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本題是對苯和液溴反應原理的探究,對課本實驗進行了改進,涉及反應后的混合液的分離提純和對實驗過程中溴化氫的檢驗,反應混合物靜置后分層可分液分離,得到的粗溴苯中仍混有的苯因混溶可通過蒸餾進一步分離,因溴的揮發,檢驗溴化氫時要先排除溴的干擾,并借助硝酸銀溶液里有淺黃色沉淀來證明溴化氫的存在,同時還要注意尾氣處理,
(1)苯與液溴在催化劑條件下發生取代反應生成溴苯;
(2)該反應中有溴化氫生成,溴化氫溶于水得到氫溴酸,氫溴酸能使石蕊試液變紅色;氫溴酸能和硝酸銀反應生成淡黃色沉淀溴化銀;
(3)溴苯中的溴易揮發,非極性分子的溶質易溶于非極性分子的溶劑,有機物易溶于有機物,據此分析苯的作用;
(4)倒置漏斗或球形干燥管能防止溶液倒吸;
(5)溴化鐵與氫氧化鈉反應生成氫氧化鐵沉淀,溴苯密度大于水,是無水油狀液體,溴化氫易揮發;
(6)溴化氫能污染空氣,不能直接排放到空氣中
解答 解:(1)苯與液溴在催化劑條件下發生取代反應,方程式為:,
故答案為:;取代;
(2)該反應中有溴化氫生成,溴化氫溶于水得到氫溴酸,氫溴酸是酸性物質,能使石蕊試液變紅色;氫溴酸能和硝酸銀反應生成淡黃色沉淀溴化銀,所以觀察D和E兩試管,看到的現象是D中石蕊變紅色,E管中出現淺黃色沉淀,
故答案為:D中石蕊變紅色;E管中出現淺黃色沉淀;
(3)溴苯中 溴易揮發,溴和四氯化碳都是非極性分子,根據相似相溶原理知,溴易溶于四氯化碳,苯也易溶于四氯化碳,所以四氯化碳的作用是吸收溴化氫中的溴和揮發的有機物蒸汽,
故答案為:吸收溴化氫中的溴和揮發的有機物蒸汽;
(4)當兩端壓力發生壓力變化時,液體會產生倒吸現象,DE裝置中導氣管不插入溶液中可以防止倒吸,倒置的漏斗下口很大,液體上升很小的高度就有很大的體積,上升的液體的本身的壓力即可低償壓力的不均衡.因此由于上部還有空氣隔離,液體不會倒吸入上端的細管道,所以具有防倒吸作用的儀器有DEF,
故答案為:DEF;
(5)苯與液溴發生取代反應生成溴苯和溴化氫,溴苯是密度大于水,無色的油狀液體,溴化氫易揮發,能與水蒸氣結合成氫溴酸液滴,溴化鐵與氫氧化鈉反應生成紅褐色的氫氧化鐵沉淀,
故答案為:溶液中有紅褐色的絮狀物生成,底部有無色油狀物質生成,液面上有白霧;
(6)改進后的實驗除①步驟簡單,操作方便,成功率高;②各步現象明顯;③對產品便于觀察這三個優點外,還有一個優點是:對尾氣進行處理,防止對空氣造成污染,故答案為:對尾氣進行處理,防止對空氣造成污染.
點評 本題考查了苯的取代反應實驗,考查的知識點有反應方程式的書寫、產物的判斷、蒸汽的成分及性質,綜合性較強,為高頻考點,題目難度中等,注意苯能和液溴發生取代反應,和溴水不反應.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①③④ | B. | ①④⑥ | C. | ②③⑤ | D. | ③⑤⑥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在2mL10%的氫氧化鈉溶液中滴入2%的硫酸銅溶液4~6滴,配制新制氫氧化銅懸濁液,檢驗醛基 | |
B. | 實驗室制用乙醇與濃硫酸制乙烯時,迅速升溫到140℃ | |
C. | 盛放過苯酚的試劑瓶中殘留的苯酚,用水洗滌 | |
D. | 取加熱至亮棕色的纖維素水解液少許,滴入新制的氫氧化銅懸濁液加熱,證明水解產物為葡萄糖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鈉原子失電子能力比鎂弱 | B. | 水比硫化氫穩定 | ||
C. | 硅酸比磷酸酸性強 | D. | 氫氧化鈣比氫氧化鍶堿性強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甲同學說:該條件下NaHCO3的溶解度較小 | |
B. | 乙同學說:NaHCO3不是純堿 | |
C. | 丙同學説:析出NaHCO3固體后的溶液中只含氯化銨和氯化鈉 | |
D. | 丁同學說:從該反應可以獲得氮肥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A和B的轉化率均是20% | B. | x=4 | ||
C. | 平衡時A的物質的量為3.2mol | D. | 平衡時氣體壓強比原來減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