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①②⑤ | B. | ③⑥ | C. | ①②④ | D. | ②④⑤⑥ |
分析 若要使平衡正向移動,同時使c(OH-)減小,則可加入與OH-反應是物質或加水稀釋,結合濃度對化學平衡的影響來解答.
解答 解:①NH4Cl固體,銨根離子濃度增大,平衡逆向移動,故錯誤;
②硫酸會消耗氫氧根離子,氫氧根離子濃度減小,平衡正向移動,故正確;
③NaOH固體,溶液中氫氧根離子濃度增大,電離平衡逆向移動,故錯誤;
④水稀釋,氨水的濃度減小,平衡正向移動,氫氧根離子濃度減小,故正確;
⑤加熱促進電離,電離平衡正向移動,氫氧根離子濃度增大,故錯誤;
⑥加入少量MgSO4固體,氫氧根離子與鎂離子反應生成氫氧化鎂沉淀,平衡正向移動,氫氧根離子濃度減小,故正確;
故選D.
點評 本題考查電離平衡的影響因素,注意把握濃度對電離平衡的影響為解答的關鍵,明確正向移動及[OH-]減小均滿足即可解答,題目難度不大.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多選題
A. | 2NH3+3CuO→3Cu+N2+3H2O | B. | 2Na+2NH3→2NaNH2+H2↑ | ||
C. | 4NH3+6NO→5N2+6H2O | D. | 3SiH4+4NH3→Si3N4+12H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H2、I2和HI分子中的化學鍵都是非極性共價鍵 | |
B. | 斷開2 mol HI分子中的化學鍵所需能量約為(c+b+a)kJ | |
C. | 相同條件下,1molH2(g)和1mol I2(g)總能量小于2mol HI(g)的總能量 | |
D. | 向密閉容器中加入2mol H2(g)和2mol I2(g),充分反應后放出的熱量為2akJ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銅的金屬活動性比鐵差,可在海輪外殼上裝若干銅塊以減緩其腐蝕 | |
B. | 銨鹽受熱易分解,實驗室常加熱硝酸銨與氫氧化鈣的混合物制取氨氣 | |
C. | 氯化鐵有氧化性,工業上用FeCl3溶液蝕刻銅箔制造電路板 | |
D. | 氨水具有弱堿性,可與飽和氯化鐵溶液反應制得氫氧化鐵膠體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1)和(6) | B. | (3)和(4) | C. | (2)和(4) | D. | (2)和(5)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已知冰的熔化熱為6.0kJ/mol,冰中氫鍵鍵能為20kJ/mol,假設1mol冰中有2mol 氫鍵,且熔化熱完全用于破壞冰的氫鍵,則最多只能破壞冰中15%的氫鍵 | |
B. | 已知一定溫度下,醋酸溶液的物質的量濃度為c,電離度為α,Ka=$\frac{(ca)^{2}}{c(1-a)}$.若加入少量醋酸鈉固體,則CH3COOH?CH3COO-+H+向左移動,α減小,Ka變小 | |
C. | 實驗測得環己烷(l)、環己烯(l)和苯(l)的標準燃燒熱分別為-3916 kJ/mol、-3747 kJ/mol和-3265 kJ/mol,可以證明在苯分子中不存在獨立的碳碳雙鍵 | |
D. | 已知:Fe2O3(s)+3C(石墨)═2Fe(s)+3CO(g),△H=+489.0 kJ/mol CO(g)+$\frac{1}{2}$O2(g)═CO2(g),△H=-283.0 kJ/mol. C(石墨)+O2(g)═CO2(g),△H=-393.5 kJ/mol. 則4Fe(s)+3O2(g)═2Fe2O3(s),△H=-1641.0 kJ/mol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