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銀是一種貴金屬,古代常用于制造錢幣及裝飾器皿,現代在電池和照明器材等領域亦有廣泛應用。回答下列問題。
(1)久存的銀制器皿表面會變黑,失去銀白色的光澤,原因是________。
(2)已知Ksp(AgCl)=1.8×10-10,向VmL0.018mol/L的AgNO3溶液加VmL0.020mol/L的鹽酸,混合后溶液中的Ag+的濃度為______mol/L,pH為________。
(3)AgNO3溶液光照易分解,生成Ag和紅棕色氣體等物質,其光照分解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
(4)如圖所示原電池正極的反應式為_________。
【答案】 Ag與空氣含硫物質反應生成硫化銀 1.8×10-7mol/L 2 2AgNO3Ag+2NO2↑+O2↑ Ag++e-=Ag
【解析】(1)根據金屬的腐蝕可知Ag變黑是發生了化學腐蝕,Ag與空氣中氧及含硫化合物反應生成黑色硫化銀;(2)根據反應中HCl和硝酸銀的物質的量可知HCl過量,則計算剩余的氯離子的物質的量濃度為=0.001mol/L,Ksp(AgCl)=c(Ag+)c(Cl-)= c(Ag+)×0.001mol/L =1.8×10-10,故c(Ag+) =1.8×10-7mol/L;因為該反應中氫離子未參加反應,所以溶液的體積變為100mL時,氫離子的濃度為0.01mol/L,則pH=2;(3)紅棕色氣體是NO2,該反應中Ag元素化合價由+1價變為0價、N元素化合價由+5價變為+4價,根據氧化還原反應知,還有元素失電子化合價升高,只能是O元素失電子生成O2,根據反應物、生成物及反應條件書寫方程式為:2AgNO3
Ag+2NO2↑+O2↑;(4)該原電池的實質是Cu與銀離子發生置換反應生成Ag單質,所以正極是生成Ag單質的還原反應,電極反應為: Ag++e-=Ag。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A~H分別表示中學化學中常見的某種物質,它們之間的相互轉化關系如下圖所示(部分反應物、生成物未列出)。已知:C、D、E、F、G五種物質中均含有同一種元素;A為淡黃色固體化合物;G為紅褐色固體。
(1)寫出化學式:A:__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__;F:________________。
(2)寫出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寫出離子方程式: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生成24 g B需要轉移________mol電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W、X、Y、Z是四種常見的短周期元素,其原子半徑隨原子序數的變化如圖所示。已知W的一種核素的質量數為18,中子數為10;X是短周期元素中原子半徑最大的;Y的單質是一種常見的半導體材料;Z的非金屬性在同周期元素中最強.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 簡單離子半徑:W>X>Z
B. 最簡單氣態氫化物的穩定性:Y<Z
C. 化合物XZW中既含離子鍵又含共價鍵
D. Y的氧化物能與X的最高價氧化物對應的水化物反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疊氮化鈉常用作汽車安全氣囊中的藥劑。實驗室制取疊氮化鈉的原理、實驗裝置及步驟如下:
已知:①NaN3(疊氮化鈉)是一種易溶于水的白色晶體,微溶于乙醇,不溶于乙醚;
②NaNH2的熔點為210℃,沸點為400℃,在水溶液中易水解。
實驗步驟:
①打開裝置A導管上的旋塞,加熱制取氨氣;
②再加熱裝置D中的金屬鈉,使其熔化并充分反應后,再停止加熱A并關閉旋塞;
③向裝置D中b容器內充入加熱介質并加熱到210~220℃,然后按圖通入N2O;
④冷卻,向產物中加入乙醇(降低NaN3的溶解度),減壓濃縮、結晶;
⑤過濾,用乙醚洗滌,晾干。
回答下列問題:
(1)裝置C中盛放的藥品為______;裝置B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__。
(2)步驟①先加熱通氨氣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步驟②氨氣與熔化的鈉反應生成NaNH2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
(3)步驟③b容器充入的介質為植物油,進行油浴而不用水浴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
(4)生成NaN3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
(5)圖中儀器a用不銹鋼材質的而不用玻璃的,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
(6)步驟⑤用乙醚洗滌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7)消防時,常用1mol·L-1的NaClO溶液將NaN3轉化為N2,則銷毀650g NaN3至少需要_____LNaClO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以NA代表阿伏加德羅常數,則關于熱化學方程式 C2H2 (g) +5/2O2 (g) →2CO2 (g)+H2O(l) △H = —1300kJ / mol 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
A. 當8 NA個電子轉移時,該反應放出1300kJ的能量
B. 當1 NA個水分子生成且為液體時,吸收1300kJ的能量
C. 當2 NA個碳氧共用電子對生成時,放出1300kJ的能量
D. 當8 NA個碳氧共用電子對生成時,放出1300kJ的能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