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分別取樣配成溶液,分別往兩份溶液中逐滴滴加幾滴稀鹽酸,一開始就有氣體產生的為NaHCO3 | |
B. | 分別取樣加熱,將可能產生的氣體通入澄清石灰水,觀察有無白色渾濁 | |
C. | 分別取樣配成溶液,滴加Ba(OH)2溶液,觀察有無白色沉淀 | |
D. | 分別配成溶液,用鉑絲蘸取溶液在酒精燈火焰上灼燒,直接觀察火焰的顏色 |
分析 A.K2CO3和NaHCO3兩種白色固體都和與鹽酸反應生成二氧化碳,都產生氣泡,生成氣體的速率不同;
B.NaHCO3不穩定,加熱易分解;
C.二者均與氫氧化鋇反應生成碳酸鋇白色沉淀;
D.K2CO3和NaHCO3兩種白色固體分別含有K元素、Na元素,焰色反應現象不同.
解答 解:A.K2CO3和NaHCO3兩種白色固體都和與鹽酸反應生成二氧化碳,都產生氣泡,但是生成氣體的速率不同,一開始就有氣體產生的為NaHCO3,可鑒別,故A正確;
B.NaHCO3不穩定,加熱易分解,生成二氧化碳氣體,可通入澄清石灰水,觀察有無白色渾濁,故B正確;
C.二者均與氫氧化鋇反應生成碳酸鋇白色沉淀,現象相同,不能鑒別,故C錯誤;
D.二者分別含有K元素、Na元素,焰色反應現象不同,通過焰色反應可以判斷,故D正確;
故選C.
點評 本題考查物質的鑒別的方案設計,為高頻考點,把握二者性質的異同是解題關鍵,易錯點為A,注意不能利用是否產生氣泡,可觀察速率鑒別,題目難度不大.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CO(g)的燃燒熱是283.0 kJ•mol-1,則反應2CO2(g)=2CO(g)+O2(g)的△H=2×283.0 kJ•mol-1 | |
B. | 1mol甲烷完全燃燒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蒸汽所放出的熱量是甲烷的燃燒熱 | |
C. | 已知由石墨制備金剛石為吸熱反應,則金剛石比石墨穩定 | |
D. | HCl和NaOH反應的中和熱△H=-57.3 kJ•mol-1,則H2SO4和Ba(OH)2反應的中和熱△H=2×(-57.3)kJ•mol-1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硫酸 純堿 孔雀石[Cu2(OH)2CO3] | B. | 硝酸 燒堿 硫酸鋇 | ||
C. | 醋酸 乙醇 碳酸鈣 | D. | 鹽酸 熟石灰 苛性鈉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原混合酸中NO3-的物質的量為0.2mol | |
B. | 原混合酸中H2SO4物質的量濃度為2mol•L-1 | |
C. | OA段與BC段反應中電子轉移的物質的量之比為2:1 | |
D. | 取20ml原混合酸加水稀釋至1L后溶液的pH=1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己烯雌酚分子中碳原子的雜化軌道方式有sp2和sp3兩種 | |
B. | 己烯雌酚分子中所有的原子都可能在一個平面內 | |
C. | 1mol己烯雌酚分子與溴水完全反應時,最多可消耗5molBr2 | |
D. | 1mol己烯雌酚分子與氫氣在一定條件下完全反應時,最多可消耗7molH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遇FeCl3溶液顯紫色,因為該物質與苯酚屬于同系物 | |
B. | 滴入KMnO4酸性溶液,觀察到紫色褪去,可證明分子中存在雙鍵 | |
C. | 1mol該物質與足量的碳酸氫鈉反應,產生3molCO2 | |
D. | 1 mol該物質與濃溴水和H2反應時,最多消耗Br2和H2的物質的量分別為4 mol、7 mol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