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鋁熱反應原理是煉鐵最常用的反應原理 | |
B. | 氧化鋁熔點很高,可用作耐火材料 | |
C. | 過氧化鈉可以用作呼吸面具中的供氧劑 | |
D. | 青銅是我國使用最早的合金 |
分析 A、煉鐵常用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鐵的熱還原法;
B、可作耐火材料的物質,其熔點高;
C、過氧化鈉和二氧化碳反應生成碳酸鈉和氧氣;
D、人類最早使用的合金是由銅、錫形成的青銅.
解答 解:A、鋁熱反應用來冶煉熔點高的金屬,如釩、鉻、錳等,而煉鐵最常用的方法為熱還原法,故A錯誤;
B、因Al2O3熔點很高,一般溫度下不能液化,則可用作耐火材料,故B正確;
C、過氧化鈉和呼出氣體二氧化碳反應生成碳酸鈉和氧氣,用作呼吸面具中的供氧劑,故C正確;
D、人類最早使用的合金是由銅、錫形成的青銅,故D正確.
故選A.
點評 本題考查元素化合物的性質,涉及鈉及其化合物及鋁的化合物的性質,注意物質的性質與用途的關系及金屬冶煉原理,題目難度不大.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變化過程中化學鍵被破壞,則一定發生化學變化 | |
B. | ![]() 實驗室制氧氣 | |
C. | Na+、Fe3+-人體所需微量元素 | |
D. | 能區別地溝油與礦物油的方法是加入足量氫氧化鈉溶液共熱,不分層的是地溝油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用燃著的木條伸入集氣瓶中檢驗二氧化碳 | |
B. | 用水區分氫氧化鈉固體和氯化鈉固體 | |
C. | 用鐵粉除去FeSO4溶液中混有的CuSO4 | |
D. | 用石灰水除去NaOH溶液中混有的Na2CO3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分子數為NA的CO和N2的混合氣體體積為22.4L,平均相對分子質量為28 | |
B. | 體積不變的容器中進行的反應N2+3H2$?_{高溫高壓}^{催化劑}$2NH3,隨著反應的進行氣體密度逐漸減小 | |
C. | Na2O2和NH4Cl濃溶液反應得到混合氣體的平均相對分子質量可能是34 | |
D. | 對于反應I2(g)+H2(g)$\stackrel{△}{?}$2HI(g)而言,達到平衡后,氣體的平均相對分子質量不變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兩者都為s-sσ鍵 | B. | 兩者都為p-pσ鍵 | ||
C. | 前者為p-pσ鍵,后者為s-pσ鍵 | D. | 前者為s-sσ鍵,后者為s-pσ鍵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由圖甲表示的反應速率隨溫度變化的關系可知該反應的△H>0 | |
B. | 圖乙表示等量NO2在容積相同的恒容密閉容器中,不同溫度下分別發生反應:2NO2(g)═N2O4(g),相同時間后測得NO2含量的曲線,則該反應的△H<0 | |
C. | 圖丙表示該反應為放熱反應,且催化劑能改變反應的焓變 | |
D. | 絕熱恒容密閉容器中發生反應:SO2(g)+NO2(g)?SO3(g)+NO(g),其正反應速率隨時間變化如圖丁所示,則c點一定是平衡點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1 mol Cl2與足量的Fe充分反應,轉移電子的數目為3NA | |
B. | 常溫下,1 L pH=1的H2SO4溶液中,由水電離出的H+數目為0.1NA | |
C. | 常溫下,21 g乙烯和丁烯的混合氣體中含有的碳原子數目為1.5NA | |
D. | 1 mol ${\;}_{6}^{14}$C原子中所含中子數目為6NA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