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探究AgNO3的熱穩定性,某化學興趣小組設計了如下實驗。用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A加熱AgNO3固體,產生紅棕色氣體,在裝置D中收集到無色氣體。當反應結束后,試管中殘留固體為黑色。
(1)裝置B的作用是________。
(2)經小組討論并驗證該無色氣體為O2,其驗證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查閱資料】Ag2O和粉末狀的Ag均為黑色;Ag2O可溶于氨水。
【提出設想】試管中殘留的黑色固體可能是:ⅰ.Ag;ⅱ.Ag2O;ⅲ.Ag和Ag2O。
【實驗驗證】該小組為驗證上述設想,分別取少量黑色固體放入試管中,進行了如下實驗。
實驗編號 | 操作 | 現象 |
a | 加入足量氨水,振蕩 | 黑色固體不溶解 |
b | 加入足量稀硝酸,振蕩 | 黑色固體溶解,并有氣體產生 |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題
如圖所示,分餾裝置中,如果有錯誤請指出并加以改正: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題
芳香族羧酸通常用芳香烴的氧化來制備。芳香烴的苯環比較穩定,難于氧化,而環上的支鏈不論長短,在強烈氧化時,最終都氧化成羧基。某同學用甲苯的氧化反應制備苯甲酸。反應原理:
反應試劑、產物的物理常數:
名稱 | 相對分子質量 | 性狀 | 熔點 | 沸點 | 密度 | 溶解度 | ||
水 | 乙醇 | 乙醚 | ||||||
甲苯 | 92 | 無色液體易燃易揮發 | -95 | 110.6 | 0.8669 | 不溶 | ∞ | ∞ |
苯甲酸 | 122 | 白色片狀或針狀晶體 | 122.4 | 248 | 1.2659 | 微溶 | 易溶 | 易溶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題
鄰叔丁基對苯二酚(TBHQ)是一種新穎的食品抗氧劑,其制備原理如下:
實驗過程中的主要步驟如下:
步驟1:向三頸燒瓶中加入5.5 g對苯二酚,5.0 mL濃磷酸及20 mL二甲苯(裝置如圖所示),啟動攪拌器。
步驟2:緩緩加熱到100~110 ℃,慢慢滴加7.5 mL叔丁醇和5 mL二甲苯組成的溶液,30~60 min內滴完。
步驟3:升溫到135~140 ℃,恒溫回流2.5 h。
步驟4:將反應液冷卻到120 ℃,直到反應完成。
步驟5:將反應液倒入燒杯,并用熱水洗滌三頸燒瓶,洗液并入燒杯中。
步驟6:冷卻結晶,抽濾,回收濾液中的二甲苯和磷酸。
步驟7:用干甲苯重結晶、脫色、冷水洗滌、干燥。
(1)磷酸在實驗中的作用是________。
(2)本實驗中二甲苯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步驟4中反應完成的標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步驟7脫色時,可用的脫色劑是________。
(5)對合成得到的產品表征,還需要的主要現代分析儀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題
苯甲酸廣泛應用于制藥和化工行業。某同學嘗試用甲苯的氧化反應制備苯甲酸。反應原理:+2KMnO4
+KOH+
2MnO2↓+H2O+HCl
+KCl
實驗方法:一定量的甲苯和KMnO4溶液在100 ℃反應一段時間后停止反應,按如下流程分離出苯甲酸和回收未反應的甲苯。
已知:苯甲酸分子量122,熔點122.4 ℃,在25 ℃和95 ℃時溶解度分別為0.3 g和6.9 g;純凈固體有機物一般都有固定熔點。
(1)操作Ⅰ為 ,操作Ⅱ為 。
(2)無色液體A是 ,定性檢驗A的試劑是 ,現象是 。
(3)測定白色固體B的熔點,發現其在115 ℃開始熔化,達到130 ℃時仍有少量不熔。該同學推測白色固體B是苯甲酸與KCl的混合物,設計了如下方案進行提純和檢驗,實驗結果表明推測正確。請完成表中內容。
序號 | 實驗方案 | 實驗現象 | 結論 |
① | 將白色固體B加入水中,加熱溶解, | 得到白色晶體和無色濾液 | |
② | 取少量濾液于試管中, | 生成白色沉淀 | 濾液含Cl- |
③ | 干燥白色晶體, | | 白色晶體 是苯甲酸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題
實驗室用硫酸銨、硫酸和廢鐵屑制備硫酸亞鐵銨晶體的方法如下:
步驟1:將廢鐵屑依次用熱的碳酸鈉溶液、蒸餾水洗滌。
步驟2:向盛有潔凈鐵屑的燒杯中加入稀H2SO4溶液,水浴加熱,使鐵屑與稀硫酸反應至基本不再冒出氣泡為止。趨熱過濾。
步驟3:向濾液中加入一定量(NH4)2SO4固體。
硫酸亞鐵晶體、硫酸銨、硫酸亞鐵銨晶體的溶解度(g/100 g H2O)
溫度物理溶解度 | 0 ℃ | 10 ℃ | 20 ℃ | 30 ℃ | 40 ℃ | 50 ℃ | 60 ℃ |
FeSO4·7H2O | 15.6 | 20.5 | 26.5 | 32.9 | 40.2 | 48.6 | - |
(NH4)2SO4 | 70.6 | 73.0 | 75.4 | 78.0 | 81.0 | - | 88.0 |
(NH4)2SO4·FeSO4·6H2O | 12.5 | 17.2 | 21.0 | 28.1 | 33.0 | 40.0 | 44.6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題
TiO2既是制備其他含鈦化合物的原料,又是一種性能優異的白色顏料。
(1)實驗室利用反應TiO2(s)+CCl4(g)TiCl4(g)+CO2(g),在無水無氧條件下制備TiCl4,實驗裝置示意圖如下:
有關物質性質如下表:
物質 | 熔點/℃ | 沸點/℃ | 其他 |
CCl4 | -23 | 76 | 與TiCl4互溶 |
TiCl4 | -25 | 136 | 遇潮濕空氣產生白霧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題
納米碳酸鈣廣泛應用于橡膠、塑料、造紙、化學建材、油墨、涂料、密封膠與膠粘劑等行業。在濃CaCl2溶液中通入NH3和CO2,可以制得納米級碳酸鈣。某校學生實驗小組設計下圖所示裝置,制取該產品。D中裝有蘸稀硫酸的脫脂棉,圖中夾持裝置已略去。
Ⅰ.可選用的藥品有:
a.石灰石 b.飽和氯化鈣溶液 c.6 mol/L鹽酸 d.氯化銨 e.氫氧化鈣
(1)A中制備氣體時,所需藥品是(選填字母序號) ;
(2)B中盛有飽和碳酸氫鈉溶液,其作用是 ;
(3)寫出制取氨氣的化學方程式 ;
(4)在實驗過程中,向C中通入氣體是有先后順序的,應先通入氣體的化學式 ;
(5)檢驗D出口處是否有氨氣逸出的方法是 ;
(6)寫出制納米級碳酸鈣的化學方程式 。
(7)若實驗過程中有氨氣逸出,應選用下列 裝置回收(填代號)。
Ⅱ.經分析在上述氯化銨樣品中含有雜質碳酸氫鈉。為了測定氯化銨的質量分數,該學生實驗小組又設計了如下實驗流程:
試回答:
(1)所加試劑A的化學式為
(2)B操作方法是
(3)樣品中氯化銨的質量分數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