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下列圖像分別表示有關反應的反應過程與能量變化的關系。
據此判斷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
A. 白磷比紅磷穩定
B. 石墨轉變為金剛石是吸熱反應
C. S(g)+O2(g)=SO2(g) ΔH1 S(s)+O2(g)=SO2(g) ΔH2 則ΔH1>ΔH2
D. CO(g)+H2O(g)=CO2(g)+H2(g) ΔH>0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已知五種元素的原子序數大小順序為C>A>B>D>E,A、C同周期,B、C同主族。A與B形成的離子化合物A2B中所有離子的電子數相等,其電子總數為30;D和E可形成4核10個電子的分子。
試回答下列問題:
(1)寫出這五種元素的名稱:A___,B____,C___,D__,E___。
(2)用電子式表示離子化合物A2B的形成過程___。
(3)按要求表示下列化合物的原子構成關系:
①D元素形成單質的電子式___;
②E與B形成化合物的電子式___;
③A、B、E形成化合物的電子式___;
④D與E兩元素按原子數目比為1∶3和2∶4構成分子M和N,M的電子式___,N的結構式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同溫同壓下兩相同圓底燒瓶中分別充滿①NH3,②NO2倒扣于水中進行噴泉實驗,經充分反應后,瓶內溶液的物質的量濃度為
A. ①>② B. ①<② C. ①=② D. 不能確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二氧化氯(ClO2)是一種高效消毒劑,易溶于水,沸點為11.0℃,極易爆炸。在干燥空氣稀釋條件下,用干燥的氯氣與固體亞氯酸鈉制備二氧化氯,裝置如圖:
(1)儀器a的名稱為_____________,裝置A中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
(2)試劑X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裝置D中冰水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裝置D內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
(4)裝置E中主要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已知NaClO2飽和溶液在不同溫度時析出的晶體情況如下表。
溫度 | <38℃ | 38℃~60℃ | >60℃ |
析出晶體 | NaClO2·3H2O | NaClO2 | 分解成NaClO3和NaCl |
利用NaClO2溶液制得NaClO2晶體的操作步驟: 55℃蒸發結晶、_________、38~60℃的溫水洗滌、低于60℃干燥。
(6)工業上也常用以下方法制備ClO2。
①酸性條件下雙氧水與NaClO3反應,則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如圖所示為直接電解氯酸鈉、自動催化循環制備高純ClO2的實驗。則陰極電極反應式為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W、X、Y、Z為原子序數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其中Y元素在同周期中離子半徑最。患住⒁曳謩e是元素Y、Z的單質;丙、丁、戊是由W、X、Y、Z元素組成的二元化合物,常溫下丁為液態;戊為酸性氣體,常溫下0.01mol·L-1戊溶液的pH大于2。上述物質轉化關系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原子半徑:Z>Y>X>W
B. W、X、Y、Z不可能同存于一種離子化合物中
C. W和Ⅹ形成的化合物既可能含有極性鍵也可能含有非極性鍵
D. 比較X、Z非金屬性強弱時,可比較其最高價氧化物對應的水化物的酸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氮循環是生態系統物質循環的重要組成部分,人類活動影響了氮循環中的物質轉化,如圖所示。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A.固氮過程中,發生了氧化還原反應
B.硝化過程需要有氧化劑參與
C.反硝化過程有助于穩定N2在大氣中的含量
D.同化過程,氮元素從有機物轉移至無機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實驗結論”與“實驗操作及現象”不相符的一組是
選項 | 實驗操作及現象 | 實驗結論 |
A | 向KI―淀粉溶液中滴加氯水,溶液變成藍色 | 氧化性:Cl2>I2 |
B | 向蔗糖中滴加濃硫酸,蔗糖變黑 | 濃硫酸有吸水性 |
C | 向某鹽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溶液變為紅色 | 該溶液中含有Fe3+ |
D | 向某鹽溶液中加入濃NaOH溶液,加熱,產生的氣體能使濕潤的紅色石蕊試紙變藍 | 該溶液中含有 |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的原子序數依次增加,K、L、M均是由這些元素組成的氧化物,甲、乙分別是元素Y、W的單質,甲是常見的固體,乙是常見的氣體。K是紅棕色氣體,丙的濃溶液具有強氧化性,上述物質的轉化關系如圖所示。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Y、Z、W三種元素電負性:W>Z>Y
B.Y、Z、W三種元素第一電離能:Z>W>Y
C.L的沸點一定比X、Y組成的化合物沸點高
D.由X、Y、Z、W構成的化合物中可能只含有共價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在通風櫥中進行下列實驗:
步驟 | |||
現象 | Fe表面產生大量無色氣泡,液面上方變為紅棕色 | Fe表面產生少量紅棕色 氣泡后,迅速停止 | Fe、Cu接觸后,其表面 均產生紅棕色氣泡 |
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A.Ⅰ中氣體由無色變紅棕色的化學方程式為:2NO+O2=2NO2
B.Ⅱ中的現象說明Fe表面形成致密的氧化層,阻止Fe進一步反應
C.對比Ⅰ、Ⅱ中現象,說明稀HNO3的氧化性強于濃HNO3
D.針對Ⅲ中現象,在Fe、Cu之間連接電流計,可判斷Fe是否持續被氧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