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納米材料MFe2Ox(3<x<4)中M表示+2價的金屬元素,在反應中化合價不發生變化。常溫下,MFe2Ox能使工業廢氣中的SO2轉化為S,轉化過程表示如下:
則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A.MFe2Ox是還原劑 B.SO2是該反應的催化劑
C.x>y D.氧化性:MFe2Oy>SO2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6屆江西省高三上學期第一次月考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敘述中,正確的是(NA代表阿伏加德羅常數)
A.標準狀況下,22.4 L水所含的水分子數為NA
B.1 mol·L-1 FeCl3溶液中所含Cl-的數目為3NA
C.25 ℃、1.01×105 Pa下,14 g氮氣所含的氮原子數為NA
D.1 mol Na2SO4溶于水,所得溶液中Na+的數目為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6屆吉林省長春市高三上學期期中測試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已知酸性條件下有以下反應關系:①KBrO3能將KI氧化成I2或KIO3,其本身被還原為Br2。②Br2能將I-氧化為I2③KIO3能將I-氧化為I2,也能將Br-氧化為Br2,其本身被還原為I2。現向含有1 mol KI的硫酸溶液中加入含amol KBrO3的溶液,a的取值不同,所得產物也不同。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編號 | a的取值范圍 | 產物的化學式 |
① | a≤1/6 | I2、Br- |
② | 1/6<a<1/5 | I2、Br-、Br2 |
③ | 1/5<a<6/5 | I2、IO3-、Br2 |
④ | a≥6/5 | IO3-、Br2 |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6屆福建省高三上學期10月月考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填空題
(6分)化學實驗中,如使某步中的有害產物作為另一步的反應物,形成一個循環,就可不再向環境排放該種有害物質。例如:
(l)在上述有編號的步驟中,需用還原劑的是 ,需用氧化劑的是 (填編號)。
(2)在上述循環中,既能與強酸反應又能與強堿反應的兩性物質是 (填化學式)。
(3)已知在稀鹽酸酸化條件下1molNa2Cr2O7能氧化KI生成3molI2,則還原產物為 (填化學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6屆貴州省高三上學期第二次月考理綜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將agFe和Cu的混合粉末加入到100mL4mol/L的稀硝酸中充分反應后(假設還原產物只有NO),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若反應后有Cu剩余,則反應后溶液中含有的金屬陽離子一定是Cu2+
B.若反應后的溶液中有Cu2+,則反應后溶液中含有的金屬陽離子一定是Fe2+、Fe3+
C.若加入的Fe和Cu的質量比為7∶8,則使HNO3完全反應的金屬粉末質量最小為7.2g
D.若兩者恰好反應,則加入金屬粉末質量8.4g<a<9.6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6屆山東省南校區高三上學期10月階段測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硫酸鍶(SrSO4)在水中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線圖如下。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lgc(SO42-)
A.溫度一定時,Ksp(SrSO4)隨c(SO)的增大而減小
B.三個不同溫度中,313 K時Ksp(SrSO4)最大
C.283 K時,圖中a點對應的溶液是不飽和溶液
D.283 K下的SrSO4飽和溶液升溫到363 K后變為不飽和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6屆山東省高三上10月階段質檢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面是某化學研究小組探究外界條件對化學反應速率和化學平衡影響的圖像,其中圖像和實驗結論表達均正確的是
A.①是其它條件一定時,反應速率隨溫度變化的圖象,正反應△H<0
B.②是在平衡體系的溶液中溶入少量KCl晶體后化學反應速率隨時間變化的圖像
C.③是在有無催化劑存在下建立的平衡過程圖象,曲線a是使用催化劑的曲線
D.④是一定條件下,向含有一定量A的容器中逐漸加入B時的圖象,壓強p1>p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6屆湖南省常德市高三上學期第三次月考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依據相關實驗得出的結論正確的是
A.向某溶液中加入稀鹽酸,產生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氣體,該溶液中一定含有CO32-
B.向某溶液中滴加氯水,再加入KSCN溶液,溶液變紅,該溶液中一定含有Fe2+
C.向某溶液中通入Cl2后,溶液變黃,繼續加淀粉溶液,溶液變藍,說明原溶液中有I-
D.用鉑絲蘸取某溶液進行焰色反應,火焰呈黃色,該溶液一定是鈉鹽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5-2016學年吉林省高二上學期9月月考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在2A+B 3C+4D中,表示該反應速率最快的是
A.υ(A)= 0.5mol·L-1·s-1 B.υ(B)= 0.3 mol·L-1·s-1
C.υ(C)= 0.8mol·L-1·s-1 D.υ(D)= 1 mol·L-1·s-1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