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已知常溫下HF酸性強于HCN,分別向1Ll mol/L的HF和HCN溶液中加NaOH固體調節pH(忽略溫度和溶液體積變化),溶液中(X表示F或者CN)隨pH變化情況如圖所示,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直線I對應的是
B.I中a點到b點的過程中水的電離程度逐漸增大
C.c點溶液中:
D.b點溶液和d點溶液相比:cb(Na+)<cd(Na+)
【答案】D
【解析】
A.縱坐標為0時即=1,此時Ka=
=c(H+),因此直線I對應的Ka=10-3.2, 直線II對應的Ka= 10-9.2, 由于HF酸性強于HCN,因此直線I對應
,A正確;
B.a點到b點的過程中HF濃度逐漸減小,NaF濃度逐漸增大,因此水的電離程度逐漸增大,B正確;
C.Ka(HCN)= 10-9.2 ,NaCN的水解常數Kh(NaCN)=10-4.8>Ka(HCN),因此等濃度的HCN和NaCN的混合溶液中c(CN-)<c(HCN),c點是HCN和NaCN的混合溶液且c(CN-)=c(HCN),因此c(NaCN)>c(HCN),即有c(Na+)>c(CN-);由于OH-、H+來自水的電離,濃度比較小且此時溶液的pH為9.2,C點溶液中存在:c(Na+)>c(CN-)=c(HCN) >c(OH-)>c(H+),C正確;
D.由于HF酸性強于HCN,要使溶液均顯中性,HF溶液中要加入較多的NaOH,因此cb(Na+)>cd(Na+),D錯誤;
答案選D。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H2NCOONH4(59℃時升華并分解)可用作磷化鋁中間體及醫藥等。可由干燥的NH3與CO2在低溫下(或冰水浴)制取,裝置如圖所示:
回答下列問題:
(1)裝置①中用“恒壓分液漏斗”代替普通的分液漏斗,其優點是_____________,滴入濃氨水并攪拌能產生大量NH3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裝置②干燥塔中盛放的合適干燥劑是_____________(填名稱)。
(2)裝置③用盛干冰裝置代替實驗室制備CO2的常見制備及純化轉置,其優點除裝置簡潔且可產生純凈干燥的CO2外,還具有的優點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裝置④用“聚乙烯薄膜反應器”代替反應管的優點是____________,“聚乙烯薄膜反應器”中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從環境保護角度分析,裝置⑤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還可以通過觀察氣泡確定NH3和CO2的比例是否合適,判斷的依據及不合適時的調節方案為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某混合氣體由一種氣態烷烴和一種氣態烯烴(含一個雙鍵)組成,在同溫同壓下,混合氣體對氫氣的相對密度13,在標準狀況下,將56L混合氣體通入足量的溴水中,溴水的質量增重35g。
(1)計算確定混合氣體中烴的化學式_____。
(2)混合氣體中兩種烴的物質的量之比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某同學查詢資料后得到如下信息:檸檬烯()的沸點為177℃,熔點為-74.3℃,密度為0.84 g/mL,具有良好的鎮咳、祛痰、抑菌作用,廣泛存在于天然的植物精油中。
(一)粗精油的提取。該同學利用如圖所示裝置(加熱、夾持及冷凝管內管均省略)從植物組織中獲取粗精油,實驗步驟如下:
i.將幾片桔子皮剪成細碎的碎片,投入乙裝置中,加入約30 mL水;
ii.打開活塞K,加熱甲至K處的支管口有大量水蒸氣冒出時旋緊,再打開冷凝水,水蒸氣蒸餾即開始進行。可觀察到在餾出液的水面上有一層很薄的油層。
(1)甲中長導管的作用是___________。蒸餾結束時,應先將_____________,再停止加熱。
(2)冷凝管的內管應是_________(填“蛇”“球”或“直”)形的。若冷卻水從b口進入,則對提取到精油量的影響情況是____________。
(二)檸檬烯的提取。
i.將餾出液加入到儀器A中,然后加入適量的CH2Cl2(沸點為40℃)萃取3次,最后將萃取液置于干燥的錐形瓶中,并加入適量的試劑A干燥半個小時。
ii.將干燥好的溶液加入蒸餾燒瓶中,通過一系列操作,最后燒瓶中剩下的橙黃色液體就是檸檬烯。
(3)儀器A是_________,試劑A可以是_______(寫出兩種)。若將一定量的橙黃色液體滴入溴的CCl4溶液中,溶液褪色,由此現象可得出的恰當結論是____________。
(4)若桔皮總質量為a g,最后得到V mL檸檬烯,實驗過程中檸檬烯的總損失率為b% ,則枯皮中檸檬烯的質量分數為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在4 L密閉容器中充入6 mol A氣體和5 mol B氣體,在一定條件下發生反應:3A(g)+B(g)2C(g)+xD(g),達到平衡時,生成了2 mol C,經測定,D的濃度為0.5 mol·L-1,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A. x=1
B. B的轉化率為20%
C. 平衡時A的濃度為1.50 mol·L-1
D. 達到平衡時,在相同溫度下容器內混合氣體的壓強是反應前的8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在2 L的密閉容器中,發生以下反應:2A(g)+B(g) 2C(g)+D(g),若最初加入的A和B都是4 mol,在前10 s A的平均反應速率為0.12 mol/(L·s),則10 s時,容器中B的物質的量是( )
A.3.4 molB.3.2 molC.2.8 molD.1.2 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一定條件下,在密閉容器中,能表示反應X(g)+2Y(g) 2Z(g)一定達到化學平衡狀態的是( )
①X、Y、Z的物質的量之比是1∶2∶2
②X、Y、Z的濃度不再發生變化
③容器中的壓強不再發生變化
④單位時間內生成n mol Z,同時生成2n mol Y
A. ①②B. ①④C. ②③D. 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一定溫度下,在容積恒定的密閉容器中,進行如下可逆反應:A(s)+B(g)2C(g),當下列物理量不發生變化時,能表明該反應已達到平衡狀態的是( )
①混合氣體的密度 ②容器內氣體的壓強 ③混合氣體的總物質的量 ④B物質的量濃度
A. ①②④ B. ②③ C. ②③④ D. 全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X、Y、Z、W是質子數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它們形成的某種化合物Q的結構式如圖所示。X與W形成的化合物M常溫下是液體。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X與Z可形成質子數、電子數均相同的ZX3、
B.M熱穩定性強且具有弱氧化性
C.Q分子中各原子最外電子層均達到穩定結構
D.X、Y、Z、W四種元素間只能形成共價化合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