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加入酚酞呈紅色的溶液中:CO32-、NH4+、NO3-、K+ | |
B. | 含有大量NO3-的溶液中:H+、Na+、Fe2+、Cl- | |
C. | 強酸性溶液中:Fe3+、NH4+、Cl-、SCN- | |
D. | 含有NaHSO4的溶液中:K+、Cu2+、Cl-、NO3- |
分析 A.該溶液中存在大量氫氧根離子,銨根離子與氫氧根離子反應;
B.硝酸根離子在酸性條件下能夠氧化亞鐵離子;
C.鐵離子與硫氰根離子反應生成硫氰化鐵;
D.四種離子之間不反應,都不與硫酸氫鈉反應.
解答 解:A.加入酚酞呈紅色的溶液呈堿性,溶液中存在大量氫氧根離子,NH4+、OH-之間發生反應,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故A錯誤;
B.NO3-、H+、Fe2+之間發生氧化還原反應,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故B錯誤;
C.Fe3+、SCN-之間反應生成絡合物硫氰化鐵,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故C錯誤;
D.K+、Cu2+、Cl-、NO3-之間不反應,都不與NaHSO4反應,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故D正確;
故選D.
點評 本題考查離子共存的正誤判斷,題目難度不大,注意明確離子不能大量共存的一般情況:能發生復分解反應的離子之間;能發生氧化還原反應的離子之間;能發生絡合反應的離子之間(如 Fe3+和 SCN-)等;還應該注意題目所隱含的條件,如:溶液的酸堿性,據此來判斷溶液中是否有大量的 H+或OH-;溶液的顏色,如無色時可排除 Cu2+、Fe2+、Fe3+、MnO4-等有色離子的存在;溶液的具體反應條件,如“氧化還原反應”、“加入鋁粉產生氫氣”.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多選題
A. | 淀份與纖維素結構簡式相同,互為同分異構體 | |
B. | 聚乙烯、油脂、銅氨纖維、光導纖維都屬于高分子 | |
C. | 甲烷的二氯代物只有一種可證明甲烷為正四面體結構 | |
D. | 蔗糖遇濃硫酸生碳化現象,但遇稀硫酸不會發生反應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溫度(℃) | 15.0 | 20.0 | 25.0 | 30.0 | 35.0 |
平衡總壓強(kPa) | 5.7 | 8.3 | 12.0 | 17.1 | 24.0 |
平衡氣體總濃度(×10-3mol•L-1) | 2.4 | 3.4 | 4.8 | 6.8 | 9.4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實驗序號 | 溫度 | 起始物質的量 | 熱量變化 | |
A | B | |||
Ⅰ | 600℃ | 1 mol | 3 mol | 96 kJ |
Ⅱ | 800℃ | 0.5 mol | 1.5 mol | -- |
A. | a=160 | |
B. | 600℃時,該反應的平衡常數是0.45 | |
C. | 實驗Ⅰ中,10 min內平均速率v(B)=0.06 mol•L-1•min-1 | |
D. | 向實驗Ⅱ的平衡體系中再充入0.5 mol A和1.5 mol B,A的轉化率不變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物質的量之比為1:1 | B. | 密度之比為4:11 | ||
C. | 體積之比為4:11 | D. | 原子數之比為5:3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n(HCl)<n(NH3•H2O) | B. | 鹽酸過量 | C. | 恰好中和 | D. | 無法判斷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c(H+)=c(CH3COO-) | |
B. | 醋酸的物質的量濃度為0.01mol•L-1 | |
C. | 與pH=12的NaOH溶液等體積混合后,溶液呈堿性 | |
D. | 加入醋酸鈉固體可抑制醋酸的電離,但電離常數Ka不變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