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YZ2是紅棕色氣體,即二氧化氮為紅棕色氣體,故Y是N元素,Z是O元素;
X與Y元素可形成YX3,且X的原子序數在此六種元素中最小,故X為H元素;
R+與Z2-具有相同的核外電子排布,故R是Na元素;
M-的M層電子數是K層上電子的4倍,故M為Cl元素;
Q2+離子的3d軌道中有9個電子,故Q是Cu元素,
(1)Q是銅,失去1個電子形成陽離子;價層電子對互斥理論確定分子空間構型;依據雜化理論計算;
(2)依據元素周期律知識解答即可;
(3)銅晶體中每個銅原子周圍距離最近的銅原子數目=3×8×$\frac{1}{2}$;根據O數目和Cu2O中Cu和O的比例計算晶胞中Cu原子的數目;
(4)根據圖象知,陽離子的配位數是6,陽離子中含有共價鍵、配位鍵,氨分子個數是4、水分子個數是2;
(5)將Cu單質的粉末加入NH3的濃溶液中,通入O2,充分反應后溶液呈深藍色,說明得到四氨合銅絡離子,還應生成氫氧根離子與水;
(6)根據題干描述書寫化學方程式,注意焓變與物質的量的對應關系、注明各物質的狀態.
解答 解:YZ2是紅棕色氣體,即二氧化氮為紅棕色氣體,故Y是N元素,Z是O元素;
X與Y元素可形成YX3,且X的原子序數在此六種元素中最小,故X為H元素;
R+與Z2-具有相同的核外電子排布,故R是Na元素;
M-的M層電子數是K層上電子的4倍,故M為Cl元素;
Q2+離子的3d軌道中有9個電子,故Q是Cu元素,
(1)Q為Cu,Cu為29號元素,失去1個電子形成離子,故Cu+基態的核外電子排布式是:[Ar]3d10,YX2-是NH2-,NH2-離子中價層電子對個數=σ鍵個數+孤電子對個數=2+$\frac{1}{2}$(5-1×2+1)=2+2,即NH2-為V形,H2O中價層電子對個數=2+$\frac{1}{2}$(6-2×1)=4,且含有2個孤電子對,所以H2O的VSEPR模型為四面體,分子空間構型為V型,中心原子雜化方式為sp3,
故答案為:[Ar]3d10;V形;sp3;
(2)A、組成相似的同主族元素的氫化物,相對分子質量越大,沸點越高,但是由于氨氣中存在氫鍵,故氨氣的沸點最高,其次是砷化氫,故A錯誤;
B、一般原子晶體熔點高于離子晶體,離子晶體高于分子晶體,由于Si3N4是原子晶體,故熔點最高,SiF4為分子晶體,故熔點最低,故B正確;
C、兩種化合物均屬于離子晶體,由于晶體中O2-半徑小于S2-,則Cu2O的晶格能高于Cu2S,即熔點高于后者,故C正確;
D、元素的非金屬性越強,其第一電離能越高,但是由于N元素的2p處于半充滿狀態,故第一電離能大于O,故D正確;
故選A;
(3)銅晶體中每個銅原子周圍距離最近的銅原子數目=3×8×$\frac{1}{2}$=12;該晶胞中O原子數為4×1+6×$\frac{1}{2}$+8×$\frac{1}{8}$=8,由Cu2O中Cu和O的比例可知該晶胞中銅原子數為O原子數的2倍,即為16個,故答案為:12;16;
(4)這5種元素形成的一種1:1型離子化合物中,陰離子呈四面體結構,說明陰離子的中心原子價層電子對個數是4且不含孤電子對,為硫酸根離子,陽離子呈軸向狹長的八面體結構(如圖2所示),根據圖象知,陽離子的配位數是6,陽離子中含有共價鍵、配位鍵,氨分子個數是4、水分子個數是2,其化學式為[Cu(NH3)4(H2O)2]SO4,故陽離子的化學式為:[Cu(NH3)4(H2O)2]2+,故答案為:[Cu(NH3)4(H2O)2]2+;
(5)將Cu單質的粉末加入NH3的濃溶液中,通入O2,充分反應后溶液呈深藍色,說明得到四氨合銅絡離子,還應生成氫氧根離子與水,該反應的離子方程式是2Cu+8NH3•H2O+O2=2[Cu(NH3)4]2++4OH-+6H2O,故答案為:2Cu+8NH3•H2O+O2=2[Cu(NH3)4]2++4OH-+6H2O;
(6)該反應每消耗1mol CuCl(s),放熱44.4kJ,消耗4mol CuCl(s),則放熱44.4kJ×4=177.6kJ,根據熱化學方程式的書寫方法,可以寫出該反應的熱化學方程式為4CuCl(s)+O2(g)=2CuCl2(s)+2CuO(s)△H=-177.6kJ/mol,故答案為:4CuCl(s)+O2(g)=2CuCl2(s)+2CuO(s)△H=-177.6kJ/mol.
點評 本題是對物質結構的考查,涉及核外電子排布、電離能、分子結構、配合物、晶胞計算等,推斷元素是解題關鍵,注意掌握中學常見配合物,難度較大.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正戊烷分子中的最多有5個原子在同一平面上 | |
B. | ![]() | |
C. | CH2=CH-CH=CH2所有原子可能在同一直線上 | |
D. | 2-丁烯(CH3CH=CHCH3)分子中4個碳原子可能在同一直線上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乙酸乙酯(乙酸):加飽和Na2CO3溶液,振蕩靜置后,分液 | |
B. | 乙醇(水):加入新制生石灰,蒸餾 | |
C. | 乙酸(乙醇):加入金屬鈉,蒸餾 | |
D. | 溴苯(溴):加入NaOH溶液,充分振蕩靜置后,分液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多選題
選項 | 操作 | 現象 | 結論 |
A | KIO3溶液中滴加HI,再滴加淀粉溶液 | 溶液出現藍色 | KIO3氧化性比I2強 |
B | 向Na2S溶液中滴加鹽酸 | 產生氣泡 | Cl的非金屬性比S強 |
C | 將一小塊Na放入乙醇中 | 產生氣泡 | 乙醇含有羥基 |
D | 沿杯壁向水中加濃H2SO4,攪拌 | 燒杯外壁發燙 | 濃硫酸溶于水放熱 |
A. | A | B. | B | C. | C | D. | D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①② | B. | ②③ | C. | ①③ | D. | ②④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多選題
A. | 苯酚能與NaOH溶液反應,而乙醇不行 | |
B. | 丙酮(CH3COCH3)分子中的氫比乙烷分子中的氫更易被鹵原子取代 | |
C. | 乙烯可發生加成反應,而乙烷不能 | |
D. | 相等物質的量的甘油和乙醇分別與足量金屬鈉反應,甘油產生的H2多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電解熔融AlCl3 | B. | 加熱CaCO3 | ||
C. | 電解熔融NaCl | D. | 氯化鈉與鋁粉高溫共熱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