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在A點:c(Na+)>c(OH-)>c(CH3COO-)>c(H+) | B. | 在B點:c(Na+)﹦c(CH3COO-)>c(OH-)﹦c(H+) | ||
C. | 在C點:c(CH3COO-)>c(Na+)>c(H+)>c(OH-) | D. | 在C點:c(CH3COO-)+c(CH3COOH)﹦2 c(Na+) |
分析 開始時c(OH-)>c(CH3COO-),當恰好中和時消耗0.2mol/L醋酸溶液10mL,反應生成醋酸鈉,醋酸根離子部分水解,溶液顯示堿性;B點呈中性,則有V>10,但此時c(Na+)=c(CH3COO-)>c(OH-)=c(H+);C點醋酸過量,溶液呈酸性,所加入醋酸的物質的量大于NaOH的物質的量.
解答 解:A.在A點醋酸和NaOH恰好中和生成CH3COONa,為強堿弱酸鹽,水解呈堿性,但CH3COO-水解程度較小,應為c(CH3COO-)>c(OH-),故A錯誤;
B.B點呈中性,則離子濃度大小為:c(Na+)=c(Ac-)>c(OH-)=c(H+),故B正確;
C.C點時,n(NaOH)=0.02L×0.1mol/L=0.002mol,n(HAc)=0.02mol/L×0.02L=0.004mol,反應后溶質為等濃度的醋酸和醋酸鈉,溶液呈酸性,則c(H+)>c(OH-),根據電荷守恒可知c(CH3COO-)>c(Na+),溶液中離子濃度大小為:c(CH3COO-)>c(Na+)>c(H+)>c(OH-),故C正確;
D.C點溶質為等濃度的醋酸和醋酸鈉,根據物料守恒可知:c(CH3COO-)+c(CH3COOH)﹦2c(Na+),故D正確;
故選A.
點評 本題考查酸堿混合的定性判斷及溶液PH的計算,題目難度中等,明確圖象曲線變化的含義為解答關鍵,注意掌握溶液酸堿性與溶液pH的關系,試題培養了學生的分析能力及靈活應用能力.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向Na2SiO3溶液中通入過量SO2:SiO32-+SO2+H2O=H2SiO3↓+SO32- | |
B. | 向NH4HCO3溶液中加過量NaOH溶液并加熱:NH4++OH-$\frac{\underline{\;\;△\;\;}}{\;}$NH3↑+H2O | |
C. | 向Al2(SO4)3溶液中加入過量的NH3•H2O:Al3++4NH3•H2O=[Al(OH)4]-+4NH4+ | |
D. | 向CuSO4溶液中加入Na2O2:2Na2O2+2Cu2++2H2O=4Na++2Cu(OH)2↓+O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兩種原子的電子層上全部都是s電子 | |
B. | 3p能級上只有一個空軌道的原子和3p能級上有一個未成對電子的原子 | |
C. | 最外層電子排布式為2s22p6的原子和最外層電子排布式為2s22p6的離子 | |
D. | 原子核外的M層上的s能級和p能級都填滿了電子,而d軌道上尚未排有電子的兩種原子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雨水樣品酸性逐漸減小 | |
B. | 雨水樣品酸性沒有變化 | |
C. | 雨水樣品pH降低的原因可能是繼續吸收空氣中的CO2 | |
D. | 雨水樣品中的pH降低的原因可能是H2SO3逐漸被氧氣氧化成H2SO4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多選題
A. | 23gNa由原子變成離子時,失去電子數為0.2NA | |
B. | 18gH2O所含電子數為10NA | |
C. | 1mol氯氣與足量的NaOH溶液反應,發生轉移的電子數為NA | |
D. | 在20℃、1.0×105Pa條件下,11.2L氫氣所含原子數為NA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0.15 mol/L | B. | 0.20 mol/L | C. | 0.25 mol/L | D. | 0.40 mol/L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