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有關實驗的選項正確的是( )
A.下列裝置中X若為苯,可用于吸收NH3或HCl,并防止倒吸 | B.加熱燒杯,可以分離NaCl中NH4Cl | C.制備MgCl2晶體 | D.記錄滴定終點讀數為12.20 mL |
|
|
|
|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6-2017學年山東省高一上期中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84”消毒液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廣泛,該消毒液無色,有漂白作用。它的有效成分是下列物質中的一種,這種物質是
A.NaClO B.NaOH C.KMnO4 D.Na2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6-2017學年黑龍江佳木斯一中高一上月考二化學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如圖為反應I2+SO2+2H2O=2HI+H2SO4中電子轉移關系,則圖中元素甲、乙分別表示
A.I S B.H S C.S O D.S I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6-2017學年河南省高一12月月考化學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取兩份鋁粉,一份投入足量濃氫氧化鈉溶液中,一份投入足量鹽酸中,充分反應,產生等量氫氣。則兩份鋁粉的質量之比為( )
A.1: 2 B.1: 3 C.3 : 2 D.1 : 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7屆福建省四地六校高三上學期12月月考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實驗題
某化學小組利用下圖裝置探究高溫下用CO還原CuO的固體產物的成分。
已知:①H2C2O4C
O↑+CO2↑+H2O
②Cu2O+4NH3·H2O=2[Cu(NH3)2]++3H2O+2OH-
回答下列問題:
(1)實驗開始前,首先必須進行裝置氣密性檢查的操作為
(2)裝置B的試劑是
(3)為探究其還原產物的成分,某同學提出了如下假設:
假設1:還原產物為Cu2O;
假設2:還原產物為
假設3:還原產物為
(4)F裝置中的PdCl2溶液可以吸收多余的CO,反應后溶液變黑(Pd),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5)為驗證還原產物的成分,甲、乙同學設計了兩個實驗方案。
①甲同學反應前測CuO固體樣品的質量為13.0g,反應一段時間后,熄滅D裝置的酒精噴燈,并立即熄滅A裝置的酒精燈,待D裝置中固體冷卻后,稱得固體的質量為10.6g。
甲同學取少量稱量后的固體放入200mL 3.0 mol·L-1的氨水中,充分混合一段時間后,測得溶液的pH沒有改變(溶液體積變化忽略不計),甲同學通過信息推測固體的成分為
②乙同學稱量E裝置反應前后的質量差,計算出CuO的轉化率比甲同學計算結果 填(偏小、偏大、不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7屆福建省四地六校高三上學期12月月考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2015年8月12日天津爆炸事故中導致氰化鈉泄漏,泄漏的氰化鈉可以通過噴灑雙氧水來處理,以減輕環境污染,有關化學方程式為:NaCN+H2O2+H2O=NH3+NaHCO3,下列有關說法不正確的是 ( )
A.NaCN中碳元素化合價為+2價
B.在該反應中H2O2既作氧化劑又作還原劑
C.NaCN中含有離子鍵和共價鍵
D.當有0.1mol NH3生成時,有0.2mol電子轉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7屆福建省四地六校高三上學期12月月考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關于化學用語的表示正確的是( )
A.硫化鈉的電子式:
B.質子數為35、中子數為45的溴原子:8035Br
C.乙酸的結構簡式:C2H4O2
D.硫原子的結構示意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7屆福建省高三上學期第二次月考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用重結晶法可以提純苯甲酸(含砂子)、硝酸鉀(含氯化鈉)括號內為雜質
B.從海帶中提取碘,需經過以下實驗步驟:灼燒、溶解、過濾、萃取分液、蒸餾
C.加熱法不可以分離I2和NH4Cl固體混合物
D.用酸性KMnO4溶液可以檢驗綠礬(FeSO4·7H2O)是否變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6-2017陜西西安長安區一中實驗班高一12月考化學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將過氧化鈉投入到氯化亞鐵溶液中,可觀察到的現象是( )
A.最終生成白色沉淀 B.最終生成紅褐色沉淀
C.最終出現灰綠色沉淀 D.無變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