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某校化學研究性學習小組欲設計實驗驗證Fe、Cu的金屬活動性,他們提出了以下兩種方案。請你幫助他們完成有關實驗項目:
方案I:有人提出將大小相等的鐵片和銅片,分別同時放入稀硫酸(或稀鹽酸)中,觀察產生氣泡的快慢,據此確定它們的活動性。該原理的離子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
方案II:有人利用Fe、Cu作電極設計成原電池,以確定它們的活動性。試在下面的方框內畫出原電池的裝置圖_________,標出原電池的電極材料和電解質溶液,并寫出負極電極反應式負極反應式: ________________。
方案III;結合你所學的知識,幫助他們再設計一個驗證Fe、Cu活動性的簡單實驗方案(與方案1、II不能雷同) ________________用離子方程式表示其反應原理:______。
【答案】Fe+2H+=Fe2++H2↑ (答案合理即可) 負極反應式Fe-2e-= Fe2+ (答案合理即可) 方案Ⅲ:根據鐵和銅的置換反應設計,設計方法如下:將鐵片置于CuSO4溶液中,一段時間后觀察Fe表面有紅色的金屬銅析出,即可以證明金屬鐵的活潑性強于金屬銅的 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Fe+Cu2+=Fe2++Cu (答案合理即可)
【解析】
方案I:鐵與鹽酸反應而銅不反應,鐵在反應中表現還原性;
方案II:利用Fe、Cu作原電池的電極,還原性強的金屬作負極;
方案III:利用氧化還原反應中還原劑的還原性大于還原產物;
方案I:鐵與鹽酸反應而銅不反應,則可驗證鐵的還原性強于銅,鐵與鹽酸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Fe+2H+=Fe2++H2↑;
方案II:利用Fe、Cu作原電池的電極,稀硫酸作電解質溶液,裝置圖為還原性強的金屬作電池的負極,失電子,化合價升高,負極電極反應式為:Fe-2e-Fe2+;
方案III:利用氧化還原反應中還原劑的還原性大于還原產物,用金屬間的置換反應實驗,將鐵片置于CuSO4溶液中,一段時間后觀察Fe表面有紅色的金屬銅析出,即可以證明金屬鐵的活潑性強于金屬銅的;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Fe+Cu2+=Fe2++Cu;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將AsO43-+2I-+2H+ AsO33-+I2+H2O設計成圖所示的電化學裝置,其中C1、C2均為碳棒。甲、乙兩組同學分別進行下述操作:
甲組:向B燒杯中逐滴加入濃鹽酸
乙組:向B燒杯中逐置滴加入40%NaOH溶液,下列描述中,正確的是
A. 甲組操作過程中,C2做負極
B. 乙組操作過程中,C1上發生的電極反應為: 2I—-2e—=I2
C. 兩次操作過程中,微安表(G)指針的偏轉方向相反
D. 甲組操作時該裝置為原電池,乙組操作時該裝置為電解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鎳鈷錳酸鋰電池是一種高功率動力電池。采用廢舊鋰離子電池回收工藝制備鎳鈷錳酸鋰三元正極材料(LiNi1-x-y) Cox MnyO2)的工藝流程如下:
回答下列問題:
(1)能夠提高堿浸效率的方法有___________(至少寫兩種)。
(2)廢舊鋰離子電池拆解前進行“放電處理”有利于鋰在正極的回收,其原因是__________。
(3)LiCoO2中Co元素化合價為_____,其參與“還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
(4)溶液溫度和浸漬時間對鉆的浸出率影響如圖所示:
則浸出過程的最佳條件是__________。
(5)已知溶液中Co2+的濃度為1.0mol·L-1,緩慢通入氨氣,使其產生Co(OH)2沉淀,列式計算Co2+沉淀完全時溶液的pH______________(已知離子沉淀完全時c(Co2+)≤1.0×10-5mol·L-1,Ksp[Co(OH)2]=2.0×10-15,1g2=0.3,溶液體積變化忽略不計)
(6)寫出“高溫燒結固相合成”過程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用碳酸鈉晶體(Na2CO310H2O)配制 0.1mol/L 的碳酸鈉溶液,正確的方法是
A. 稱量 10.6g 碳酸鈉晶體,溶解在 1L 水中
B. 稱量 28.6g 碳酸鈉晶體,溶解在 1L 水中
C. 稱量 14.3g 碳酸鈉晶體,溶解在適量水中,然后在容量瓶中加水到 1L
D. 稱量 14.3g 碳酸鈉晶體,溶解在適量水中,然后在容量瓶中加水到 500m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常溫下,向20mL0.1moL/L的H3PO4溶液中滴加0.1moL/L的 NaOH溶液,所得溶液的pH與NaOH溶液體積的關系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H3PO4溶液第一步滴定可用酚酞作指示劑
B. A點溶液中c(H2PO4-)>c(H3PO4)>c(HPO42-)
C. 圖像中A、B、C三處溶液中 相等
D. B點溶液存在2c(Na+)=c(PO43-)+c(H2PO4-)+c(HPO42-)+c(H3PO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葡萄糖酸亞鐵((C6H11O7)2Fe)是常用的補鐵劑,易溶于水,幾乎不溶于乙醇。用下圖裝置制備FeCO3,并利用FeCO3與葡萄糖酸反應可得葡萄糖酸亞鐵。回答下列問題:
(1)a的名稱為_________。
(2)打開a中K1、K3,關閉K2,一段時間后,關閉K3,打開K2。在_________(填儀器標號)中制得碳酸亞鐵。實驗過程中產生的H2作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寫2條)
(3)將制得的碳酸亞鐵濁液過濾、洗滌。如過濾時間過長會發現產品部分變為紅褐色。用化學方程式說明原因____________。
(4)將葡萄糖酸與碳酸亞鐵混合,加入乙醇、過濾、洗滌、干燥。加入乙醇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
(5)用 NaHCO3溶液代替Na2CO3溶液制備碳酸亞鐵,同時有氣體產生,離子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此法產品純度更高,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