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研究物質的性質時,常用到觀察、實驗、分類、比較、模型、假設等方法 | |
B. | 研究物質性質的一般程序的第二步是觀察物質的外觀 | |
C. | 可以用分類的方法預測物質的性質 | |
D. | 觀察是一種有計劃、有目的地用感官考察研究對象的方法 |
分析 A.化學研究的基本方法有:觀察、實驗、分類、比較等方法,除此之外,建立假說和化學模型在研究物質的結構和性質時也起著重要的作用;
B.研究物質性質的基本程序為:觀察物質的外觀性質、預測物質的性質、實驗和觀察、解釋和結論;
C.不同物質類別的物質,具有的通性不同,依據物質通性預測物質具有的性質;
D.觀察法的含義:即仔細觀看客觀事物或現象.是一種有計劃、有目的地用感官考察研究對象的方法.
解答 解:A.觀察、實驗、分類、比較、模型、假設等方法是研究物質性質的基本方法,故A正確;
B.探究物質性質的基本程序是觀察物質的外觀性質、預測物質的性質、實驗和觀察、解釋和結論,研究物質性質的一般程序的第一步是觀察物質的外觀,故B錯誤;
C.相同類別的物質的性質相似,可用分類的方法預測,故C正確;
D.觀察法的含義:即仔細觀看客觀事物或現象.是一種有計劃、有目的地用感官考察研究對象的方法.故D正確.
故選B.
點評 本題考查了化學研究的基本方法和作用,有利于培養學生良好的科學素養,提高學習的積極性,題目難度不大,側重對基礎知識的鞏固,注意對基礎知識的理解掌握.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選 項 | 操 作 | 現 象 | 結 論 |
A | 向無水乙醇中滴入酸性KMnO4溶液,充分振蕩 | 紫紅色褪去 | 乙醇有氧化性 |
B | 向某溶液中滴加BaCl2溶液 | 生成白色沉淀 | 原溶液中一定有SO42- |
C | 向某無色溶液中滴加氯水和CCl4,振蕩、靜置 | 下層溶液顯紫色 | 原溶液中有I- |
D | 向某溶液中滴加稀NaOH溶液,將濕潤紅色石蕊試紙置于試管口 | 試紙不變藍 | 原溶液中無NH4+ |
A. | A | B. | B | C. | C | D. | D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操作 | 現象 | 結論 | |
A | 滴加稀鹽酸 | 有氣泡產生 | 原溶液中有CO32- |
B | 滴加鹽酸酸化的BaCl2溶液 | 生成白色沉淀 | 原溶液中有Ag+或SO42- |
C | 用潔凈鉑絲蘸取溶液進行灼燒 | 火焰呈黃色 | 原溶液中有Na+、無K+ |
D | 滴加稀NaOH溶液,將濕潤紅色石蕊試紙置于試管 | 試紙不變藍 | 原溶液中無NH4+ |
A. | A | B. | B | C. | C | D. | D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氯氣可用于自來水消毒 | |
B. | 40%的甲醛水溶液可用作防腐劑,浸制生物標本 | |
C. | 工業酒精可用于釀造飲用酒 | |
D. | 食鹽中添加碘酸鉀(KIO3)加工碘鹽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