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元素和化合物是細胞結構和功能的物質基礎。下列有關的敘述,正確的是( )
A. ATP、脫氧核苷酸、線粒體外膜共有的組成元素是C、H、O、N、P
B. 細胞合成的糖蛋白分布于細胞膜的內外表面,用于細胞間的相互識別
C. 酶、激素和神經遞質都是細胞中的微量高效物質,作用后都立即被分解
D. 蛋白質遇高溫變性時,其空間結構被破壞,肽鍵數目減少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的原子序數依次增大,X原子核外最外層電子數是其電子層數的2倍,Y 與W同主族。W2-的最外層為8電子結構。金屬單質Z在空氣中燃燒生成的化合物可與水發生氧化還原反應。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原子半徑:r(X)<r(Y)<r(Z)
B. X與Y形成的化合物均不能燃燒
C. 最高價氧化物對應水化物的酸性:W>X
D. 由Y、Z、W三種元素只能組成一種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可以指導人們進行推測和判斷。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 周期表中非金屬性最強的元素是氟
B. 同主族元素的簡單陰離子還原性越強,該元素非金屬性越強
C. 人們可在周期表的過渡元素中尋找催化劑、耐腐蝕和耐高溫的合金材料
D. Be元素與Al元素同處在周期表的金屬與非金屬的交界處,可推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為探究白菜梗中是否存在過氧化氫酶,現設計如下實驗,觀察并記錄四支試管內的顏色變化。請回答相關問題:
管號 | 1%焦性沒 食子酸/mL | 2%H2O2/mL | 緩沖液/mL | 過氧化氫 酶溶液/mL | 白菜梗提 取液mL | 煮沸冷卻后的白菜梗提取液/mL |
甲 | 2 | 2 | 2 | - | - | - |
乙 | 2 | 2 | - | 2 | - | - |
丙 | 2 | 2 | - | - | 2 | - |
丁 | 2 | 2 | - | - | - | 2 |
(注:過氧化氫分解產生的氧氣可氧化焦性沒食子酸,并呈現橙黃色)
(1)與Fe3+催化H2O2分解相比,過氧化氫具有______________,其根本原因是過氧化氫酶______。
(2)若甲和丁試管未呈現橙黃色,乙和丙試管呈現橙黃色,則實驗結論是______________。
若實驗現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則白菜梗中不存在過氧化氫酶。
(3)實驗過程中向每支試管添加試劑時需遵循___________原則。滴加試劑時不能使用同一支滴管,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根據所學的相關知識填空。
(1)細胞中常見的化學元素有20多種,其中___是構成細胞的最基本元素。組成細胞的化學元素在無機自然界都能找到,這一事實說明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組成細胞的化合物中,生命活動的主要承擔者是_____,核酸是細胞內攜帶_____的物質。原核細胞的DNA主要位于細胞的___。 DNA是由________連接而成的長鏈。 SARS病毒的遺傳物質是___,它與DNA分子相比,特有的堿基是______(寫中文名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 “民以食為天”,吃對了,吃好了,身體才會健康!人在一天之內應吃齊四類食物,即五谷、蔬果、乳類和肉類。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五谷含有大量的淀粉和纖維素,被消化吸收后成為人體細胞的主要能量物質
B. 蔬果含有大量的礦物質和維生素,通過主動運輸的方式被吸收進人體細胞
C. 乳類中含有的蛋白質,被消化吸收后能直接作為細胞的結構蛋白
D. 肉類中含有的膽固醇,被吸收后能夠參與血液中脂質的運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1)若R的含氧酸的酸性大于Q的含氧酸的酸性,則非金屬性R大于Q
(2)陰、陽離子通過靜電吸引形成的化學鍵叫離子鍵
(3)H2O、H2S、H2Se的相對分子質量增大,所以熔沸點依次升高
(4)液態氟化氫中存在氫鍵,所以其分子比氯化氫更穩定
(5)都是由非金屬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只能是共價化合物
A. 全部 B. (1)(2)(3)(4)
C. (1)(2)(3)(5) D. (2)(3)(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在基態多電子原子中,關于核外電子能量的敘述錯誤的是( )
A.最易失去的電子能量最高
B.電離能最小的電子能量最高
C.2p軌道電子能量高于2s軌道電子能量
D.在離核最近區域內運動的電子能量最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