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現有A、B、C三種化合物,各取30 g相混合,完全反應后,得到8.0 g B、39.0 g C,還有D生成,已知D的相對分子質量為86。現將22.0 g A和11.0 g B反應,能生成D的物質的量為( )
A. 1.00 mol B. 0.500 mol C. 0.25 mol D. 0.275 mol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各組離子在指定溶液中可以大量共存的是
A. pH=11的溶液中:CO32-、Na+、AlO2-、NO3-
B. 加入Al放出H2的溶液中:SO42-、NH4+、Na+、F-
C. pH=7的溶液中:SO32-、Na+、K+、ClO—
D. 無色溶液中:K+、SO42-、Cu2+、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短周期元素A、B、C、D的原子序數依次增大,B和D同主族;X、Y、N分別是由以上四種元素中兩種組成的化合物,Z是由以上三種元素組成的化合物;若X與Y摩爾質量相同,Y為淡黃色固體,上述物質之間的轉化關系如圖所示(部分生成物省略),則下列說法中一定正確的是( )
A. 相對分子質量M>N,沸點M>N B. 簡單離子半徑:D>B>C>A
C. Z 為 Na2CO3 D. 圖中有兩個氧化還原反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Ⅰ.如圖所示,一密閉容器被無摩擦、可滑動的兩隔板a、b分成甲、乙兩室;標準狀況下,在乙室中充入NH30.4mol,甲室中充入HCl、N2的混合氣體,靜止時隔板位置如圖所示。已知甲、乙兩室中氣體的質量之差為17.3g。
(1)甲室中HCl、N2的質量之比為__________________。
(2)將隔板a去掉,一段時間后,隔板b將穩定位于刻度“________’’處(填數字,不考慮固體物質產生的壓強),此時體系的平均相對分子質量為________。
Ⅱ.已知硫酸、氨水的密度與所加水的量的關系如圖所示,現有硫酸與氨水各一份,請根據表中信息,回答下列問題:
溶質的物質的量濃度/molL-1 | 溶液的密度/gcm-3 | |
硫酸 | c1 | ρ1 |
氨水 | c2 | ρ2 |
(1)表中硫酸的質量分數為________(不寫單位,用含c1、ρ1,的代數式表示)。
(2)物質的量濃度為c1molL-1的硫酸與水等體積混合(混合后溶液的體積變化忽略不計),所得溶液的物質的量濃度為________molL-1。
(3)將物質的量濃度分別為c2molL-1和0.2c2molL-1的氨水等質量混合,所得溶液的物質的量濃度__________0.6c2molL-1(填“大于”、“小于”或“等于”)(設混合后溶液的體積變化忽略不計)
Ⅲ.電解法處理含氮氧化物廢氣,可回收硝酸,具有較高的環境效益和經濟效益。實驗室模擬電解法吸收NOx的裝置如圖所示(圖中電極均為石墨電極)。
若用NO2氣體進行模擬電解法吸收實驗。
①寫出電解時NO2發生反應的電極反應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若有標準狀況下2.24LNO2被吸收,通過陽離子交換膜的H+為________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述實驗能到達預期目的的是
選項 | 實驗內容 | 實驗目的 |
A | 用注射器收集銅與濃硝酸反應生成的氣體,然后推拉注射器 | 研究壓強對化學平衡移動的影響 |
B | 在實驗室制得的乙酸乙酯中加入飽和碳酸鈉溶液,然后蒸餾 | 除去乙酸乙酯中混有的乙酸、乙醇 |
C | 用飽和FeCl3溶液制得Fe(OH)3膠體,然后過濾 | 提純Fe (OH) 3膠體 |
D | 往混有FeCl2的CuCl2溶液中加人H2O2 后,用氨水調節pH 至2.7 后過濾 | 除去CuCl2溶液中FeCl2雜質 |
A. A B. B C. C D.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清華大學王曉琳教授首創三室電解法制備LiOH,其工作原理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X電極連接電源負極
B.Y電極反應式為O2+2H2O+4e4OH
C.N為陽離子交換膜
D.制備2.4 g LiOH產生的H2在標準狀況下為2.24 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用堿性丙烷燃料電池電解苦鹵水(含Cl、Br、Na+、Mg2+)的裝置如圖所示(a、b為石墨電極),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電池工作時,負極反應式為:C3H8+26OH20e3
+17H2O
B.電解時,a電極周圍首先放電的是Br而不是Cl,說明當其他條件相同時后者的還原性強于前者
C.電解時,電子流動的路徑是:負極→外電路→陰極→溶液→陽極→正極
D.忽略能量損耗,當電池中消耗 0.16 g O2時,a極周圍會產生0.71 g Cl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甲、乙、丙、丁分別是Al2(SO4)3、FeSO4、NaOH、BaCl2四種物質中的一種,若將丁溶液滴 入乙溶液中,發現有白色沉淀生成,繼續滴加丁則沉淀消失,丁溶液滴入甲溶液時,無明顯現象發生,據此可推斷丙物質是 ( )
A. Al2(SO4)3 B. NaOH C. FeSO4 D. BaCl2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