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由F的結構簡式可知,含有的含氧官能團為羧基、醚鍵;
(2)反應④中加入試劑X的分子式為C9H10O3,對比D、E的結構與X分子式可知,D與X脫去1分子水得到E,則D中-CN連接的亞甲基與X中醛基脫去1分子水形成碳碳雙鍵而得到E;
(3)反應①中-Cl取代-OH(醇);反應②中-CN取代-Cl,反應③中酚羥基中H原子被-OCH2OCH3取代,反應④發生脫水反應同時形成碳碳雙鍵,不屬于取代反應;
(4)D的一種同分異構體滿足下列條件:Ⅰ.屬于α-氨基酸,含有氨基、羧基,且二者連接同一碳原子上,
Ⅱ.能使溴水褪色,但不能使FeCl3溶液顯色,不含酚羥基,可以含有碳碳雙鍵;Ⅲ.分子中有7種不同化學環境的氫,且苯環上的一取代物只有一種,苯環上含有1種H原子,側鏈中共含有6種不同的H原子;
(5)乙醛與氫氣發生加成反應生成乙醇,乙醇發生轉化關系中①的反應得到CH3CH2Cl,再結合反應②得到CH3CH2CN,結合反應④可知,CH3CH2CN與乙醛反應得到CH3CH=C(CH3)CN,再根據反應⑤,CH3CH=C(CH3)CN酸化得到CH3CH=C(CH3)COOH.
解答 解:(1)由F的結構簡式可知,含有的含氧官能團為羧基、醚鍵,故答案為:羧基、醚鍵;
(2)反應④中加入試劑X的分子式為C9H10O3,對比D、E的結構與X分子式可知,D與X脫去1分子水得到E,則D中-CN連接的亞甲基與X中醛基脫去1分子水形成碳碳雙鍵而得到E,可推知X的結構簡式為:,故答案為:
;
(3)對比物質的結構可知,反應①中-Cl取代-OH(醇),屬于取代反應;反應②中-CN取代-Cl,屬于取代反應,反應③中酚羥基中H原子被-OCH2OCH3取代,屬于取代反應,反應④發生脫水反應同時形成碳碳雙鍵,不屬于取代反應,故選:①②③;
(4)D的一種同分異構體滿足下列條件:Ⅰ.屬于α-氨基酸,含有氨基、羧基,且二者連接同一碳原子上,
Ⅱ.能使溴水褪色,但不能使FeCl3溶液顯色,不含酚羥基,可以含有碳碳雙鍵;Ⅲ.分子中有7種不同化學環境的氫,且苯環上的一取代物只有一種,苯環上含有1種H原子,側鏈中共含有6種不同的H原子,符合條件的同分異構體為等,
故答案為:;
(5)乙醛與氫氣發生加成反應生成乙醇,乙醇發生轉化關系中①的反應得到CH3CH2Cl,再結合反應②得到CH3CH2CN,結合反應④可知,CH3CH2CN與乙醛反應得到CH3CH=C(CH3)CN,再根據反應⑤,CH3CH=C(CH3)CN酸化得到CH3CH=C(CH3)COOH,合成路線流程圖為:,
故答案為:.
點評 本題考查有機物的合成,注意根據有機物的進行進行分析解答,涉及官能團的結構、有機反應類型、限制條件同分異構體書寫、合成路線設計等,(5)中注意利用轉化關系中隱含的信息,較好的考查學生對信息提取與遷移運用,難度中等.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金屬陽離子 | Fe3+ | Al3+ | Mn2+ | Mg2+ |
完全沉淀時的PH值 | 3.2 | 5.2 | 10.4 | 12.4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選項 | 實驗現象 | 結論 |
A | 取某Na2SO3溶液,加入足量的稀鹽酸,產生氣泡,再滴加BaCl2溶液,產生白色沉淀. | Na2SO3已部分被氧化 |
B | 向2mL0.1mol/LNaOH溶液中滴加0.1mol/LMgCl2溶液3滴,出現白色沉淀后,再滴加3滴0.1mol/L FeCl3溶液,出現紅褐色沉淀. | 溶解度:Mg(OH)2>Fe(OH)3 |
C | 向氯水中通入足量SO2,氯水褪色. | SO2具有漂白性 |
D | 相同溫度下,測等濃度的Na2CO3和Na2SO3水溶液的pH:pH (Na2CO3)>pH(Na2SO3). | 非金屬性強弱:C>S |
A. | A | B. | B | C. | C | D. | D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H1>0,△H2<0 | B. | △H3>△H4 | ||
C. | △H1=△H2+2△H3-△H5 | D. | 2△H5+△H1<0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鐵表面鍍鋅可增強其抗腐蝕性 | |
B. | 人造纖維、合成纖維和光導纖維都是新型無機非金屬材料 | |
C. | 氫氧化鋁可用于制作治療胃酸過多的藥物 | |
D. | “煤改氣”、“煤改電”等改造工程有利于減少霧霾天氣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弱酸 | 電離平衡常數(25℃) |
HClO | K=2.98×10-8 |
H2CO3 | K1=4.3×10-7 K2=5.6×10-11 |
H2SO3 | K1=1.54×10-2 K2=1.02×10-7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