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知:通常狀況下甲、乙、丙、丁為氣體單質,A、B、C、D、E、F、G、H等為化合物,其中A、B、E、G均為氣體,C為常見液體。反應①、②、③是工業制H的重要化工反應,反應④是重要的實驗室制取氣體的反應。有關的轉化關系如下圖所示(反應條件均已略去)。請回答下列問題:
(1)請指出G的顏色和狀態 。單質乙的電子式為 。D屬于 (填“離子化合物”或“共價化合物”)
(2)B和E在一定條件下可發生反應,該反應具有實際意義,可消除E對環境的污染,該反應中氧化產物與還原產物的物質的量之比為 。
(3)惰性電極電解A和D的混合溶液,可生成丁單質和一種二元化合物M(與甲、乙所含元素相同),M為三角錐形分子,該反應的方程式為 。在堿性溶液中M與NaClO2(亞氯酸鈉)按物質的量之比1∶6恰好反應可生成化合物B和消毒劑ClO2氣體,該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 。
(4)反應④的化學方程式為 。
(5)將Fe、FeO、Fe3O4的混合物二等分,其中一份加入1mol/L的A溶液100 mL,恰好使混合物全部溶解,且放出336mL(標況下)的氣體,向所得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溶液不變紅;另一份混合物加入1 mol/ L 的H溶液,也恰好使混合物全部溶解,且向所得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溶液也不變紅,則所加入的H溶液的體積是
mL。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7屆廣東省廣州市高三12月模擬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填空題
研究CO、NOx、SO2等的處理方法對環境保護有重要意義。
(1)科學家正在研究利用催化技術將尾氣中的NO和CO轉變成CO2和N2,其反應為:
2NO(g)+2CO(g)2CO2(g)+N2(g) △H=-746.8kJ·mol-1
①為了研究外界條件對該反應的影響,進行下表三組實驗,測得不同時刻NO的濃度(c)隨時間變化的趨勢如圖1所示。1、2、3代表的實驗編號依次是___________。
(已知在使用等質量催化劑時,增大催化劑比表面積可提高化學反應速率。)
實驗 編號 | 溫度 (℃) | NO初始濃度 (mol·L-1) | CO初始濃度 (mol·L-1) | 催化劑比表面積(m2·g—1) | 催化劑用量(g) |
Ⅰ | 280 | 1.20×10-3 | 5.80×10-3 | 82 | 50 |
Ⅱ | 280 | 1.20×10-3 | 5.80×10-3 | 124 | 50 |
Ⅲ | 350 | 1.20×10-3 | 5.80×10-3 | 124 | 50 |
②圖2表示NO的平衡轉化率(α)隨溫度、壓強變化的示意圖。X表示的是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Y表示的是________,且Y1________Y2(填“>”或“<”)。
(2)一定溫度下,將NO2與SO2以體積比1:2置于密閉容器中發生反應NO2(g)+SO2(g)SO3(g)+NO(g),達到平衡時SO3的體積分數為25%。該反應的平衡常數K=___________。
(3)利用原電池反應可實現NO2的無害化,總反應為6NO2+8NH37N2+12H2O,電解質溶液為堿性。工作一段時間后,該電池負極區附近溶液pH________(填“變大”、“變小”或“不變”),正極電極反應式為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7屆四川省高三12月月考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填空題
科學家研究出一種以天然氣為燃料的“燃燒前捕獲系統”,其簡單流程如圖所示部分(條件及物質未標出)。
(1)已知:CH4、CO、H2的燃燒熱分別為890.3 kJ·mol-1、283.0 kJ·mol-1、285.8 kJ·mol-1,則上述流程中第一步反應2CH4(g)+O2(g)=2CO(g)+4H2(g) ΔH= 。
(2)工業上可用H2和CO2制備甲醇,其反應為:CO2(g)+3H2(g)CH3OH(g)+H2O(g),某溫度下,將1 mol CO2和3 mol H2充入體積不變的2 L密閉容器中,發生上述反應,測得不同時刻反應前后的壓強關系如下:
① 用H2 表示前2 h平均反應速率v(H2)= 。
② 該溫度下CO2的平衡轉化率為 。
(3)在300 ℃、8 MPa下,將二氧化碳和氫氣按物質的量之比為1∶3通入一密閉容器中發生(2)中反應,達到平衡時,測得二氧化碳的平衡轉化率為50%,則該反應條件下的平衡常數Kp= (用平衡分壓代替平衡濃度計算,分壓=總壓×物質的量分數)。
(4)CO2經催化加氫可合成低碳烯烴:2CO2(g)+6H2(g)CH4(g)+4H2O(g) ΔH。在0.1 MPa時,按n(CO2)∶n(H2)=1∶3投料,如圖所示為不同溫度(T)下,平衡時四種氣態物質的物質的量(n)關系:
①該反應的ΔH 0(填“>”、“=”或“<”)。
②曲線c表示的物質為 。
③為提高H2的平衡轉化率,除改變溫度外,還可采取的措施是 ,用平衡移動原理說明理由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7屆山東省德州市高三12月月考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某化合物由兩種單質直接反應生成,將其加入Ba(HCO3)2溶液中同時有氣體和沉淀產生。下列化合物中符合上述條件的是:
A.AlCl3 B.Na2O C.FeCl2 D.Si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7屆山東省德州市高三12月月考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根據磷元素的原子結構示意圖,做出如下推理,其中與事實不符的是
A. 磷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三周期、第ⅤA族
B. 磷原子不如氮原子和硫原子的得電子能力強
C. 磷單質不如氮氣和硫單質的化學性質活潑
D. 磷的氫化物(PH3)受熱時不如氮的氫化物(NH3)和硫的氫化物(H2S)穩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7屆福建省高三上學期階段考二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常溫下,有KOH和Ca(OH)2的混合溶液,測得其pH=13。取此溶液300 mL,向其中通入CO2,通入CO2的體積(V)和生成沉淀的物質的量(n)的關系如圖所示,圖中V1為224 mL(標準狀況),則圖中V2、V3的數值(單位為mL)分別是( )
A.336、672 B.448、672
C.1120、1176 D.296、35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7屆福建省高三上學期階段考二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用下圖所示實驗裝置進行相應實驗,能達到實驗目的的是( )
A.用圖①所示裝置,蒸干NH4Cl飽和溶液制備NH4Cl晶體
B.按裝置②所示的氣流方向可用于收集H2、NH3等
C.用圖③所示裝置,分離CCl4萃取I2水后的有機層和水層
D.用圖④所示裝置,可以證明氧化性:Cl2>Br2>I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6-2017學年浙江省湖州市高二上期中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一定條件下,反應4NH3(g)+5O2(g) 4NO(g)+6H2O(g) △H =-a kJ·mol-1,在5 L密閉容器中進行,10 s時達到平衡,水蒸氣的物質的量增加了0.6 mol,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第10s時,H2O的反應速率為0.012 mol·Lˉ1·sˉ1
B.10s內,NH3的平均反應速率為0.48 mol·Lˉ1·minˉ1
C.10s內,反應放出的熱量為a kJ
D.這10s內,O2的反應速率逐漸減小,NO的反應速率逐漸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6-2017學年四川省高二上半期考試化學卷(解析版) 題型:填空題
I 已知,CO 的毒性表現在 CO 與血紅蛋白(Hb)結合成 Hb·CO,使血紅蛋白失去輸送 O2 功能。CO 進入血液后有如下平衡:CO+Hb·O2O2+Hb·CO,已知在人體體溫 37℃下,該平衡常數為 220。試回答:
(1)煤氣中毒病人,可以通過進入高壓氧艙的方法來救治,請用化學平衡的原理加以說明:
(2)抽煙時,進入肺部的空氣中 c(CO)=10-6mol/L,c(O2 )=10-2mol/L,則 c(Hb·CO)為 c(Hb·O2)的 倍。
(3)已知當血液中c(Hb·CO)/c(Hb·O2)的比值大于 0.02 時,人的智力會很快受到損傷,為避免人的智力受到損傷,c(O2)與 c(CO)的比值應大于___________。
II 在某一溫度條件下, Bodensteins 研究了反應:2HI(g) H2(g) +I2(g),氣體混合物中 HI 的物質的量濃度 x(HI)與反應時間 t 的關系如下表:
(4)根據上述實驗結果,該反應的平衡常數K的計算式為_________。
(5)上述反應,正反應速率為v正=k正x2(HI),逆反應速率為v逆=k逆x(H2)×x(I2),其中k正、k逆為速率常數,則k逆為_________(以K和k正表示)。若k正=0.002·min-1,第一次實驗時,當t=20min,v正=___________·min-1。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