固體消失的化學反應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對A試管中的濃H2SO4和銅絲進行加熱,很快發現C試管中品紅溶液褪色,但始終未見D試管中澄清石灰水出現渾濁或沉淀。你的猜想是:_____________。設計實驗驗證你的猜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據上述研究,結合所學知識,你認為液面下方銅絲表面的黑色物質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寫化學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