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SO2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故CO2也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 |
B. | Mg與CuSO4反應置換出Cu,故Na與CuSO4反應也可以置換出Cu | |
C. | 次氯酸可以令有色布條褪色,因其強氧化性,故過氧化鈉也可以令有色布條褪色 | |
D. | SO2能使品紅溶液褪色,故CO2也能使品紅溶液褪色 |
分析 A.二氧化碳不具有還原性;
B.鈉的性質活潑,與鹽溶液反應先與水反應;
C.具有強氧化性的物質,能夠氧化有機色素生成無色物質,具有漂白性;
D.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二氧化碳不具有.
解答 解:A.SO2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體現二氧化硫還原性,二氧化碳不具有還原性,與高錳酸鉀不反應,故A錯誤;
B.Mg與CuSO4反應置換出Cu,但是鈉的性質活潑,與硫酸銅溶液反應,先與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鈉和氫氣,氫氧化鈉再與硫酸銅反應生成氫氧化銅沉淀,得不到銅,故B錯誤;
C.次氯酸、過氧化鈉都具有氧化性,能夠氧化有機色素生成無色物質,具有漂白性,故C正確;
D.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二氧化碳不具有,所以二氧化碳不能使品紅溶液褪色,故D錯誤;
故選:C.
點評 本題考查了元素化合物知識,明確鈉與鹽溶液反應原理、明確二氧化硫的性質是解題關鍵,注意對常見漂白劑的總結,題目難度不大.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地溝油”是指從泔水中提取的油脂,它也是一種資源,但不能食用,可用于生產燃料油或用于制肥皂 | |
B. | 石蠟、汽油、豆油都是烴類物質 | |
C. | 纖維素、聚乙烯、滌綸都是高分子化合物 | |
D. | PM2.5是指大氣中直徑≤2.5×10-6m的顆粒物(氣溶膠),可通過加水吸收后再用半透膜滲析的方法分離PM2.5微粒與可溶性吸附物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CO的燃燒熱為283 Kj | |
B. | 2 mol CO2(g)與2 mol Na2O2(s)反應放出452 kJ熱量時,電子轉移數約為1.204×1024 | |
C. | 2Na2O2(s)+2CO2(s)═2Na2CO3(s)+O2(g)△H<-452 kJ/mol | |
D. | 如圖可表示CO生成CO2,的反應過程和能量關系![]()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①②③⑥ | B. | ①②③④ | C. | ②③④⑤ | D. | ②③④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多選題
A. | 23gNa變為Na+時失去的電子數為NA | |
B. | 18g水所含的電子數為NA | |
C. | 8g He所含的分子數為NA | |
D. | 16g O2與16g O3所含的原子數均是NA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1S22S22P63S1→1S22S22P6 | |
B. | 3S23P5→3S23P6 | |
C. | 2P${\;}_{x}^{2}$2P${\;}_{y}^{1}$2P${\;}_{z}^{1}$→2P${\;}_{x}^{1}$2P${\;}_{y}^{1}$2P${\;}_{x}^{2}$ | |
D. | 2H→H-H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