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下列溶液中的物質的量濃度最大的是
A.0.5L 0.1mol/L的NaCl溶液 B.100mL 0.2mol/L的MgCl2溶液
C.1L 0.2mol/L的AlCl3溶液 D.1L 0.3mol/L鹽酸溶液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6-2017學年遼寧省六校協作體高一上期中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有一包白色粉末,由BaCl2、K2SO4、CaCO3、NaOH、CuSO4中的一種或幾種組成,為了探究它的成份,進行了如下實驗:
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A. BaCl2,CaCO3一定存在,NaOH可能存在
B. K2SO4、CuSO4一定不存在
C. K2SO4、NaOH、CaCO3、BaCl2一定存在,K2SO4可能存在
D. C為單一溶質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6-2017學年江西省贛州市十四校高一上期中化學卷(解析版) 題型:推斷題
碘是人體不可缺少的元素,為了防止碘缺乏,現在市場上流行一種加碘鹽,就是在精鹽中添加一定量的KIO3進去。某研究小組為了檢測某加碘鹽中是否含有碘,查閱了有關的資料,發現其檢測原理是: 在溶液中 KIO3+5KI+3H2SO4=3I2+3H2O+3K2SO4
(1)用雙線橋表示該反應中電子轉移的方向和數目:___________________
當有0.2molKIO3與足量的KI反應時氧化劑與還原劑的物質的量之比是___ _____,轉移的電子數目為 _ _ ___
(2)實驗結束后分離I2和K2SO4溶液所用的方法是 ,所用的分離試劑是 ,所用的玻璃儀器有 .
(3)上面實驗中用到一定物質的量濃度的稀硫酸,若配制0.5mol/L的稀硫酸溶液450mL,需量取98%的濃硫酸(其密度為1.84g/cm3)的體積為 ml,配制中需要用到的主要玻璃儀器有燒杯、玻璃棒、膠頭滴管 .
(4)下面操作造成所配稀硫酸溶液濃度偏小的是_____________(填序號)
A.溶解的時候溶液沒有冷卻到室溫就轉移 |
B.轉移時沒有洗滌燒杯、玻璃棒 |
C.向容量瓶加水定容時眼睛俯視液面 |
D.用量筒量取濃硫酸后洗滌量筒并把洗滌液轉移到容量瓶 |
E.搖勻后發現液面低于刻度線,又加蒸餾水至刻度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6-2017學年江西省贛州市十四校高一上期中化學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①氯化鈉溶液和雞蛋清 ②氯化鈉溶液中少量的硝酸鉀 ③碳酸鋇和氯化鋇的溶液分離以上三組混合物依次采取的方法正確的是( )
A .滲析、結晶、過濾 B.滲析、蒸餾、過濾
C .蒸餾、萃取、分液 D.分液、過濾、加熱升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6-2017學年湖北省蘄春縣高一上學期期中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如圖是高溫下某反應的微觀過程.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該反應屬于分解反應
B.圖中的兩種化合物都屬于氧化物
C.該反應中元素的化合價沒有變化
D.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改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6-2017學年湖北省蘄春縣高一上學期期中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用NA表示阿伏德羅常數,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物質的量濃度為0.5mol/L的MgCl2溶液中,含有Cl﹣個數為NA
B.1.7g NH3所含原子數為0. 1NA
C.通常狀況下,NA個CO2分子占有的體積約為22.4L
D.氧氣和臭氧的混合物16 g中含有NA個氧原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6-2017學年湖北省蘄春縣高二上學期期中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實驗題
實驗室以一種工業廢渣(主要成分為MgCO3、MgSO4和少量Fe、Al的氧化物)為原料制備MgCO3?3H2O。實驗過程如下:
(1)酸溶需加熱的目的是 ;過濾時用到的玻璃儀器有 ;
(2)加入H2O2氧化時發生發應的離子方程式為 。
(3)用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進行萃取和分液,以除去溶液中的Fe3+。
①實驗裝置圖中儀器A的名稱為 。
②為使Fe3+盡可能多地從水相轉移至有機相,采取的操作:向裝有溶液的儀器A中加入一定量的有機萃取劑, 、靜置、分液,并重復多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6-2017學年湖北省蘄春縣高二上學期期中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在密閉容器中A與B反應生成C,其反應速率分別用v(A)、v(B)、v(C)表示。已知v(A)、v(B)、v(C)之間有以下關系2v(B)=3v(A),3v(C)=2v(B)。則此反應可表示為
A.2A+3B=2C B.A+3B=C C.3A+B=2C D.A+B=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6-2017學年山東省菏澤市高二上學期期中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在相同條件下,下面各組熱化學方程式中,△H1〉△H2的是
A.2H2(g)+O2(g)=2H2O(l);△H12H2(g)+O2(g)=2H2O(g);△H2
B.S(g)+O2(g)=SO2(g);△H1S(s)+O2(g)=SO2(g)△H2
C.H2(g)+Cl2(g)=2HCl(g);△H1H2(g)+
Cl2(g)=HCl(
g);△H2
D.C(s)+O2(g)=CO(g);△H1C(s)+O2(g)=CO2(g);△H2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