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與生活、科技關系密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液氨可用作制冷劑是因為其氣化時可放出大量的熱
B. 將青蒿在乙醚中浸取,通過分餾可提取治療瘧疾的青蒿素
C. 鋼制品、鋁制品在日常生活中被廣泛應用是因為鐵、鋁為活潑金屬
D. 久置的漂白粉變質是因為漂白粉與空氣中的O2反應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7屆湖南省、衡陽八中等十三校重點中學高三第一次聯考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向Cr2(SO4)3的水溶液中加入Na0H溶液,當pH=4.6時,開始出現Cr(OH)3沉淀,隨著pH的升高,沉淀增多,但當pH≥13時,沉淀消失,出現亮綠色的亞鉻酸根離子(CrO2-),其平衡關系為:
向50mL0.05mol/L的Cr2(SO4)3溶液中,加入l.0mol/L的NaOH溶液50mL,充分反應后,溶液中可觀察到的現象為
A. 溶液為紫色 B. 溶液中有灰綠色沉淀 C. 溶液為亮綠色 D. 無法判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6-2017學年江蘇省高二3月學業水平測試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 可用鋁制容器盛裝稀硫酸
B. Na2O2可用于呼吸面具中作為氧氣的來源
C. Fe2O3常用于制造紅色油漆和涂料
D. Si可用于制造太陽能電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7屆四川省樂山市高三第二次調查研究考試理科綜合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化學與人類生產、生活環境密切相關。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化石燃料的大量開發和使用是導致溫室效應和形成膠時酸雨的重要原因
B. 為消除碘缺乏病,政府規定在食鹽中必須舉加一定量的KI
C. 為了確保食品安全,應禁止使用食品添加劑
D. 為了提高農作物產量,應該大量使用農藥和化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7屆河南省安陽市高三第二次模擬考試理綜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硫酸鍶(SrSO4)可用于煙火和陶瓷工業,該物質是礦物天青石的主要成分,可有Na2SO4溶液加入鍶鹽溶液沉淀而得。如圖是硫酸鍶的溶解曲線,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圖像中a、c兩點的溶度積:Ksp(a)<Ksp(c)
B. 363K時的溶度積Ksp(SrSO4)=1.0×10-3.20
C. SrSO4的溶解度隨溫度升高而增大
D. 313K時,b點為飽和溶液,d點為不飽和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7屆四川省高三上學期第四次月考理科綜合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推斷題
用A+、B-、C2-、D、E、F、G和H分別表示含有18個電子的八種微粒(離子或分子),請回答:
(1)A元素是________,B元素是___________,C元素是__________(用元素符號表示)。
(2)D是由兩種元素組成的雙原子分子,其結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
(3)E是所有含18個電子的微粒中氧化能力最強的分子,其分子式是________________。
(4)F是由兩種元素組成的三原子分子______,其電子式是________________。
(5)G分子中含有4個原子,它易溶于水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6)A+與C2-形成的化合物水溶液呈_____性,其原因是(用離子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該水溶液中離子濃度由大到小的順序是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7屆四川省高三上學期第四次月考理科綜合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化學與人類生產、生活、社會可持續發展密切相關。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A. 某地燃燒化石燃料排放的廢氣中含CO2、SO2,使雨水pH=6形成酸雨
B. 水泥冶金廠常用高壓電除去工廠煙塵,利用了膠體的性質
C. 高空臭氧層吸收太陽紫外線,保護地球生物;反應3O2=2O3有單質參加,屬于氧化還原反應
D. 人造纖維,合成纖維和光導纖維都是有機高分子化合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7屆湖南省長沙市長望瀏寧四縣高三3月模擬考試理綜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簡答題
從宏觀現象探究微觀本質是重要的化學學科素養。以FeCl3溶液為實驗研究對象,探究其與堿性物質之間的復雜多樣性。實驗如下:
(1)①中反應的離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
(2)②中逸出的無色氣體是_______________。
(3)對于③中的實驗現象,同學們有諸多猜測,繼續進行實驗:
Ⅰ.甲取③中的紅棕色溶液少許,滴入少量鹽酸酸化的BaCl2溶液,產生白色沉淀。 甲得出結論:FeCl3與Na2SO3發生了氧化還原反應,離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
Ⅱ.乙認為甲的實驗不嚴謹,重新設計并進行實驗,證實了甲的結論是正確的。其實驗方案是取Ⅰ中所得溶液少許進行__________離子的檢驗。
(4)受以上實驗的啟發,同學們對pH≈8的1mol/LNaF溶液與FeCl3溶液混合時的現象產生了好奇并進行實驗:
實驗操作及現象 | ④向2mL0.2mol/L FeCl3溶液中滴入2mL1mol/LNaF溶液。溶液變無色 |
⑤向2mL0.2mol/L FeCl3溶液中滴入2mL蒸餾水,溶液顏色變淺 |
Ⅰ.⑤的實驗目的是___________。
Ⅱ.為探究④中溶液變無色的原因,進行如下實驗:
資料顯示:FeF3溶液為無色。
用平衡移動原理解釋紅褐色沉淀產生的原因:_______________。
(5)根據實驗,FeCl3溶液與堿性物質之間的反應的多樣性與_____________________有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6-2017學年河北省邯鄲市高二上學期期末考試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事實不能用電化學原理解釋的是
A. 可將地下輸油鋼管與外加直流電源的負極相連以保護鋼管不受腐蝕
B. 常溫條件下,鋁在空氣中不易被腐蝕
C. 鍍層破壞后,白鐵(鍍鋅的鐵)比馬口鐵(鍍錫的鐵)更耐腐蝕
D. 用鋅與稀硫酸刮氫氣時,往稀硫酸中滴少量硫酸銅溶液能加快反應速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