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氧化還原反應的本質是
A. 原子和離子之間的重新組合 B. 物質的得氧和失氧
C. 元素的原子或離子的電子轉移 D. 元素的化合價升高或降低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A,B,C均為短周期元素,它們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圖所示.已知:B,C兩元素原子最外層電子數之和等于A元素原子最外層電子數的2倍;B,C兩元素的核電荷數之和是A元素原子序數的4倍.則A,B,C分別是( )
A.C,Al、P
B.N,Si、S
C.O,P,Cl
D.F,S,Ar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關于FeCl3溶液和Fe(OH)3膠體描述正確的
A. FeCl3溶液能產生丁達爾現象,Fe(OH)3膠體不能產生丁達爾現象
B. FeCl3溶液不能產生丁達爾現象,Fe(OH)3膠體能產生丁達爾現象
C. 兩者都能產生丁達爾現象
D. 兩者都不能產生丁達爾現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已知某反應的反應過程中的能量變化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熱化學方程式: H2+F2===2HF,ΔH = -270 kJ/mol
B. 氟化氫氣體分解生成氫氣和氟氣的反應是放熱反應
C. 在相同條件下,1 mol H2 (g) 與1 mol F2 (g) 的能量總和大于2 mol HF (g) 的能量
D. 其他條件不變,加入催化劑,該反應的ΔH減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現有三組溶液:①汽油和氯化鈉溶液 ②碘的CCl4溶液 ③氯化鈉和單質溴的水溶液,分離以上各混合液的正確方法依次是
A. 萃取、蒸發、分液 B. 分液、蒸餾、萃取
C. 分液、萃取、蒸餾 D. 蒸餾、萃取、分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實驗室中需要配制2 mol/L的NaCl溶液980 mL,配制時應選用的容量瓶的規格和稱取的NaCl的質量分別是
A. 950 mL 111.2 g B. 500 mL 117.0g
C. 1000 mL 117.0 g D. 1000 mL 114.7 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甲~辛等元素在周期表中的相對位置如下表.甲與戊的原子序數相差3,戊的一種單質是自然界硬度最大的物質,丁與辛屬同周期元素,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A.金屬性:甲>乙>丁
B.原子半徑:辛>戊>甲
C.丙與庚的元素原子核外電子數相差13
D.形成的最簡單氫化物的穩定性:己>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據報道,我國在南海北部神狐海域進行的可燃冰(甲烷的水合物)試采獲得成功。甲烷是一種重要的化工原料。
(1)甲烷重整是提高甲烷利用率的重要方式,有以下三種:
部分氧化:CH4(g)+ O2(g)
CO(g)+2H2(g) ΔH1=-35.9kJ·mol-1 ①
水蒸氣重整:CH4(g)+H2O(g)CO(g)+3H2(g) ΔH2=+205.9kJ·mol-1 ②
CO(g)+H2O(g)CO2(g)+H2(g) ΔH3=-41.2kJ·mol-1 ③
二氧化碳重整:CH4(g)+CO2(g)2CO(g)+2H2(g) ΔH4 ④
則反應②自發進行的條件是________________,ΔH4 =_____________kJ·mol-1。
(2)起始向密閉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CH4(g)和O2(g),發生反應①。CH4(g)的平衡轉化率與溫度(T)和壓強(P)的關系如圖所示。
①N、P兩點的平衡常數:K(N)_______K(P)(填“>”“<”或“=”),理由是_________。
②M、N兩點的H2的物質的量濃度c(M)______c(N)(填“>”“<”或“=”)。
(3)合成氣CO和H2在一定條件下能發生如下反應:CO(g) +2H2(g)CH3OH(g)。在容積均為V L的甲、乙、丙三個密閉容器中分別充入amol CO和2a mol H2,三個容器的反應溫度分別為T1、T2、T3且恒定不變,在其他條件相同的情況下,實驗測得反應均進行到t min時CO的體積分數如圖所示,此時三個容器中一定處在化學平衡狀態的是_________(填“T1”或“T2” 或“T3”);該溫度下的化學平衡常數為___________(用a、V表示)。
(4)光能儲存一般是指將光能轉換為電能或化學能進行儲存,利用太陽光、CO2、H2O生成甲醇的光能儲存裝置如圖所示,制備開始時質子交換膜兩側的溶液質量相等。則b極的電極反應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當電路中有3mol電子轉移時,質子交換膜兩側溶液相差_________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已知下列熱化學方程式:
(1)CH3COOH(l)+2O2(g) == 2CO2(g)+2H2O(l) ΔH1=-870.3 kJ·mol-1
(2)C(s)+ O2(g) == CO2(g) △H2=-393.5 kJmol-1
(3)H2(g) +O2(g) == H2O(l) △H3=-285.8kJ·mol-1
則反應2C(s)+2H2(g) +O2(g) == CH3COOH(l)的△H為( )
A. -488.3 kJ·mol-1 B. -244.15 kJ·mol-1 C. +488.3 kJ·mol-1 D. +244.15 kJ·mol-1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