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物質的量的單位是mol | |
B. | 物質的量和時間一樣,也是一種物理量 | |
C. | 通過物質的量建立起宏觀數量和微觀粒子數量的聯系 | |
D. | 物質的量大的物質所占體積一定就大于物質的量小的物質 |
分析 A、摩爾是物質的量的單位;
B、物質的量是七個基本物理量之一;
C、根據微粒個數N=nNA來理解;
D、物質的體積與其物質的量、微粒本身直徑的大小和微粒之間的距離有關.
解答 解:A、摩爾是物質的量的單位,即物質的量的單位是摩爾,故A正確;
B、物質的量和時間同為七個基本物理量之一,故B正確;
C、由于微粒個數N=nNA可知,物質的量能將起宏觀數量和微觀粒子數量聯系起來,故C正確;
D、物質的體積與其物質的量、微粒本身直徑的大小和微粒之間的距離有關,故物質的量大的物質的體積不一定大,物質的量小的物質的體積不一定小,故D錯誤.
故選D.
點評 本題考查了物質的量的單位和影響物質體積的因素,難度不大,注意基礎的把握.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除去NaCl溶液中的少量I2:用無水乙醇,萃取分液 | |
B. | 除 CO2中的少量HCl:通入飽和Na2CO3溶液,洗氣 | |
C. | 鎂粉中混有少量鋁粉:加入過量燒堿溶液充分反應,過濾、洗滌、干燥 | |
D. | 除去NaHCO3固體中的少量Na2CO3:加熱灼燒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鈉與水劇烈反應,反應產生的熱量導致苯燃燒 | |
B. | 鈉在水層中反應并四處游動,并且發出“啪啪啪”的聲音 | |
C. | 鈉在苯的液面上反應并四處游動 | |
D. | 鈉在苯與水的界面處反應并可能作上、下跳動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過氧化鈉的電子式:Na${\;}_{•}^{•}$$\underset{\stackrel{••}{O}}{••}$${\;}_{•}^{•}$$\underset{\stackrel{••}{O}}{••}$${\;}_{•}^{•}$Na | |
B. | 質子數為35、中子數為45的溴原子:${\;}_{35}^{80}$Br | |
C. | 硫離子的結構示意圖:![]() | |
D. | 間二甲苯的結構簡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0.3molNO | |
B. | 0.2molNO2和0.1molN2O4 | |
C. | 0.1molNO、0.2molNO2和0.05molN2O4 | |
D. | 0.1molNO、0.1molNO2和0.2molN2O4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多選題
選項 | 實驗操作 | 實驗現象 | 結論 |
A | 將蘸有濃氨水的玻璃棒靠近溶液X | 有白煙產生 | 溶液X是濃鹽酸 |
B | 用玻璃杯蘸取溶液Y進行焰色反應 | 火焰呈黃色 | 溶液Y中含Na+ |
C | 將Na2SO3固體樣品溶液溶解,加入硝酸鋇溶液,再加入稀硝酸 | 沉淀不溶解 | Na2SO3樣品已變質 |
D | 向FeSO4溶液中加入硫酸酸化的H2O2溶液 | 溶液變黃 | 氧化性:H2O2>Fe3+ |
A. | A | B. | B | C. | C | D. | D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