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研究和深度開發CO、CO2的應用對構建生態文明社會具有重要的意義。回答下列問題:
I.CO可用于高爐煉鐵,已知
Fe3O4(s)+4CO(g)====3Fe(s)+4CO2(g) △H1 =a kJ/ mol
3Fe2O3(s)+CO(g)====2Fe3O4 (s)+CO2(g) △H2=bkJ/mol
則反應Fe2O3(s)+3CO(g)====2Fe(s)+3CO2(g)的△H3=_________kJ/mol(用含a、b的代數式表示)
Ⅱ.一定條件下,CO2和CO可以互相轉化。
(1)某溫度下,在容積為2L的密閉容器按甲、乙兩種方式投入反應物發生反應:CO2(g)+H2(g) CO(g)+H2O(g)。
甲容器15min后達到平衡,此時CO2的轉化率為75%。則0~15min內平均反應速率v(H2)= _________,此條件下該反應的平衡常數K=_________。
欲使平衡后乙與甲中相同組分氣體的體積分數相等,則ω、x、y、z需滿足的關系是_________,且_________ (用含y的等式表示)。
(2)研究表明,溫度、壓強對反應“C6H5CH2CH3(g)+CO2(g) C6H5CH=CH2(g)+CO(g)+H2O(g) △H”中乙苯的平衡轉化率影響如下圖所示:
則△H_________ 0(填“>”“<”或“=”),壓強p1、p 2、p3從大到小的順序是_________。
(3)CO可被NO2氧化:CO+NO2CO2+NO。當溫度高于225℃時,反應速率v正=k正·c(CO)·c(NO2)、v逆=k逆·c(CO2)·c(NO),k正、k逆分別為正、逆反應速率常數。在上述溫度范圍內,k正、k逆與該反應的平衡常數K之間的關系為_________。
【答案】(b+2a)/3 0.2mol·L-1·min-1 1.8 x=2w+y z=y > p1>p2>p3 k=k正/k逆
【解析】
Ⅰ.根據蓋斯定律△H3=(△H1+2△H2)/3;
Ⅱ(1)v(H2)=△c/△t;由K=c(CO)·c(H2O)/c(CO2)·n(H2)計算平衡常數;
欲使平衡后乙與甲中相同組分氣體的體積分數相等,則ω、x、y、z需滿足的關系(w-y):(x-y)=8:16即x=2w+y且z=y;
(2)壓強越大,乙苯的平衡轉化率越小;
(3)達平衡時v正=v逆,即k正·c(CO)·c(NO2)=k逆·c(CO2)·c(NO),由此計算。
Ⅰ.根據蓋斯定律△H3=(△H1+2△H2)/3=(b+2a)/3kJ/mol;
Ⅱ(1)v(H2)=8molx75%/(2L×15min)=0.2mol/(L·min)。
反應8mol×75%=6 mol CO2,則平衡時n(CO)=n(H2O)=6mol,n(CO2)=8 mol-6 mol=2 mol, n(H2)=16 mol-6 mol=10 mol,K=c(CO)·c(H2O)/c(CO2)·n(H2)=6molx6mol/(2mol×10mol)=l.8.
要使平衡后乙與甲中相同組分氣體的體積分數相等,需滿足(w-y):(x-y)=8:16即x=2w+y且z=y;
(2)溫度越高、乙苯的平街轉化率越大,表明△H>0;該反應的△n氣>0,則壓強越大,乙苯的平衡轉化率越小,故p1>p2>p3;
(3)達平衡時v正=v逆,即k正·c(CO)·c(NO2)=k逆·c(CO2)·c(NO),故k正/k逆=c(CO2)·c(NO)/c(CO)·c(NO2)=k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等物質的量的Na和Na2O2分別與足量的水反應,生成的氣體在同溫同壓下的體積之比為( )
A. 1:1 B. 1:2 C. 2:1 D. 2: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草酸(H2C2O4)溶液與酸性KMnO4溶液反應時,溶液褪色總是先慢后快,某學習小組探究反應過程中使褪色加快的主要原因,過程如下:
【查閱資料】KMnO4溶液氧化H2C2O4的反應歷程為:
【提出假設】假設1:該反應為放熱反應
假設2:反應生成的Mn2+對該反應有催化作用
假設3:K+對該反應有催化作用
該小組同學未提出濃度使反應速率加快的假設,原因是 。
【設計、完成實驗】(1)稱取 g草酸晶體(H2C2O4·2H2O),配置500 mL 0.10 mol/L H2C2O4溶液。
①在上述過程中必須用到的2種定量儀器是托盤天平和 。
②下列操作會使所配溶液濃度偏低的是 (填下列選項的字母序號)。
A.稱取草酸晶體時,將草酸晶體放在托盤天平右盤 |
B.定容時俯視刻度線 |
C.將燒杯中溶液轉移到容量瓶之前,容量瓶中有少量蒸餾水 |
D.搖勻后,發現溶液液面低于刻度線,立即用膠頭滴管加水再定容 |
(2)完成探究,記錄數據
實驗 | 燒杯中所加試劑及用量(mL) | 控制條件 | 溶液褪色時間(s) | |||
0.10 mol/L | 等濃度 | H2O | 0.50 mol/L | |||
1 | 30 | 20 | 30 | 20 | 18 | |
2 | 30 | 20 | 30 | 20 | 水浴控制溫度65 ℃ | 15 |
3 | 30 | 20 | 30 | 20 | 加入少量MnSO4固體 | 3.6 |
4 | 30 | 20 | x | 20 | 加入5 mL 0.10 mol/LK2SO4溶液 | 18 |
則x = ,假設2成立
(3)由于KMnO4能氧化水中有機物等因素,為配制好穩定的KMnO4溶液,其濃度需標定。取10.00 mL 0.10 mol/L H2C2O4溶液于錐形瓶中,加入10 mL 0.50 mol/L稀硫酸,用(2)中KMnO4溶液滴定至錐形瓶中恰好呈淺紫色,且半分鐘不褪色,記錄數據,平行三次實驗,平均消耗KMnO4溶液40.00 mL,則草酸溶液與酸性KMnO4溶液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 。上述實驗中KMnO4溶液的物質的量濃度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中國化學家研究的一種新型復合光催化劑[碳納米點(CQDs)/氮化碳(C3N4)納米復合物]可以利用太陽光實現高效分解水,其原理如下圖所示。
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 該催化反應實現了太陽能向化學能的轉化
B. 階段I中,H2O2是氧化產物
C. 每生成1molO2,階段II中轉移電子2 mol
D. 反應的兩個階段均為吸熱過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室溫下,向100 mL 0.1 mol/L NH4Cl溶液中加入下列物質。有關結論正確的是
加入的物質 | 結論 | |
A | 100 mL0.1 mol/L鹽酸 | 溶液中2c(NH4+)= c(Cl-) |
B | 0.01 mol Na2O2固體 | 反應完全后,溶液pH增大,c(Na+)= 2c(Cl-) |
C | 100 mL H2O | 由水電離出的c(H+)·c(OH-)變大(均自由離子) |
D | 100 mL 0.1 mol/L氨水 | 溶液中 |
A. A B. B C. C D.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古代有火燒孔雀石煉銅(加入炭)和濕法煉銅(在溶液中加鐵),下列有關說法不正確的是( )
A. 火燒孔雀石煉銅發生的反應有Cu2(OH)2CO32CuO+CO2↑+H2O
B. 火燒孔雀石煉銅發生的反應有2CuO+CCO2↑+2Cu
C. 濕法煉銅發生的主要反應為Fe+Cu2+===Cu+Fe2+
D. 兩種煉銅的方法涉及的主要反應都是氧化還原反應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