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D、E分別代表五種短周期元素,且原子序數依次增大,已知:B的最外層電子排布是nsnnpn+1;C的p能級上未成對的電子比B少一個;D的二價陽離子與C的陰離子具有相同的電子層結構;E與D同周期且E在該周期中原子半徑最小;B與A的單質能生成具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該氣體極易溶于水.
(1)B原子核外電子排布式為______.
(2)A與E化合時原子間以______鍵相結合,D與C化合時原子間以______鍵相結合.
(3)寫出A、C的單質直接化合形成的化合物與E單質反應的離子方程式:______.
(4)A與B形成化合物時,中心原子采取______雜化成鍵,其立體結構為______,屬于______(填“極性”或“非極性”)分子.
(5)將白色的無水CuSO4溶解于A2C中,溶液呈藍色,是因為生成了一種呈藍色的配合離子.請寫出生成此配合離子的離子方程式:______.
(6)五種元素中電負性最大的是______(填元素名稱).
【答案】分析:A、B、C、D、E分別代表五種短周期元素,且原子序數依次增大,B的最外層電子排布是nsnnpn+1,s能級最多容納2個電子,故n=2,B的最外層電子排布是2s22p3,故B為N元素,C的p能級上未成對的電子比B少一個,故C原子外層電子排布是ns2np2或ns2np4,D的二價陽離子與C的陰離子具有相同的電子層結構,故C原子外層電子排布是ns2np4,D原子外層電子排布是ns2,故C為O元素,D為Mg元素,E與D同周期且E在該周期中原子半徑最小,故E為Cl元素,B與A的單質能生成具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該氣體極易溶于水,該氣體為NH3,故A為H元素.
解答:解:A、B、C、D、E分別代表五種短周期元素,且原子序數依次增大,B的最外層電子排布是nsnnpn+1,s能級最多容納2個電子,故n=2,B的最外層電子排布是2s22p3,故B為N元素,C的p能級上未成對的電子比B少一個,故C原子外層電子排布是ns2np2或ns2np4,D的二價陽離子與C的陰離子具有相同的電子層結構,故C原子外層電子排布是ns2np4,D原子外層電子排布是ns2,故C為O元素,D為Mg元素,E與D同周期且E在該周期中原子半徑最小,故E為Cl元素,B與A的單質能生成具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該氣體極易溶于水,該氣體為NH3,故A為H元素,
(1)B為N元素,原子核外電子排布式為1s22s22p3,故答案為:1s22s22p3;
(2)H元素與Cl元素化合時形成HCl,原子間以共價鍵相結合,Mg元素與O元素化合生成MgO,屬于離子化合物,原子間以離子鍵相結合,
故答案為:共價;離子;
(3)A、C的單質直接化合形成的化合物為H2O,E單質為氯氣,氯氣與水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Cl2+H2O═H++Cl-+HClO,
故答案為:Cl2+H2O═H++Cl-+HClO;
(4)A與B形成化合物是NH3,中心N原子成3個N-H、含有1對孤對電子對,故雜化軌道數為4,采取sp3雜化,為三角錐形,屬于極性分子,
故答案為:sp3;三角錐形,極性;
(5)將白色的無水CuSO4溶解于H2O中,溶液呈藍色,是因為生成了一種呈藍色的配合離子,生成此配合離子的離子方程式:Cu2++4H2O=[Cu(H2O)4]2+,
故答案為:Cu2++4H2O=[Cu(H2O)4]2+;
(6)同周期自左而右元素的電負性增大,氧元素與氯元素形成的氧化物中氧元素顯負價,電負性氧元素大于氯元素,故五種元素中電負性最大的是氧元素,
故答案為:氧.
點評:本題目綜合性較大,涉及元素推斷、核外電子排布規律、雜化理論、配合物、電負性比較、化學鍵、分子結構與性質等,難度中等,推斷元素是解題的關鍵,注意基礎知識的理解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