樹脂交聯程度決定了樹脂的成膜性。下面是一種成膜性良好的醇酸型樹脂的合成路線,如下圖所示:
(1)合成A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___。
(2)B的分子式為C4H7Br,且B不存在順反異構,B的結構簡式為_______,A到B步驟的反應類型是_________。
(3)E中含氧官能團的名稱是______,D 的系統命名為_________。
(4)下列說法正確的是_______。
A.lmol化合物C最多消耗3molNaOH
B.lmol化合物E與足量銀氨溶液反應產生2molAg
C. F不會與Cu(OH)2懸濁液反應
D.丁烷、1-丁醇、化合物D中沸點最高的是丁烷
(5)寫出D、F在一定條件下生成醇酸型樹脂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
(6)的符合下列條件的同分異構體有_____種。
① 苯的二取代衍生物;② 遇FeCl3溶液顯紫色;③ 可發生消去反應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7屆福建省廈門市高三下學期第一次質量檢測理綜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簡答題
軟錳礦的主要成分是MnO2,其懸濁液可吸收煙氣中SO2,所得酸性浸出液又可用于制備高純硫酸錳,其一種工藝流程如右圖所示。回答下列問題:
(1)軟錳礦懸濁液吸收SO2的過程中,SO2體現了________性。
(2)“氧化劑”發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____________。
(3)已知:Ksp[Al(OH) 3]=1.0×10-34;
Krp[Fe(OH) 3]=2.6×10-30;
Krp[Ni(OH) 2]=1.6×10-15;
Krp[Mn(OH) 2]=4.0×10-14;
“水解沉淀“中:
①“中和劑“可以是________(填標號)
A.Al2O3 B.H2SO4 C.MgO D.MnO2
②溶液的pH應不低于________(離子濃度小于1×10-5mol·L-1時,即可認為該離子沉淀完全)
③不采用“水解沉淀“除Ni2+的原因是___________。
(4)“置換”中發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____________。
(5)“結品分離”中的部分物質的溶解度曲線如右圖。
①加入稀硫酸的作用是(結合平衡移動原理解釋)_____________。
②結晶與過濾過程中,體系溫度均應維持在_______℃(填“27”、“60”或“70”)。
(6)高純硫酸錳可用于水中溶解氧含量的測定,步驟如下:
步驟1:水中的氧氣在堿性溶液中將MnSO4氧化為MnO(OH)2。
步驟2:在酸性條件下,加入KI將生成的MnO(OH)2再還原成Mn2+。
步驟3:用Na2S2O3標準溶液滴定步驟2中生成的I2(2S2O32-+I2=2I-+S4O62-)。
取某水樣100mL,按上述測定步驟滴定,消耗a mol·L-1 NaS2O3標準溶液VmL,該水樣溶解氧含量為
_________mol·L-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山東省2016-2017學年高一3月月考化學試卷 題型:選擇題
X、Y、Z三種短周期元素,原子半徑的大小關系為:r(y)>r(x)>r(z),原子序數之和為16。X、Y、Z三種元素的常見單質在適當條件下可發生下圖所示變化,其中B和C均為10電子分子。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 X元素位于ⅥA
B. A不能溶解于B中
C. B的沸點高于C的沸點
D. A和C不可能發生氧化還原反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7屆陜西省咸陽市高三二模理綜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推斷題
以A、B為原料制備線型高分子化合物M和抗凝血藥N的一種路線如下(部分反應條件和試劑略去):
已知:I. 烴A的密度是相同條件下H2密度的14倍;
I.
II.
請回答下列問題:
(1)B的化學名稱為____。F的結構簡式為______。
(2)N中含氧官能團的名稱為 _______。
(3)D→E的反應類型為_____。
(4)I的核磁共振氫譜中有_______組吸收峰。G分子中最多有____個原子共平面。
(5)B+C→M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
(6)同時滿足下列條件的J的同分異構體有_____種(不考慮立體異構)。
①苯環上連有2個取代基
②1mol該物質與足量的NaHCO3反應,生成2molCO2
(7)參照上述信息和合成路線,以HOCH3和(CH3CO)2O為起始原料(其他無機試劑任選),設計制備
的合成路線 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7屆陜西省咸陽市高三二模理綜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實驗能達到預期目的的是
編號 | 實驗內容 | 實驗目的 |
A | 室溫下,用pH試紙測得:0.1mol·L-1Na2SO3溶液的pH約為10;0.1mol·L-1NaHSO3溶液的pH約為5 | HSO3-結合H+的能力比SO32-強 |
B | 向含有酚酞的Na2CO3溶液中加入少量BaCl2固體,溶液紅色變淺 | 證明Na2CO3溶液中存在水解平衡 |
C | 配置FeCl2溶液時,先將FeCl2固體溶于適量鹽酸中,再用蒸餾水稀釋到所需濃度,最后向試劑瓶中加入少量銅粉 | 抑制Fe2+水解,并防止Fe2+被氧化 |
D | 向10mL0.2mol/LNaOH溶液中滴入2滴0.1mol/LMgCl2溶液,產生白色沉淀后,在滴加2滴0.1mol/LFeCl3溶液,又生成紅褐色沉淀 | 證明在相同溫度下的Ksp[Mg(OH)2]>Ksp[Fe(OH)3] |
A. A B. B C. C D.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7屆四川省南充市高三第二次高考適應性考試理綜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室溫下,向H2C2O4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所得溶液中H2C2O4,HC2O4-,C2O42-三者物質的量分數(分布系數)隨pH變化的關系入左圖所示。右圖為不同濃度NaHC2O4溶液中部分微粒濃度。下列表述錯誤的是
A. HC2O4-H++C2O42- K=1×10-4.3
B. 將等物質的量的NaHC2O4、Na2C2O4溶于水中,所得溶液pH恰好為4.3
C. NaHC2O4溶液中一定存在c(C2O42-)>c(H2C2O4),同時c(H+)>c(OH-)
D. 在0.1mol/L NaHC2O4溶液中各離子濃度大小關系為:c(Na+)>c(HC2O4-)>c(C2O42-)>c(H2C2O4)> c(H+)>c(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7屆江蘇省南京市、鹽城市高三第二次模擬考試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實驗題
環乙烯是一種重要的化工原料,實驗室常用下列反應制備環乙烯:
環己醇、環己烯的部分物理性質見下表:
物質 | 沸點(℃) | 密度(g·cm-3,20℃) | 溶解性 |
環己醇 | 161.1(97.8)* | 0.9624 | 能溶于水 |
環己烯 | 83(70.8)* | 0.8085 | 不溶于水 |
*括號中的數據表示該有機物與水形成的具有固定組成的混合物中有機物的質量分數
Ⅰ:制備環己烯粗品。實驗中將環己醇與濃硫酸混合加入燒瓶中,按圖所示裝置,油浴加熱,蒸餾約1h,收集餾分,得到主要含環己烯和水的混合物。
Ⅱ:環己烯的提純。主要操作有;
a.向餾出液中加入精鹽至飽和;
b.加入3~4mL5%Na2CO3溶液;
c.靜置,分液;
d.加入無水CaCl2固體;
e.蒸餾
回答下列問題:
(1)油浴加熱過程中,溫度控制在90℃以下,蒸餾溫度不宜過高的原因是________。
(2)蒸餾不能徹底分離環己烯和水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3)加入精鹽至飽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加入3~4mL5%Na2CO3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
(5)加入無水CaCl2固體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
(6)利用核磁共振氫譜可以鑒定制備的產物是否為環己烯,環己烯分子中有_______種不同環境的氫原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7屆江蘇省南京市、鹽城市高三第二次模擬考試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反應的離子方程式正確的是
A. 銅跟稀HNO3反應:3Cu+8H++2NO3-=3Cu2++2NO↑+4H2O
B. 向硫酸鋁溶液中加入過量氨水:Al3++3OH-= AlO2-+2H2O
C. 向Ag(NH3)2NO3溶液中加入鹽酸:Ag(NH3)2++2H+=Ag++2NH4+
D. NaHSO4溶液和Ba(OH)2溶液混合后溶液呈中性:Ba2++OH-+H++SO42-=BaSO4↓+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6-2017學年陜西省西安市高二下學期第一次教學檢測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某物質的結構為,關于該物質的敘述正確的是 ( )
A.一定條件下與氫氣反應可以生成硬脂酸甘油酯
B.一定條件下與氫氣反應可以生成軟脂酸甘油酯
C.與氫氧化鈉溶液混合加熱能得到肥皂的主要成分
D.與其互為同分異構體且完全水解后產物相同的油脂有三種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