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組成氧硫化碳和磷化氫的原子為O、S、P、H,先判斷電子層數,電子層數越多,原子半徑越大;電子層數相同,再根據元素周期律,同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徑隨著原子序數的增大而減小,主族元素周期數=電子層數,主族序數=最外層電子數;
(2)比較兩種元素的非金屬性強弱,可根據單質之間的置換反應、與氫氣反應的難易程度、氫化物的穩定性以及最高正價氧化物對應水化物酸性強弱;
(3)①依據熱化學方程式書寫方法,標注物質的聚集狀態和對應反應的焓變寫出熱化學方程式;
②依據題干信息:硫離子和水反應生成硫代硫酸根離子和氫氣,依據電荷守恒和原子守恒書寫離子反應方程式;
③根據圖示反應時間與H2產量的關系,a點時M溶液中除S2O32-外,還有SO42-.
解答 解:(1)組成氧硫化碳和磷化氫的原子為O、S、P、H,氫元素有1個電子層,氧元素有2個電子層,磷、硫有3個電子層,所以磷、硫的原子半徑大于氫、氧的原子半徑,磷、硫是同周期元素,硫的原子序數大于磷的原子序數,由元素周期律知,磷的原子半徑大于硫的原子半徑,磷最外層為5個電子,處于第三周期第VA族,
故答案為:第三周期第VA族;
(2)比較兩種元素的非金屬性強弱,可根據單質之間的置換反應、與氫氣反應的難易程度、氫化物的穩定性以及最高正價氧化物對應水化物酸性強弱等角度,而最高正化合價、氫化物的沸點高低不能用于比較元素的非金屬性強弱,
故答案為:b;
(3)①反應Ⅱ為硫化氫和氫氧化鈉的反應H2S+2NaOH=Na2S+H2O,1.7g H2S的物質的量為n=$\frac{m}{M}$=$\frac{17g}{34g/mol}$=0.5mol,反應放出熱量4.76kJ,則1mol硫化氫反應放出95.2KJ的熱量,所以該反應的熱化學方程式為H2S(g)+2NaOH(aq)=Na2S(aq)+H2O(l)△H=-95.2KJ/mol,
故答案為:H2S(g)+2NaOH(aq)=Na2S(aq)+H2O(l)△H=-95.2KJ/mol;
②依據題干信息:硫離子和水反應生成硫代硫酸根離子和氫氣,根據硫原子守恒,產物需有因離子,根據原子守恒,產物還有氫氧根離子,反應為:2S2-+5H2O$\frac{\underline{\;\;△\;\;}}{\;}$S2O32-+4H2↑+2OH-,
故答案為:2S2-+5H2O$\frac{\underline{\;\;△\;\;}}{\;}$S2O32-+4H2↑+2OH-;
③反應Ⅲ中,a點360℃時,隨著時間推移,氫氣的量不變,Na2S初始含量為3mmol,若只發生:2S2-+5H2O$\frac{\underline{\;\;△\;\;}}{\;}$S2O32-+4H2↑+2OH-,生成氫氣:3mmol×$\frac{4}{2}$=6mmol,圖中為9mmol,說明M溶液中除S2O32-外,還有SO42-,反應為:S2-+4H2O$\frac{\underline{\;\;△\;\;}}{\;}$SO42-+4H2↑,
故答案為:SO42-.
點評 本題考查了原子半徑大小的比較、非金屬性強弱比較、熱反應方程式的書寫、離子反應方程式的書寫等,注意電子層結構相同的離子半徑大小的比較方法.注意元素非金屬性和金屬性的比較角度,題目難度中等.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元素 | 相關信息 |
X | X的基態原子核外3個能級上有電子,且每個能級上的電子數相等 |
Y | 常溫常壓下,Y單質是淡黃色固體,常在火山口附近沉積 |
Z | Z和Y同周期,Z的電負性大于Y |
W | W的一種核素的質量數為63,中子數為34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在溶液中加KSCN,溶液顯紅色,證明原溶液中有Fe3+,無Fe2+ | |
B. | 氣體通過無水硫酸銅,粉末變藍,證明原氣體中含有水蒸氣 | |
C. | 灼燒白色粉末,火焰成黃色,證明原粉末中有Na+,無K+ | |
D. | 將氣體通入澄清石灰水,溶液變渾濁,證明原氣體是CO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編號 | a | b | c | d |
Ⅰ | 干燥的有色布條 | 干燥的有色布條 | 濕潤的有色布條 | 濕潤的有色布條 |
Ⅱ | 堿石灰 | 硅膠 | 濃硫酸 | 無水氯化鈣 |
Ⅲ | 濕潤的有色布條 | 濕潤的有色布條 | 干燥的有色布條 | 干燥的有色布條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多選題
A. | N2(g)+3H2(g)?2NH3(g)△H<0 | B. | 2SO3(g)?2SO2(g)+O2(g)△H>0 | ||
C. | 4NH3(g)+5O2(g)?4NO(g)+6H2O(g)△H<0 | D. | C(s)+H2O(g)?H2(g)+CO(g)△H>0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用玻璃棒蘸取某未知溶液進行焰色反應,若火焰顏色為黃色則說明一定有鈉元素 | |
B. | 某未知溶液加稀氫氧化鈉溶液,未產生能使濕潤紅色石蕊試紙變藍的氣體,則說明原溶液不含NH${\;}_{4}^{+}$ | |
C. | 某溶液加入CCl4,CCl4層顯紫色,證明原溶液中存在I- | |
D. | 某溶液加入鹽酸,無明顯現象,再加BaCl2溶液,產生白色沉淀,則說明溶液中一定有 SO${\;}_{4}^{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選項 | a物質 | b物質 | c收集的氣體 | d中的物質 |
A | 濃氨水 | NaOH | NH3 | H2O |
B | 濃硫酸 | Na2SO3 | SO2 | 澄清石灰水 |
C | 稀硝酸 | Fe | NO2 | H2O |
D | 濃鹽酸 | KMnO4 | Cl2 | NaOH溶液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