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為阿伏加德羅常數,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標準狀況下,11.2L的戊烷所含的分子數大于0.5NA
B. 28g乙烯所含共用電子對數目為4NA
C. 標準狀況下,11.2 L二氯甲烷所含分子數為0.5NA
D. 現有乙烯、丙烯、丁烯的混合氣體共14g,其原子數為2NA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6-2017學年廣東省廣州市高一上學期期期末考試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制印刷電路時常用氯化鐵溶液作為“腐蝕液”,發生的反應為2FeCl3+Cu=2FeCl2+CuCl2。向盛有氯化鐵溶液的燒杯中同時加入鐵粉和銅粉,反應結束后,下列結果不可能出現的是燒杯中( )
A. 有銅無鐵 B. 有鐵無銅 C. 鐵、銅都有 D. 鐵、銅都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7屆江蘇省高三下學期期初考試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推斷題
化合物F是合成抗過敏藥孟魯斯特鈉的重要中間體,其合成過程如下:
請回答下列問題:
(1)化合物C中含有氧官能團為________、________(填名稱)。
(2)化合物B的分子式為C16H13O3Br,B的結構簡式為________。
(3)由C→D、E→F的反應類型依次為________、________。
(4)寫出符合下列條件C的一種同分異構體的結構簡式________。
Ⅰ、屬于芳香族化合物,且分子中含有2個苯環
Ⅱ、能夠發生銀鏡反應
Ⅲ、分子中有5種不同環境的氫原子.
(5)已知:RClRMgCl,寫出CH3CH2OH、
為原料制備
的合成路線流程圖(乙醚溶劑及無機試劑任用);________
合成路線流程圖示例如下:H2C=CH2CH3CH2Br
CH3CH2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6-2017學年湖南省長沙市高二下學期第一次模塊檢測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簡答題
Ⅰ.工業合成氨與制備硝酸一般可連續生產,回答下列問題:
(1)工業生產時,制取氫氣的一個反應為:CO+H2O(g)CO2+H2。T℃時,往1L密閉容器中充入0.2mol CO和0.3mol水蒸氣。反應建立平衡后,體系中c(H2)=0.12mol·L-1。該溫度下此反應的平衡常數K=_______(填計算結果)。
(2)硝酸廠的尾氣直接排放將污染空氣,目前科學家探索利用燃料氣體中的甲烷等將氮氧化物還原為氮氣和水,其反應機理為:
CH4(g)+4NO2(g)=4NO(g)+CO2(g)+2H2O(g) ΔH=-574kJ·mol-1
CH4(g)+4NO(g)=2N2(g)+CO2(g)+2H2O(g) ΔH=-1160kJ·mol-1
則甲烷直接將NO2還原為N2的熱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氨氣在純氧中燃燒,生成一種單質和水。科學家利用此原理,設計成氨氣-氧氣燃料電池,則通入氨氣的電極在堿性條件下發生反應的電極反應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
Ⅱ.甲醇是一種重要的有機化工原料,可用于制取甲醚。一定溫度下,在三個體積為1.0L的恒容密閉容器中發生反應:2CH3OH(g) CH3OCH3(g)+ H2O(g)。
容器 編號 | 溫度(℃) | 起始物質的量(mol) | 平衡物質的量(mol) | |
CH3OH(g) | CH3OCH3(g) | H2O(g) | ||
I | 387 | 0.20 | 0.080 | 0.080 |
II | 387 | 0.40 | a | b |
III | 207 | 0.20 | 0.090 | 0.090 |
(4) 容器I中的反應達到平衡時所需的時間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容器II中的。
(5) a=_____
(6) 下列說法中能說明該反應達到平衡狀態的是__________。(填字母)
A. 容器中壓強不變 B. 混合氣體中c(CH3OCH3) 不變
C. 混合氣體的密度不變 D. 單位時間內生成1 mol CH3OCH3 同時消耗2molCH3OH
(7)已知下面兩個反應(m、n均大于0):
反應①:CO(g)+2H2(g) CH3OH(g) ΔH=-m kJ·mol-1
反應②:2CO(g)+4H2(g) CH3OCH3(g)+H2O(g) ΔH= -n kJ·mol-1
則下列m與n的關系中,正確的是__________(填字母)。
A. n﹥2m B. m﹥2 n C. 2m﹥n D. m﹥3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6-2017學年湖南省長沙市高二下學期第一次模塊檢測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某學生想利用如圖裝置(燒瓶位置不能移動)收集下列氣體:①H2、②Cl2、③CH4、④HCl、⑤NH3、⑥NO、 ⑦NO2、⑧SO2,下列操作正確的是( )
A. 燒瓶是干燥的,由A進氣收集①③⑤
B. 燒瓶是干燥的,由B進氣收集②④⑥⑦⑧
C. 在燒瓶中充滿水,由A進氣收集①③⑤⑦
D. 在燒瓶中充滿水,由B進氣收集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6-2017學年湖南省長沙市高二下學期第一次模塊檢測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已知某酸性溶液中含有Ba2+、Fe3+,則下列能與上述離子共存的離子組是( )
A. CO32﹣、SO42﹣、NH4+、Na+ B. Cl﹣、SCN﹣、NO3﹣、Cu2+
C. Br﹣、I﹣、Mg2+、Na+ D. H+、Cl﹣、NO3﹣、Al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6-2017學年江西省南昌市高一下學期分班考試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已知將鹽酸逐滴加入Na2CO3中,發生的反應依次為:HCl+ Na2CO3= NaHCO3+NaCl, NaHCO3+HCl =NaCl+H2O+CO2↑;現將0.4gNaOH和1.06g Na2CO3混合并配成溶液,向溶液中滴加0.1mol·L-1稀鹽酸。下列圖像能正確表示加入鹽酸的體積和生成CO2的物質的量的關系的是( )
A. A B. B C. C D.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7屆江西省協作體高三下學期第一次聯考理綜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填空題
甲醇是重要的化學工業基礎原料和清潔液體燃料。工業上可利用CO或CO2來生產燃料甲醇。已知甲醇制備的有關化學反應以及在不同溫度下的化學反應平衡常數如下表所示:
化學反應 | 平衡常數 | 溫度℃ | |
500 | 800 | ||
①2H2(g)+CO(g) | K1 | 2.5 | 0.15 |
②H2(g)+CO2(g) | K2 | 1.0 | 2.50 |
③3H2(g)+CO2(g) | K3 | ||
(1)反應②是________________(填“吸熱”或“放熱”)反應。
(2)某溫度下反應①中H2的平衡轉化率(a)與體系總壓強(P)的關系,如左下圖所示。則平衡狀態由A變到B時,平衡常數K(A)_____________K(B)(填“>”、“<”或“=”)。據反應①與②可推導出K1、K2與K3之間的關系,則K3=_______(用K1、K2表示)。
(3)在3 L容積可變的密閉容器中發生反應②,已知c(CO)與反應時間t變化曲線Ⅰ如右上圖所示,若在t0時刻分別改變一個條件,曲線Ⅰ變為曲線Ⅱ和曲線Ⅲ。
當曲線Ⅰ變為曲線Ⅱ時,改變的條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當曲線Ⅰ變為曲線Ⅲ時,改變的條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一種甲醇燃料電池,使用的電解質溶液是2mol·L-1的KOH溶液。
請寫出加入(通入)b物質一極的電極反應式_________________;
每消耗6.4g甲醇轉移的電子數為_______________。
(5)一定條件下甲醇與一氧化碳反應可以合成乙酸。通常狀況下,將a mol/L的醋酸與b mol/LBa(OH)2溶液等體積混合后,溶液中:2c(Ba2+)= c(CH3COO-),用含a和b的代數式表示該混合溶液中醋酸的電離常數Ka為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6-2017學年黑龍江省牡丹江市高二上學期開學檢測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 酯類物質是形成水果香味的主要成分
B. 可用碳酸鈉溶液鑒別乙醇、乙酸和乙酸乙酯
C. 乙酸乙酯、油脂與燒堿溶液反應均有醇生成
D. 可向蔗糖的水解液中直接加入銀氨溶液檢驗蔗糖是否發生水解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