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有機物的結構簡式為,取Na、NaOH、H2分別與等物質的量的該物質恰好反應(反應時可加熱煮沸),則Na、NaOH、H2三種物質的物質的量之比為
A. 3:2:5 B. 3:3:4 C. 3:2:4 D. 1:1:1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6-2017學年新疆哈密地區第二中學高二上學期期末考試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將氨水緩緩地滴入鹽酸中至中性,下列有關的說法:①鹽酸過量 ②氨水過量 ③恰好完全反應 ④c(NH4+)=c(Cl-) ⑤c(NH4+)<c(Cl-)正確的是( )
A. ①⑤ B. ③④ C. ②⑤ D. 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7屆貴州省貴陽市高三2月適應性考試(一)理綜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填空題
硼族元素是元素周期表中第ⅢA族元素,包括硼、鋁、稼、銦、鉈五種元素,它們的單質及化合物都有重要用途。請回答下列問題:
(1)硼、鋁、稼三種元素第一電離能由大到小的順序為___________;
(2)基態鎵原子的價層電子軌道示意圖為__________;
(3)AlC13是有機合成和石油化工的催化劑,常溫下,純AlC13為無色晶體,加熱到180℃時升華,則固體氯化鋁的晶體類型是_________;
(4)己知AlC13可以通過配位鍵形成具有橋式結構的雙聚分子A12C16,A12C16分子的結構式為_________,雙聚分子A12C16中Al原子的軌道雜化類型是________;
(5)氮化硼(BN)和磷化硼(BP)都是受到高度關注的耐磨涂料,它們的結構相似,但是氮化硼晶體的熔點要比磷化硼晶體高,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6)磷化硼晶體的晶胞如圖所示,在BP晶胞中B的堆積方式為_______,若圖中立方體的邊長為apm,則磷化硼中硼原子和磷原子之間的最近距離為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7屆河北省唐山市高三下學期第一次模擬考試理綜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實驗裝置或操作設計正確、且能達到目的的是( )
A. 實驗Ⅰ:實驗室制備氨氣 B. 實驗Ⅱ:用二氧化碳作噴泉實驗
C. 實驗Ⅲ:進行中和熱的測定 D. 實驗Ⅳ:電解氯化銅溶液得到銅和氯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6-2017學年湖南省長沙市高二上學期期末考試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實驗題
乙酸異戊酯是組成蜜蜂信息素的成分之一,具有香蕉的香味。實驗室制備乙酸異戊酯的反應、裝置和有關數據如下:
相對分子質量 | 密度/(g·cm3) | 沸點/℃ | 水中溶解性 | |
異戊醇 | 88 | 0.8123 | 131 | 微溶 |
乙酸 | 60 | 1.0492 | 118 | 溶 |
乙酸異戊酯 | 130 | 0.8670 | 112 | 難溶 |
實驗步驟:
在A 中加入4.40g異戊醇、6.00g乙酸、數滴濃硫酸和2~3片碎瓷片。開始緩慢加熱A,回流50min。反應液冷至室溫后倒入分液漏斗中,分別用少量水、飽和碳酸氫鈉溶液和水洗滌;分出的產物加入少量無水MgSO4固體,靜置片刻,過濾除去MgSO4固體,進行蒸餾純化,收集140~143℃餾分,得乙酸異戊酯4.55g。
請回答下列問題:
(1)儀器B的名稱是_____;B中冷卻水是從_____(填“下口”或“上口”)流進的。
(2)加入碎瓷片的作用是_______;如果加熱一段時間后發現忘記加瓷片,應該采取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洗滌、分液操作中,第二次洗滌,用飽和碳酸氫鈉溶液洗滌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不能用NaOH溶液洗滌的原因是___________。第二次洗滌后,充分振蕩,然后靜置,待分層后,產物應該從分液漏斗的_______(填“上口倒出”或“下口放出”)。
(4)在蒸餾操作中,儀器選擇及安裝都正確的是下圖中的_____(填字母標號),若從130℃ 便開始收集餾分,會使實驗的產率______(填“偏高”、“偏低”或“無影響”)。
(5)水的沸點為100℃,比乙酸異戊酯低42℃ ,但仍要先加入MgSO4后過濾再蒸餾,而不是直接蒸餾。結合題中信息分析,下列說法正確的是______(填字母)。
A.水可能會與乙酸異戊酯形成一種“恒沸溶液”(在溶液的某一組成時,在某溫度下,混合液同時汽化或同時冷凝),不能進一步提純,所以要先用MgSO4干燥
B.在加入MgSO4后如不先過濾就蒸餾,加熱時硫酸鎂的結晶水合物又會脫水
C.如不先用MgSO4吸收水分,蒸餾時水先被蒸出,浪費能源和延長蒸餾時間
D.本實驗中要乙酸過量,而不是異戊醇過量,可能的原因是異戊醇比乙酸價格貴;另外異戊醇過量時,異戊醇與乙酸異戊酯沸點相近(小于30℃),蒸餾時完全分離困難
(6)將乙酸異戊酯中的異戊醇除去,是在哪個步驟中除去的______(填字母)。
A.在第一次水洗和后面的分液中除去的
B.在第二次用飽和碳酸氫鈉溶液洗滌和后面的分液中除去的
C.在“過濾”中除去的
D.由于本實驗中加入過量乙酸,異戊醇已經反應完全,所以不需除雜(異戊醇)了
E.在最后的“蒸餾”步驟中除去的
(7)產物乙酸異戊酯的產率是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6-2017學年湖南省長沙市高二上學期期末考試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常溫下Ksp(AgCl)=1.8×10-10,Ksp(AgI)=1.0×10-16,將AgCl與AgI的飽和澄清溶液等體積混合,再加入一定量的AgNO3固體,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兩清液混合后,AgCl與AgI都沉淀
B. 若向AgI清液中加入AgNO3,c(Ag+)增大,Ksp(AgI)也增大
C. 若取0.1435gAgCl固體溶于100mL水(忽略體積變化), c(Cl-)為0.01mol/L
D. 若AgNO3足量,AgCl與AgI都可沉淀,但是AgCl比AgI的物質的量多得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6-2017學年湖南省長沙市高二上學期期末考試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在進行中和熱的測定中,下列操作正確的是
A. 為了準確測定反應混合溶液的溫度,實驗中溫度計水銀球應與小燒杯底部接觸
B. 用0.5mol/LNaOH溶液分別與0.5mol/L的鹽酸、醋酸溶液反應,如所取的溶液體積相等,則測得的中和熱數值相同
C. 使用環形玻璃攪拌棒可使反應物混合均勻,加快反應速率,減小實驗誤差
D. 在測定中和熱實驗中需要使用的儀器包括:天平、量筒、燒杯、環形玻璃攪拌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廣東省2016-2017學年高一上學期期末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選擇題
分類法在化學的發展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下列分類標準合理的是( )
① 根據一分子酸中所含氫原子的數目,將酸分成一元酸、二元酸等;
② 根據反應中是否有電子轉移將化學反應分為氧化還原反應和非氧化還原反應;
③ 根據分散系是否具有丁達爾現象將分散系分為溶液、膠體和濁液;
④ 根據是否由同種元素組成將物質分為純凈物和混合物;
⑤ 根據其水溶液是否能夠導電將化合物分為電解質和非電解質。
A. ②④ B. ①②④ C. ①② D. 只有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7屆陜西省榆林市高考模擬第一次測試理綜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已知X、Y、Z、W都是短周期元素,它們的原子序數依次遞增,X原子的電子層數與它的核外電子總數相等,而Z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是次外層的3倍,Y和Z可以形成兩種以上氣態化合物,W的族序數比X的族序數大1,則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 Y和Z以質量比為7:16組成的共價化合物有兩種
B. X和Y、X和Z組成的常見化合物,穩定性前者大于后者
C. X、Z、W簡單離子的半徑由大到小的順序為:Z>W>X
D. X、Y、Z可以組成一種離子化合物,其中X、Y、Z元素原子個數比為4:2:3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