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KCl、Na2SO4 | B. | KCl、Na2SO4、NaCl | ||
C. | NaCl、K2SO4 | D. | KCl、K2SO4、Na2SO4 |
分析 明確電解質的強弱及電解質電離方式,及溶液中陽離子帶正電荷數等于陰離子帶負電荷數,據此解答.
解答 解:A.當KCl、Na2SO4按照物質的量之比為1:1混合溶于水,得到溶液中離子濃度關系為:c(K+)=c(Cl-)=$\frac{1}{2}$c(Na+)=c(SO${\;}_{4}^{2-}$),故A正確;
B.若滿足c(K+)=c(Cl-),則不可能含有氯化鈉,只有KCl、Na2SO4、NaCl都存在,則c(K+)<c(Cl-),故B錯誤;
C.硫酸鉀電離產生鉀離子物質的量為硫酸根離子物質的量2倍,只含有NaCl、K2SO4,c(K+)>c(SO${\;}_{4}^{2-}$),故C錯誤;
D.硫酸鈉電離產生鈉離子物質的量為硫酸根離子物質的量2倍,所以只有Na2SO4,滿足$\frac{1}{2}$c(Na+)=c(SO${\;}_{4}^{2-}$),再加K2SO4,則c(Na+)<2c(SO${\;}_{4}^{2-}$),故D錯誤;
故選:A.
點評 本題考查了電解質電離特點及溶液中離子濃度關系,明確物質的構成及電解質電離方式是解題關鍵,題目難度不大.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化學的特征是認識分子 | |
B. | 新制氯水應保存在棕色試劑瓶中,放于陰涼處 | |
C. | 在化學反應中,參加反應的各物質的質量比等于其物質的量之比 | |
D. | 英國化學家玻義耳提出原子學說,為近代化學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檢驗Cl-離子的試劑是硝酸銀和硝酸 | |
B. | 配制一定物質的量濃度溶液時,未洗滌燒杯和玻璃棒,結果會偏低 | |
C. | 配制一定物質的量濃度溶液時,容量瓶中有少量蒸餾水,對濃度無影響 | |
D. | 向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后生成白色沉淀,即可證明有SO${\;}_{4}^{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C-F | 427 | C-Cl | 330 | C-I | 218 |
H-H | 436 | S=S | 255 | H-S | 339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CuO→Cu(OH)2 | B. | SO2→Na2SO3 | C. | Fe→FeCl2 | D. | CaCO3→Ca(NO3)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1mol${\;}_{8}^{16}$OD-含有的質子、中子數均為9NA | |
B. | 3.6g石墨和C60的混合物中,含有的碳原子數為0.3NA | |
C. | 含有4.6g鈉元素的過氧化鈉和氧化鈉的混合物中,所含離子總數為0.3NA | |
D. | 標準狀況下,4.48L HF含有的分子數為0.2NA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弱酸的化學式 | CH3COOH | HCN | H2CO3 |
電離平衡常數(25℃) | 1.8×l0-5 | 4.9×l0-10 | K1=4.3×l0-7 K2=5.6×l0-11 |
A. | 2CN-+H2O+CO2═2HCN+CO32- | |
B. | 相同溫度時,等物質的量濃度的各溶液pH關系:pH(NaCN)>pH(Na2CO3)>pH(CH3COONa) | |
C. | 冰醋酸中逐滴加水,溶液的導電性、醋酸的電離程度、pH均先增大后減小 | |
D. | 25℃時,等體積、等物質的量濃度的NaCN溶液中陰離子總數小于CH3COONa溶液中陰離子總數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某元素原子的原子半徑是111pm | |
B. | 某常見氣體的密度為1.8g•cm-3 | |
C. | 某澄清石灰水的濃度是2.0mol•L-1 | |
D. | 用廣泛pH試紙測得某溶液的pH為6.3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