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化學反應2SO2(g)+O2(g)?2SO3(g)△H=-190kJ•mol-1是放熱反應,升溫,平衡逆向進行,平衡常數減;
(2)反應混合物各物質的物質的量不變化,說明反應處于平衡狀態;
(3)由圖可知,反應進行至20min時,平衡向正反應移動,瞬間只有氧氣的濃度增大;由圖可知,反應向正反應進行,10min到15min反應混合物單位時間內的變化量增大,說明反應速率增大,10min改變瞬間,各物質的物質的量不變.據此結合選項分析;
(4)提高二氧化硫轉化率,平衡正向進行,依據平衡移動原理分析判斷;
(5)依據圖象分析SO2物質的量從0.2mol變化為0.16mol,結合轉化率概念計算;
(6)平衡常數隨溫度變化,通過圖象數據計算平衡常數,依據反應過程的濃度商和平衡常數比較分析判斷.
解答 解:(1)2SO2(g)+O2(g)?2SO3(g)△H=-190kJ•mol-1,反應是放熱反應,升溫平衡逆向進行,平衡常數減小,所以該反應500℃時的平衡常數小于該反應400℃時的平衡常數,故答案為:<;
(2)反應混合物各物質的物質的量不變化,說明反應處于平衡狀態,由圖可知在15-20min和25~30 min出現平臺,各組分的物質的量不變,反應處于平衡狀態,
故答案為:15-20min和25~30 min;
(3)由圖可知,反應進行至20min時,平衡向正反應移動,瞬間只有氧氣的濃度增大,應是增大O2濃度(通入O2);
由圖可知,反應向正反應進行,10min到15min反應混合物單位時間內的變化量增大,說明反應速率增大,10min改變瞬間,各物質的物質的量不變.
A.加了催化劑,增大反應速率,故A正確;
B.縮小容器體積,增大壓強,增大反應速率,故B正確;
C.降低溫度反應速率降低,故C錯誤;
D.10min改變瞬間,各物質的物質的量不變,不是增加SO3的物質的量,故D錯誤;
故答案為:增大O2濃度(通入O2);AB;
(4)欲提高SO2的轉化率,平衡正向進行,
a.向裝置中再充入N2,恒溫恒容容器,總壓增大,分壓不變,平衡不動,故a不符合;
b.兩種反應物增加一種會提高另一種的轉化率,向裝置中再充入O2,二氧化硫轉化率增大,故b符合;
c.改變反應的催化劑,改變反應速率但不改變化學平衡,故二氧化硫轉化率不變,故c不符合;
d.反應是放熱反應,升高溫度平衡逆向進行,二氧化硫轉化率減小,故d不符合;
故答案為:b;
(5)利用圖中數據計算450℃時反應進行至15min時,反應達到平衡狀態,SO2物質的量從0.2mol變化為0.16mol,轉化率=$\frac{0.2mol-0.16mol}{0.2mol}$×100%=20%,故答案為:20%;
(6)圖象分析,450°C,反應進行至15min時,達到平衡狀態,n(SO2)=0.16mol;n(O2)=0.08mol;n(SO3)=0.04mol;
各物質的濃度為:c(SO2)=0.08mol/L;c(O2)=0.04mol/L;c(SO3)=0.02mol/L;
則化學平衡常數K=$\frac{{c}^{2}(S{O}_{3})}{{c}^{2}(S{O}_{2})•c({O}_{2})}$=$\frac{0.0{2}^{2}}{0.0{8}^{2}×0.04}$=1.56L/mol;
450℃時,另一2L容積不變的密閉容器中,測得某時刻各物質的量為n(SO2)=0.4mol,n(O2)=0.2mol,n(SO3)=0.8mol,則各物質的濃度為:c(SO2)=0.2mol/L,c(O2)=0.1mol/L,c(SO3)=0.4mol/L;
濃度商為:Qc=$\frac{{c}^{2}(S{O}_{3})}{{c}^{2}(S{O}_{2})•c({O}_{2})}$=$\frac{0.{4}^{2}}{0.{2}^{2}×0.1}$=40>K,所以反應向逆反應方向進行,
故答案為:向逆反應方向.
點評 本題考查了化學平衡的特征、化學平衡的判斷、平衡常數的概念、計算應用,圖象分析和數據應用能力,化學平衡狀態的判斷是高考的熱點,注意化學平衡常數只與溫度有關,與其他物理量無關,題目難度中等.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Fe2+、Al3+、ClO-、Cl- | |
B. | $\frac{c({H}^{+})}{c(O{H}^{-})}$=1×1014的溶液:Ca2+、Na+、ClO-、NO3- | |
C. | NH4+、Na+、Br-、SO42- | |
D. | Mg2+、H+、SiO32-、SO4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更新采煤、采油技術,提高產量以滿足工業生產快速發展的需要 | |
B. | 控制含磷洗滌劑的使用,防止水體富營養化,保護水資源 | |
C. | 開發太陽能、水能、風能、可燃冰等新能源,減少使用煤、石油等化石燃料 | |
D. | 落實資源的“3R”發展觀,即減少資源消耗(Reduce)、增加資源的重復使用(Reuse)、資源的循環再生(Recycle)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18gD2O和18gH2O中含有的質子數均為10NA | |
B. | 60g丙醇中存在的共價鍵總數為10NA | |
C. | 鈉在空氣中燃燒可生成多種氧化物,23g鈉充分燃燒時轉移電子數為1NA | |
D. | 1L 0.1mol•L-1的NaHCO3-溶液中HCO3-和CO32-離子數之和為0.1NA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NH3的水溶液能導電,所以NH3是電解質 | |
B. | BaSO4其水溶液幾乎不導電,但BaSO4是電解質 | |
C. | 液溴不導電,所以液溴是非電解質 | |
D. | 食鹽水能導電,故其屬于電解質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氨可用作制冷劑 | B. | 氧化鋁可用作耐火材料 | ||
C. | 晶體硅可用于制造光導纖維 | D. | Fe2O3可以做油漆的顏料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