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實驗室里需要純凈的氯化鈉溶液,但手邊只有混有硫酸鈉、碳酸氫銨的氯化鈉。某學生設計了如下方案:
如果此方案正確,那么:
(1)操作①可選擇_______儀器。
(2)操作②是否可改為加硝酸鋇溶液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
(3)進行操作②后,判斷硫酸根離子已除盡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
(4)操作③的目的是_______,不先過濾后加碳酸鈉溶液的理由是__________。
(5)操作④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坩堝 否 引入后面操作中無法除去的新雜質硝酸根離子 靜置,取少量上層清液于試管中,滴加氯化鋇溶液,若無沉淀生成說明硫酸根離子已沉淀完全 除去過量的鋇離子 減少一次過濾操作,減少損耗 除去溶解在溶液中的二氧化碳和多余的鹽酸
【解析】
由流程可知,加熱混有硫酸鈉、碳酸氫銨的氯化鈉后碳酸氫銨分解,殘留物為氯化鈉和硫酸鈉的混合物,將殘留物溶解后加入過量氯化鋇溶液,硫酸根離子與鋇離子反應生成硫酸鋇沉淀,加入碳酸鈉溶液除去過量的鋇離子,過濾除去硫酸鋇、碳酸鋇沉淀后向濾液中加入鹽酸除去過量的碳酸鈉,最后通過加熱煮沸得到純凈的氯化鈉,以此來解答。
(1)操作①是將固體混合物加熱,使用到的儀器為坩堝;
(2)改用硝酸鋇會使溶液中引入新的雜質離子NO3-,以后操作中無法除去,因此不能改用硝酸鋇;
(3)操作②中鋇離子與硫酸根離子反應生成硫酸鋇沉淀,檢驗硫酸根離子已除盡的方法是:靜置,取少量上層清液于試管中,滴加氯化鋇溶液,若無沉淀生成說明硫酸根離子已沉淀完全;
(4)操作③加入碳酸鈉溶液,碳酸鈉與過量的氯化鋇反應生成碳酸鋇和氯化鈉,從而除去過量的氯化鋇;不先過濾后加碳酸鈉溶液的目的是減少一次過濾操作,減少損耗。
(5)濾液中含有過量的鹽酸和溶解的二氧化碳,因此操作④的目的是除去溶解在溶液中的二氧化碳和多余的鹽酸。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某密閉容器中發生如下反應:2X(g)+Y(g)Z(g)△H<0 下圖是表示該反應速率(v)隨時間(t)變化的關系圖。t2、t3、t5時刻外界條件均有改變(但都沒有改變各物質的用量)。則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A. t3時減小了壓強
B. t5時增大了壓強
C. t6時刻后反應物的轉化率最低
D. t1時該反應的平衡常數大于t6時反應的平衡常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氮的化合物在生產生活中廣泛存在。
(1)①氯胺(NH2Cl)的電子式為________。可通過反應NH3(g)+Cl2(g)=NH2Cl(g)+HCl(g)制備氯胺,已知部分化學鍵的鍵能如右表所示(假定不同物質中同種化學鍵的鍵能一樣),則上述反應的ΔH=_________。
化學鍵 | 鍵能/(kJ·mol-1) |
N-H | 391.3 |
Cl-Cl | 243.0 |
N-Cl | 191.2 |
H-Cl | 431.8 |
②NH2Cl與水反應生成強氧化性的物質,可作長效緩釋消毒劑,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
(2)用焦炭還原NO的反應為:2NO(g)+C(s)N2(g)+CO2(g),向容積均為1L的甲、乙、丙三個恒容恒溫(反應溫度分別為400℃、400℃、T℃)容器中分別加入足量的焦炭和一定量的NO,測得各容器中n(NO)隨反應時間t的變化情況如下表所示:
t/min | 0 | 40 | 80 | 120 | 160 |
n(NO)(甲容器)/mol | 2.00 | 1.50 | 1.10 | 0.80 | 0.80 |
n(NO)(乙容器)/mol | 1.00 | 0.80 | 0.65 | 0.53 | 0.45 |
n(NO)(丙容器)/mol | 2.00 | 1.45 | 1.00 | 1.00 | 1.00 |
①該反應為____________(填“放熱”或“吸熱”)反應。
②乙容器在200min達到平衡狀態,則0~200min內用NO的濃度變化表示的平均反應速率v(NO)=_________。
(3)用焦炭還原NO2的反應為:2NO2(g)+2C(s) N2(g)+2CO2(g),在恒溫條件下,1molNO2和足量C發生該反應,測得平衡時NO2和CO2的物質的量濃度與平衡總壓的關系如圖所示:
①A、B兩點的濃度平衡常數關系:Kc(A)_____Kc(B)(填“<”或“>”或“=”)。
②A、B、C三點中NO2的轉化率最高的是______(填“A”或“B”或“C”)點。
③計算C點時該反應的壓強平衡常數Kp(C)=______(Kp是用平衡分壓代替平衡濃度計算,分壓=總壓×物質的量分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對于反應X(g)+3Y(g)2Z(g),若X、Y、Z的起始濃度分別為c1、c2、c3(都不為零),達到平衡時,X、Y、Z濃度分別為0.1 mol·L-1、0.3 mol·L-1和0.08 mol·L-1,則下列判斷不合理的是( )
A. c1∶c2=1∶3
B. 平衡時,Y和Z的生成速率之比為2∶3
C. X和Y的轉化率相等
D. c1的取值范圍為0<c1<0.14 mol·L-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甲醇(CH3OH)常溫下為無色液體,是應用廣泛的化工原料和前景樂觀的燃料。
(1)①己知:CO、H2、CH3OH的燃燒熱(△H)分別為﹣283.0 kJmol-1、﹣285.8 kJmol-1、-726.8 kJmol-1,則CO和H2反應生成CH3OH的熱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
②有人設想綜合利用太陽能將天然氣轉化為較易存運的甲醇,裝置如下圖,裝置工作時陽極反應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定溫度下反應CO(g)+2H2(g)=CH3OH(g)在容積為2L的密閉容器中進行,其相關數據見上圖。
①從反應開始至平衡時,用H2表示化學反應速率為__________,該溫度下此反應的平衡常數為__________;
②5min后速率變化加劇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6.98MPa、250℃和催化劑(CoI2)作用下,甲醇可轉化為乙酸:
CH3OH(g) + CO(g) = CH3COOH(g)
有機合成常有副反應存在。若反應釜中CH3OH和CO配料比(質量)為1,甲醇生成乙酸的選擇率為90.0%,則此反應CO的轉化率為___________。
(4)常溫Ka(CH3COOH)=1.8×10-5, 0.1 molL-1CH3COOH溶液中滴加0.1 molL-1CH3COONa溶液至 pH=7,此時混合溶液中兩溶質的物質的量比n(CH3COOH):n(CH3COONa)=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是石蠟油在熾熱碎瓷片的作用下產生乙烯,并檢驗乙烯性質的實驗。
回答下列問題:
(1)從裝置A中出來的氣體中含有烷烴和________。
(2)B中酸性高錳酸鉀溶液________,這是因為生成的氣體被________(填“氧化”或“還原”),反應類型為________。
(3)C中溴的四氯化碳溶液________,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反應類型為________。
(4)在D處點燃之前必須進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燃燒時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80℃時,2 L密閉容器中充入0.40 mol N2O4,發生如下反應:N2O4(g)2NO2(g)。一段時間后達到平衡,測得數據如下:
時間/s | 20 | 40 | 60 | 80 | 100 |
c(NO2)/( mol·L1) | 0.12 | 0.20 | 0.26 | 0.30 | 0.30 |
請回答:
(1)20 s內,v(NO2) =_________mol/(L·s) 1。
(2)升高溫度時,c(NO2)增大,則正反應是______(選填“放熱”或“吸熱”)反應。
(3)該溫度下反應的化學平衡常數數值為______。
(4)該條件下N2O4的平衡轉化率是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常溫下,下列各組離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 滴入酚酞顯紅色的溶液:Na+、NH4+、NO3-、Cl-
B. 0.1mol·L-1Fe(NO3)2溶液:H+、Al3+、SO42-、Cl-
C. 0.1mol·L-1氨水溶液:K+、Na+、NO3-、A1O2-
D. c(H+)/c(OH-)=1012mol·L-1的溶液:Ca2+、NH4+、Cl-、HC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